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者》
第53节

作者: 二两棉花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昔日说一不二,乾坤独断,甚至别出心裁的发明了让‘宰相交罚款’来驾驭群臣的手段的官家。
  如今,躺在那里,脸色苍白,眼窝深陷,颧骨凸起。
  再无半点人君模样,再无半分威严可言。
  群臣心中,都是百般滋味,繁杂不一。
  尤其是蔡确和章惇,都是忍不住掉泪。
  他们两个皆是官家一手拔擢任用的大臣!
  特别是章惇,若无这位官家拔擢、信任,以他的年纪、资历,此刻撑死也不过能在一州之地站稳脚步。
  何来开拓梅山,兵不血刃,拓土千里,收复蛮族,广播王化于荆湖的功业?
  然而,不管群臣心思如何。
  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去做。
  韩琦、文彦博,已经打好样在那里了!
  何况,皇子就跪在御前,就在那里看着呢!
  于是,群臣持芴而前,躬身长拜,纷纷道:“臣等昧死,敢奏陛下:三代以来,欲成千岁之业,建嗣必子!此汉所以抚四海也!”
  “今陛下卧疾,未能御殿,臣等惶恐,请皂建太子,以系天下!”
  躺在御榻上的赵顼,听着群臣的进奏,心中叹息一声。
  他虽然很不舍,也很不情愿。
  但是……他知道的,是时候了!
  于是点了点头。
  一直侍奉在御前的官家乳母安仁保佑夫人,立刻说道:“圣意已允了!”

  群臣于是持芴再拜:“伏唯陛下能作威作福!”
  便命人,将已经写好、签押好的省劄,送到了御前,给官家御览。
  群臣则再次进奏:“皇六子延安郡王,陛下长子,皇后嫡子,身荷天下之望,且具孝子之行,好学而笃礼,精俊而聪哲,皇太后命大宗正及嗣濮王,恭以皇子请卦于祖宗之前,皆奏曰:祖宗神灵之意,亦属皇六子延安郡王!”
  “臣等斗胆,请陛下立皇六子延安郡王为皇太子,以俟陛下康复!”
  赵顼听着群臣的话,然后深深的看了一眼,那个跪在他面前,一直在哭泣的孩子,又看着被送他面前的,已经写好的省劄,省劄上的文字以及全体的宰执大臣的花押,清晰可见。

  虽然他心中有着疑虑。
  六哥什么时候变成皇后嫡子了——礼法上确实如此,可实际操纵却不是一回事!
  但他最终选择了忽略。
  他现在的状况,已经容不得他费神多想了,便再次点头。

  安仁保佑夫人见到官家点头,再次对群臣道:“圣意也已经允了!”
  群臣纷纷长吁一口气,全体持芴,长身而拜,匍匐而道:“臣等唯乞陛下圣躬万福,早日康复御殿视事!死罪!死罪!”
  然后群臣就站起来。
  而他们的精神状态,在这一刻,完全变了。
  所有人看向跪在御前的皇子。

  他们眼中迸发出了全新的异样神采。
  储位已定,是该明确君臣大义了!
  于是,纷纷面朝帷幕中的皇太后、皇后,再拜请道:“臣等不胜惶恐,伏请殿中御前,拜谒皇太子殿下!”
  帷幕之中的高太后,点头说道:“髃臣之请,甚合老身之意!”
  向皇后也道:“祖宗制度,确实如此,请诸位髃臣,依治平故事,御前拜贺皇太子!”
  跪在自己父皇御前的赵煦,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皇,生他养他教他爱他保护他的父亲,眼中热泪不停流下。
  赵煦知道的。

  从此刻开始,他的父皇,残留生命之中,最后一丝属于帝王的属性,也被剥离了。
  注:元丰年间,神宗对朝政的控制,达到了极点,宰相做错了事情,都要乖乖的去殿中交罚款,这个事情被人非议了很久。
  无论赵煦此刻的心态如何,也不管他是否情愿。
  总而言之,左右内臣,很快就上前,将赵煦扶起来。
  让他站到他父皇的病榻之前。
  有人来他面前,给他擦去眼泪,为他正好衣襟,也为他梳理好腰间的配饰。
  然后,群臣们就持芴到了他的面前三步之地。
  左相王珪低着头,右相蔡确则持芴微微抬眼,知枢密院事韩缜则似乎有一点心不在焉。

  两位宰相和西府执政,按着礼法的要求,率领着群臣,持芴而拜,伏地而起,再拜,再起,再拜,再起。
  三拜礼毕,群臣持芴而奏:“臣等伏问皇太子殿下万福无恙!”
  君臣之礼毕矣!
  上下尊卑定矣!
  帷幕后的高太后和向皇后,对视一眼,然后各自垂头落泪。
  尤其是高太后,她知道的,从此刻开始,哪怕她的皇帝儿子还活着。
  但在群臣眼中,在天下士大夫眼中。
  却和死了没有区别!
  就像治平四年的先帝一样,就和仁庙晚年一样。

  天子!
  能御殿视事,能处置国事,能断人生死的,才是天子!
  卧疾于病榻之上,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皇帝,即使还能写字指挥,也只是一个病人。
  何况,皇帝现在,连写字都不能。
  而且,他是中风!

  在群臣眼里,在士大夫们眼中,中风的皇帝,必然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这个时候,君权实际上已经从皇帝本人身上,转移到了士大夫群体之中。
  这些日子来,国事朝政,皆三省两府集议决断,就是明证!
  赵煦流着眼泪,一边抽泣,一边‘极不情愿’的接受了群臣的礼拜。
  然后,他就看着,那些持芴而立,在他面前的宰臣们。
  大部分人,赵煦都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样子。
  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赵煦是认得的,也是很熟悉的。
  视线在他们身上一扫而过,赵煦就转身,看向他的父皇。

  他流着眼泪,再次跪到了父皇御前。
  孝子的人设,决不能丢。
  纯孝笃礼的形象,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父皇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赵煦知道的,他记得很清楚的,上上辈子,那个命运之日后,他的父皇就陷入了弥留。
  最后,在中风的痛苦中,驾崩在这福宁殿内。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又有怎样的不舍和遗憾?

  现在,赵煦重归少年。
  无论如何,赵煦都要让自己的父皇,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体面、安详、平和。
  他不会再让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在他父皇面前再现了。
  也绝不会再让人来打扰父皇最后的安宁。

  “自父皇服药以来,儿未能侍奉汤药于御前,此儿之不孝也!”赵煦静静的说着。
  “从今日开始,儿乞侍汤药!”
  说完,赵煦深深一拜。
  御榻上的赵顼,听着自己的儿子的话,深陷的眼窝中,一滴泪水涌出。
  帷幕之后,高太后听着赵煦的话,流着泪感慨:“真是个好孩子!”
  “祖宗保佑啊!”
  皇子孝笃如此,日后,也必定可以孝顺她这个太母,也必然会听从太母教导!

  高太后想起了,她赐给这个孩子经义,这个孩子立刻认认真真的去读、去理解,还向她请教的事情。
  老怀大慰!
  向皇后也是流着泪,附和着说道:“娘娘所言甚是!”
  “这孩子,孝顺明礼,聪俊好学,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