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37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靖道:“阴将军和骨郡丞冒犯唐国公,本是不该。然而二人忠于王事,职责所在,唐国公为报私仇而诛杀二人,恐怕有损你的名声。”
  李渊大怒,一挥手,两名兵士上前拿住李靖,迅速绑了。
日期:2012-03-23 11:25:29

  李渊冷笑道:“李靖,你在马邑时就对我心怀不满,串通王仁恭向朝廷奏报,令我出兵抗击突厥,是何居心?你乘王仁恭与刘武周争斗之际,假装要去江都受审,其实就是告发我兴义兵;后来因道路阻塞,就逃回长安,帮阴、骨二贼对抗义师,致使我儿命丧黄泉,罪大恶极!不杀你,难泄我心头之恨!来人,拉出去砍了!”

  两名兵士扭着李靖的胳膊,往外就推。李靖亢声道:“唐国公明鉴!你兴义师到长安,历时数月,我要逃走,有的是机会;倘若我相助阴世师守城,只怕唐国公没这么快就攻下长安吧?在马邑时请旨令你出兵,是为百姓免遭突厥铁骑蹂躏,绝非私心。现今你平息暴乱,正是收服人心的好时机,怎能因私怨而杀我?”
  李渊也知李靖说的是实情,但因对他没有好感,心想此人精通兵法,留着或有用处,但若不挫其锐气,恐怕不好驾驭,于是并未喝止兵士。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但听大街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李世民在远处大呼:“刀下留人!”
日期:2012-03-23 11:30:09

  须臾,一骑飞奔而至。马未勒稳,李世民跳下马背,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靖跟前,一把推开押着他的兵士,迅速解开了李靖身上的绳索,道:“靖公受惊了,请恕世民来迟!”这才走到李渊身畔,下跪道:“父亲大人,靖公乃当世良将,何故如此相待?”
  李渊原本是恨李靖早不投他,并不是执意要杀。当下故意道:“二郎莫要多事!这李靖几次三番与我们为难,又与阴世师一伙,你五弟之死,与他有关,不杀难消心头之恨!”
  李世民道:“父亲大人,靖公与孩儿有旧,当年马邑救驾,孩儿得立寸功,皆是靖公之谋;况马邑拒敌,同仇敌忾,非靖公私心,而是为国家计;五弟遇难,皆阴世师、骨仪之错,现二人已伏诛,与靖公何干?况神符、道宗等人,亦因靖公得以保全,何以恩将仇报?父亲刚入长安,然关中骚乱,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际。靖公自幼熟读兵法,马邑一战,弹指之间,强虏授首,突厥胆寒,举目朝野,谁能与之争锋?父亲大人既有兴社稷、安天下之志,当礼贤下士、宽恕旧臣,何况靖公这等能人志士?世民斗胆请父亲收回成命,以显威德;天下贤才知之,必为父亲容人之襟怀所感化,争相来投,何愁大业不成?”

日期:2012-03-23 11:33:04

  李渊捻着山羊胡子,觉得儿子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上前几步,对李靖说:“药师,你可愿助我?”
  李靖道:“唐国公心怀天下,二公子怜悯苍生。只要唐国公有济世之心,李靖愿效死力!”
  “我兴义兵,自然是为天下苍生。”李渊道,“世民为你求情,你就留在他身边出力吧。”说罢翻身上马,解除了对李靖一家的看守,忙着安民去了。
  危险解除,可把堂中的虎京吓坏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李渊。如果李渊真的把李靖砍了,他会冲出来直扑李渊。距离已精确计算过,是一十八步。十八步,虎京掷剑即能取李渊性命。现在,藏在衣袖中的短剑,已被他捂得热了。
  李世民当然没察觉到这些。他见父亲走远,才对李靖道:“靖公,世民想拜见张夫人,并在府上讨杯水喝,不知可否?”
  李靖将手一引:“二公子请。”
  张出尘刚才吓得脸都白了。但李靖此前有交待:若李渊斩他,即拿出早已备好的书信,求李渊保全妻子儿女,今后回三原安生度日。书信内容极其诚恳,料想李渊在收拢人心之际,不会下此毒手,斩草除根。
日期:2012-3-23 11:35:00

  李世民进了厅堂,见了张夫人,抱拳道:“李世民拜见夫人。”

  张夫人还礼:“敦煌公大人大量,救了我们一家,此恩此德,永世不忘!德謇、德奖、青鸾,过来拜见恩公!”
  于是李靖的二子一女磕拜李世民。李世民连忙扶起,见青鸾身侧有一美少女,一双妙目看着自己,不由心头一动,问李靖:“靖公,这位姑娘……”
  “哦,这是我义女月漓。”李靖想了想,还是直言相告的好,于是接着说,“不瞒二公子,这正是阴世师之女阴月漓。”
  李世民天资聪颖,一听便明白了。见阴月漓对自己盈盈下拜,赶紧扶起她,心下顿生爱怜。于是对李靖道:“靖公放心,阴世师是阴世师,其罪与月漓无涉。”
日期:2012-03-23 11:35:33

