《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
第48节

作者: 秦时明月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爸宣惠王刚上台时,当年苏秦对他说的,几乎截然不同:北面有巩和成皋两座险固城池,南面有陉山;东边有宛、穰和洧水,西边有宜阳、商阪的要塞。国土纵横九百余里,部队数十万,世界上最精良的弓箭刀枪,都是韩国出品,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兵工厂。……
  结论是:宁做鸡头,不当牛尾。跟秦国屁股后面转,那是自讨苦吃。
  韩康血气上涌,手按剑柄,仰天叹息说:“我宁可死,也不向秦国屈膝。”
  现在,张仪却对其儿子韩仓说:“不跟秦合作,如果宜阳被占领,向东攻陷成皋,贵国便被拦腰切断。这样子一来,豪华的鸿台宫殿和御用的桑林花园,便不是你的了。为你打算,不如跟秦国和平共存,南下攻击楚国,转祸为福。是祸是福,事情也只在一念之间嘛。”
  韩仓说:“感激你的好心指教。敝国从此愿意做秦王国一个郡县,为秦王修建行宫,作为屏藩,按期进贡,并把宜阳送上作为敬礼之物。”

  张仪自然欢天喜地,回去向嬴驷报告。
  嬴驷对张仪的成果大为欣赏,封他六个城市,号武信君。
  于是,张仪更积极。他发扬连续作战的革命作风,出使齐国晋谒齐王田辟彊;田辟彊允诺参加东西连横,还愿献出盛产鱼盐之地三百里。完了,张仪西行前往赵国,拜会赵雍,推销和解(恐吓)政策。
  赵雍同意率领战车三百辆,到渑池跟秦王嬴驷见面,应允割让河间。
  张仪继续北上燕国,向新手上路的燕王姬积说:“赵国国君已到秦国朝觐,而且割让河间,表示诚意,全世界只剩下您还没改变。好吧,秦军一旦进驻云中、九原,然后促使赵国攻击贵国,易水、长城恐怕都不是大王的领土。情势很明显,齐王国也好、赵国也好,都不过是秦王国的郡县,不得秦王国允许,他们不敢随便动武。贵国如果向秦王国靠拢,就可永远消除齐、赵的威胁。”

  姬积正在罗致人才,暗暗努力,发誓要报齐的破国杀父之仇;如今心里发虚,不得不承认张仪说的有道理,答应割让恒山北部五个城市向秦求和——也是权宜之计呗。
  张仪兴高采烈返回秦国报功,还没有走到咸阳却已听说嬴驷一病而死,太子嬴荡继位了。这个嬴荡,原先就不太喜欢四处“走穴”的张宰相;等坐上宝座,臣僚们便自然而然纷纷打小报告说张仪的坏话。
  深知处境不妙的张仪,惟恐重蹈公孙鞅覆辙,急谋脱身。

日期:2010-02-08 11:05:48

  【第十篇 北国之春】
  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最为独特。
  且不说,没有赵家族长(襄子)赵无恤的断然反抗,也许不会发生“晋阳大战”,三家分晋的故事或许就不存在——总之,历史将会改写而以另一种全新面貌出现。
  如果公元前369年那个晚上,赵成侯赵种能够同意韩懿侯韩若山的明智意见,直接肢解掉等死中的魏国,战国的历史也必将改写,肯定不是现有格局。
  是赵国,无意中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和进程。

  是赵国,最早被他国军队占领了自己首都。
  是赵国,第一个挑起“合纵组织”的大旗。
  是赵国,在七雄中最后一个称王,特立独行,影响深远……
  002 赵国的真实处境
  赵肃侯赵语死后,还是个孩子的赵雍成了接班人,由先君留下的几个“顾命大臣”辅政:设立高级顾问(博闻师)三人、左监察官(左司过)三人、右监察官(右司过)三人。

  第一件事就是致送重礼,给老爹的重要助手肥义,增加他的俸禄。
  就在赵雍执政头年,适逢秦老大嬴驷在张仪等人积极鼓动下改制称王,加上魏国的魏莹与齐国的田因齐已经先行称王,王是越来越多。
  又过两年,韩国、燕国,分别宣布建立王国。
  最后哩,自称“世界第八强”的宋国也称了王;连“鼻屎大”的中山都称王……但是赵雍因为某些原因,干脆拒绝跟进,说:“没有王国的实力,怎么敢称国王的名号?”
  所以七雄中,只有赵家一直坚持着暂时还不肯称王。

  在随后由张仪和公孙衍执导的合纵、连横大戏里,赵国只是扮演着合纵阵营里默默无闻的一个小角色。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中,赵雍一年年成长,赵国并无多大动静。
  公元前311年,张仪为秦国连横游说诸侯,从齐国临淄那边来到邯郸城。
  张仪告诉赵雍说:“当年,你爹赵肃侯收率天下以摈秦国,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赵国之威行于山东,而致秦国恐惧,缮甲厉兵,力田积粟,愁居慑处……唯恐大国兴兵前来问罪。”
  这个话,其实很奇怪耶。
  按照历史记载,赵肃侯赵语启用苏秦搞合纵固然有,可何尝有“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恐怕连影子都没有,实在太夸张!说秦国受到如此疯狂虐待,就像狼控诉羊勾结猎人和猎狗长期迫害狼家族一样!
  当年苏秦从燕国来到邯郸开始推销合纵,洋洋洒洒说过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话语,赵肃侯赵语终于听信其言。与韩、魏,与燕、齐、楚分头签订条约,约定六国守望相助共同抵御秦国侵略。
  这就像个美丽的童话。在苏秦的描述中,只要“大王诚能听臣”,则“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海隅鱼盐之地,楚必致橘柚云梦之地,韩、魏皆可使致封地汤沐之邑,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

  再听听他苏秦跟别的国君所说,分明只是看准别人的内心欲望,抛出一个个想象中的香喷喷的大诱饵,让他们自己沉浸在意淫之中不可自拔。
  很多事挺奇怪,偏是那些无边无际广告式的谎言却有人坚信不疑执迷不悟。只要有人炒作有人捧场,什么稀奇古怪的荒唐离谱事都可以在人间搬演,长盛不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永永远远都会有市场。
  谁曾质疑过?又向谁去质疑!
  旧的肥皂泡破裂,新的肥皂泡成串冒出,总是无穷无尽。我们可以尽情地嘲笑堂•诘诃德的荒谬疯狂,也可以嘲笑他的助手桑丘先生的憨厚愚蠢,其实那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群体缩影!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自嘲而已。
  就这样苏秦拟定: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

  约定说:——
  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
  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
  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
  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
  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
  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却忽略掉有没有那个执行能力)
  结果如何?结果就不要说喽,只是笑话与梦呓!

日期:2010-02-09 09:43:25

  此时此刻,张仪先生代表秦国,告诉赵肃侯儿子赵雍:——
  现在我们秦国托福您大王神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驻扎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
  我家大王特意派我前来先行知会一声: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肩也。夫断右肩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欲求无危岂可得乎?!
  如果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渡清河驻扎于邯郸之东;一军驻扎成皋,驱韩、魏之军进于河外;一军驻扎于渑池,约四国联合攻赵,征服后必四分其地。
  多么可怕,赤裸裸的恫吓。

  张仪进而诱导说:“臣窃为大王计,不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长为兄弟之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