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中国各省人》
第9节

作者: 清墨山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是山西)

日期:2006-11-9 17:11:19

  文武双全之矛盾山西
  写“山西”前先写段“序”,勿怪:)说实话历史名人几乎是都知道的,地理位置和各地之特别之处、特产、城市也多数是知道的,惟独有些名人的出生地(或祖籍)却是不太敢确定,比如曾错误地将武则天写到“四川”。所以决心从这篇帖子开始自己不确定或是有争议的籍贯的名人将查资料后确定,免再蹈张冠李戴的事情了,也算是纠正一下自己的常识错误,俺也感谢一下自己这篇帖子吧:)让我补充和纠正了一些以前错误的“知识”。更希望大家能指出我行文中的错误,谢谢!

  山西,因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简称“晋”、省会太原。虽曰“山西”可其却不与“山东”相邻,东部隔了冀、豫二省。其东面是河北、西边是陕西、北面是内蒙、南边则是河南。在中国只有山西的四面分对四个省份,也只有山西跟山东,同“姓”“东西南北”却不相邻:)但血缘关系却绝不差于两广、两湖、两河家族,甚而更强!问一下现时的山东人有几人不知道“山西老槐树”?又有几人不叫“方便”叫“解手”?有多少知道“老槐树”和“解手”的人,几乎就有多少与500多年前的山西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的人!更因是官府强制迁徙,所以多是将手背了连环串起,遇到方便时就让官司府“解手”,所以时下山东、河南、河北等数地叫“方便”为“解手”,久而久之,这与本意毫不相干的词却成了“方便”的正式称呼了。在北方也多有人习惯了将手背在背后的习惯,这也是迁徙过程中的习惯使然。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不同,虽是一母所生、一根所系,终是因环境的差异而重新长出各地移民与本地原先的“土著”心灵相通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新山西”。

  遍数中华历史,或人为或自为或官府或自因或天灾或人祸,大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何尝又只迁徙过一次呢?500年前家在山西,1000年前也许就是从你现时的居住地搬到山西去的。有一次看“百家姓”起源时就得知我们这姓起源于山东,后因那个小国家灭亡而被迫迁徙他处,相信好些人的祖先都有类似的经历。不断的迁徙、融和、再迁徙、再融和,于是形成了现代的中国人!这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可能都曾经是老乡或亲戚,我们每个人都是心里流着互通血液的炎黄子孙!(所以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团结!)似是扯远了,因为讲山西不讲到这一段,怕是好些“老西儿”是不答应的:)不然真成了“数根忘祖”了,下面就言归山西吧:)

  记得在初时的那篇《圣者山东》里在天涯发时错将旧稿发上来,结果致好些山西的父老乡亲一个劲的说俺凭什么将“东西南北中”的“西”取陕西而不取“山西”。害得俺好一顿解释和惭愧:)(原帖是“漫话中国东西南北中”,写于2004年,取带这五个字对应的共五省)终是到这“老槐树”了,呵呵,用心、用情、用笔(应该是用键盘)去认真、虔诚地感受这块黄土地吧!

  山西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传说中的唐尧出生于此、虞舜和夏禹也曾在些建都,是春秋时的晋国之地,可见其文化之悠久和历史地位之重要性。我记得在前面的“闲话”里已经说过“山西出将”了,因其北面直面历史上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蒙古大草原”(含外蒙古)和他的匈奴、契丹、蒙古兵!久日地与这“恶邻”相伴,在这“表里山河”的重重长城关隘上和崇山峻岭的环绕中要么防守、要么进攻!终是培养出了一代代华夏天骄!但纵观晋地三千年,文化也是星光灿烂!

  这里有击溃匈奴之第一人的李牧将军和第一个“师夷长技以制夷”“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及“将相和”的廉颇和蔺相如;这里也出生过思想家荀子、“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和他的“大晋国”;这里有中国的“忠义”化身的“武圣”关羽和中国对匈奴最出名的“舅甥统帅”卫青和他那英年早逝的“战神”外甥霍去病和那名著名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里也有在唐时东征西讨的大将尉迟恭和薛礼(薛仁贵)及张巡;这里更有大唐李氏王朝的代代帝王和一代女皇武则天!这里有“武周”的贤相狄仁杰和大唐的奸相杨国忠;这里有“四大美人”中占半壁的貂婵和杨玉环!这里出过一门忠烈“寡妇报国”的杨业和他的杨家将、还有讨西夏成名的“平西王”狄青和宋朝名臣寇准及写下《资治同鉴》的司马光,这里也曾有过阎老西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拓跋宏和他的鲜卑,这里也出了“十大元帅”的徐向前......

  这里有“为草民鸣冤”写下“苛政猛于虎”的柳宗元和他的《柳河东集》;这里更有泼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名句的王勃和他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诗人老乡白居易;这里有王昌龄和温庭筠;这里也有用神来之笔写下代代传阅、老少丨妇丨孺皆喜听、喜读的《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后面还有一个赵树理......

  这里有“北岳”恒山和“四大佛教名山”的五台山;这里也有抗战时闻名全国的吕梁、太行游击战;这里有黄河和他的壶口瀑布;这里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和遍地的煤田;这里有闻名九州的“杏花村”和“汾酒”,这里更有黄土高原和巍巍的太行山!
  这里的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这里的“晋商”也曾“钱庄”在全国开遍!这里的人祖上曾经富得流油、这里的人也曾 “走西口”只是为了一碗饭;这里的人“大器”时气吞山河、苦日子小气时却让人感觉有些寒酸:)(勿怪);这里有人以为武是国家安定之本、可更有人认为文才是修身治家之范;“大器”与“小气”、“能文”和“善武”就这样矛盾着、就这样共生着、就这样代代相传着这曾经高唱过“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的山西人!

  (接下来是浙江和重庆)

日期:2006-11-22 13:58:14

  闲话中国各省人之:最“中国”之台湾
  看来计划确实不如变化快:)浙江的XDJM勿怪俺在写的过程中又“改向”了,在写浙江前把台湾“插队”进来。
  对台湾的最初印象来自于读小学二年级时那篇《日月潭》,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蒋光头(蒋介石)就住在这里”我们当时都气愤地用铅笔擢那书本上的画,当时绝对是真诚地!现在想来,对蒋某人的恨从小就被人刻入了脑海里了,现在深思不仅哑然。小小平民对一个政治人物何以恨到如此深仇大恨般?又想起80、90年代时经常有台湾飘过来的气球,里面据说有衣服、手表甚至钱(现在想来,应该是最早接触到的“假币”了),“派出所”极紧张的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和课堂里喊“那些东西有毒,如果一个月内不交上来,就会毒发!”并鼓励我们学生到外面去捡然后上缴,省得让坏人捡了去。高兴地我们到处找,却是只找到几张印了“宣传口号”的“油画”(应该也是最早见到还有那样的东西的,扔到水里都不湿!)交上去,乐呵呵地等着丨警丨察叔叔的几句“夸奖”比得了“奖状”都开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