  阴月漓闻言,再次下拜而泣:“求敦煌公看在我弟弟年幼的份上,饶过他吧!你要杀,就杀我好了!”阴世师的儿子阴弘智,才七岁,最是听姐姐的话,因此月漓相求。
  德謇、德奖与阴弘志有同窗之谊,亦下跪相求。李世民见阴月漓滴泪后,如雨后梨花,心头一软,道:“放心吧,我这就去救阴家小公子。靖公,容后再叙!”
  李靖送李世民到门口。李世民飞身上马,向阴府奔去。李元吉正拿了阴世师家小,准备斩首,幸好李世民赶到,救下了阴弘志及阴府老弱。
  李世民又找到李渊进言,称长安初定,宜广布仁德。李渊听从了他的意见,除必杀的顽固抗拒的十数名文武官员外,其余的人都放了。于是长安城内,皆称颂敦煌公之德。
日期:2012-03-23 11:36:51

  隋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数番游说代王杨侑获得成功之后,李渊扶杨侑在天兴殿即皇帝位,为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侑“投桃报李”,过了两天,杨侑特赐李渊持黄钺、持节,委以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晋封为唐王。李渊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每天在虔化门处理政事。

  有榆林、灵武、平凉、安定等郡的太守、郡丞闻听新皇登基,派人奏请恭帝任命。李渊扣住文书,入内觐见新皇,说知利害。杨侑心头明镜一般,若不相从,恐遭其害,于是下诏:凡军政事务无论大小,以及文武官员的任职无论贵贱,典章制度的执行惩处,全部归丞相府处理,只有在城外祭祀天地以及四季祭祀祖先要上奏杨侑。
  至此,李渊拥有专断之权,设置丞相府官属,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李纲为丞相府司录,前考功郎中窦威为司录参军;封李建成为唐世子,封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封李元吉为齐公,封堂侄、亲兵队长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其余随李渊起兵的将领僚属,皆有封赏。
日期:2012-03-23 11:37:25

  待诸事初定,已是十二月了。长安百姓见惯了这种政权更替,也没放在心上,各自准备过年。

  这一日,长安下了大雪。李世民一人一骑,到了李靖府上,请他到秦公府赴宴。李靖道:“秦公有约,遣一下人来即可,何必屈尊亲临?”
  李世民笑道:“靖公年长,在将兵上是我的老师,怎能轻慢?今日来请,特意引见几位将领。他日靖公用兵,或可相帮。”
  于是李靖出了府门,让虎京备马,与李世民并辔而行。在大街上,正好碰到李建成与李元吉率众出城行猎。
  李靖下马行礼,李建成假装没看见,问李世民:“二弟,这么大的雪,正是围猎的好时季,你同我们一起出城如何?”
  李世民道:“大哥、四弟先行,我要请靖公到府上饮酒御寒。”

  李建成这才看了李靖一眼,道:“二弟须自重身分。父亲为王,我等为公,天下哪能随便一个人都称‘公’的?”
  李靖有些尴尬,赔笑道:“世子见教的是。李靖职份低微,是秦公抬爱,深感惶恐。”
日期:2012-03-23 11:39:25

  李建成根本不给他面子:“什么职份低微?李靖,你还道是马邑郡丞啊?马邑被你弄丢了,送给刘武周了!你现在什么也不是,一介布衣而已。要不是父王宽仁,焉能让你活到现在?”
  李世民有些不高兴了,道:“大哥多心了。靖公年届五旬,深通兵法,可为吾师,称‘公’未尝不可。”

  李元吉懒得听他们罗唣,催促道:“大哥,咱们走吧,别误了时辰,二哥爱叫啥就叫啥吧。”
  于是李建成哼了一声,扬鞭催马,和李元吉踏雪而去。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道:“靖公别多心,我大哥这人,平素少读诗书,礼仪欠缺,还望靖公不要见怪。”
  李靖一笑:“秦公说哪里话?李靖丢弃郡县,确实有罪。秦公对李靖称谓,还望直呼其名为好,免得乱了法度。”
  李世民昂然道:“我李世民对谁怎么称呼,心中自有主张,就算父王不喜,亦不能阻止,何况大哥!”
  李靖觉得,眼前这位未及弱冠的少年将军,神情间有一股霸气。
  (欲知后事,且待下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