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
第3节

作者: 7号风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到王副总的电话后,这位供应商就匆匆地往这边赶。为了抢时间,一路上闯了好几个红灯。
  车到达安琪家的楼下时,时候已经不早了,所以安琪的小姐妹没有过多的为难郁风,便让他进门了。
  车在郁风家门前的那一块打谷场上停下时,已经过了下午的1点钟。

  郁风家与打谷场之间隔着一片稻田,那一段小路,车开不进去。
  郁风老远就看到,那条熟悉的小路上站满了人。车子刚刚拐入打谷场,早已摆放好的鞭炮,便腾空而起。宁静的村庄,久久地回荡在喜庆的礼炮声中。
  车一停下,亲友们便涌了过来。
  邻居家的大哥哥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捆结子,从车门处向着郁风家的方向铺开来。保奶奶打开车门,指引着这一对新人双脚落在结子上,踩着结子一路向前走。
  这结子就相当于城里的红地毯。
  停车处离郁风家有一段距离,一两捆结子长度是不够的,得有三个年轻人接力:一个人铺结子;一个人抱着一捆结子在前方候着,等到第一个人的结子铺完时,他立马接上;后面还有一个人,将新人走过的结子卷起来,再赶到前面候着。如此循环,一直到结子铺到大门口。

  结子的宽度,也就是并排放下两只脚。郁风成长于农村,走惯了独木桥与乡间小道,在这么窄的结子上行走,如履平地。安琪生活在都市,脚下都是宽广的马路;一下子在如此窄的结子上行走,乡间小路又是高低不平,真是如履薄冰。安琪感觉到自己的身子在摇晃着。好几次,跟在身后的郁风踩在了安琪的裙子上,害得本来就有些摇晃的安琪差一点跌倒。
  安琪小声地说道:“帮我提着一点裙子。”
  也许是太吵杂,也许是有些激动,郁风压根儿就没听到。
  用结子铺就的那蜿蜒的金色小道从郁风家屋后绕了一个大圈子,终于到达了大门口。

  新人进屋后,已经入席的亲友们相互招呼着,便开吃了。
  碗碟声、酒杯声、小孩的吵闹声响成一片。
  参加工作之后,郁风就很少回家了。今年事情又特多,忙着买房,装修,筹备婚礼,已经快一年的时间没有回过家了。这一次回来,住了快二十年的老屋让他眼前一亮。
  郁风农村老家的房子是三合院式的青砖瓦房,屋脊是高高凸起的卧龙式飞檐,院墙的上半截是用青色的弧形小瓦片装饰的几何造型的镂空图案。
  走进主卧,见不到钢筋混凝土,满眼都是木质结构:木门、木窗、木柱子,木墙、木梁、木椽子……多半都是原色。
  堂屋的正面是八扇朱漆木门,上面雕刻有各种飞鸟花草;两边的隔墙从上到下全是通体油光闪亮的原色木墙。
  院子里有一棵房子落成时便移栽进来的梨树。深夏时节,总是叶茂枝虬,几乎覆盖了大半个院子,累累硕果已经探向了院墙外。
  所有的木质构造,除了大梁与椽子,本应粉刷油漆的;然而房子落成时,已经耗去了郁风父亲大半生的积攒,还欠下了一些债务,便耽搁下来了。后来,又要紧着郁风上学。郁风在外地工作后,又不知道是否回来结婚。就这么着,除了大门外,一直未粉刷油漆。不过,当初父亲就已经将这些木质结构全都上了一遍重重的透明色的桐油。这些原汁原味的构造也别有一番风味!
  安琪第一次来郁风家时,这座有着几分古色古香的老宅子让她大感新奇,拍了不少的照片。
  虽然房子已经老旧了,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父母亲已经将三间主屋的砖质部分的内墙粉刷一新。客厅里那一排传了几代人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储物柜上方,悬挂了一面硕大的玻璃牌匾,将整个堂屋照得亮堂堂的。作为婚房的东卧室做了吊顶,新购了一张床、两个床头柜以及一套床上用品,换上了大红的窗帘。几处大门全部贴上了对联,火红的“喜”字无处不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郁风家一直没有添置像样的家具与家电。这一次回来,感觉婚房里放得满满当当的。(后来才知道,为了不使婚房显得空荡荡的,从邻居家借来了沙发、彩电,还有那个根本打不开的VCD……)
  在保奶奶的指引下,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傍晚时分,保奶奶进入婚房,让郁风与安琪脱鞋面对面站在一张红纸上,然后相互解开对方的一颗纽扣。这是应县所谓的“解怀”,祝愿他们早生贵子。保奶奶在婚床上铺了一张新床单后,便离开了。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面对一群陌生的人,举行一系列从未见过的仪式,听不懂周边的人在说些什么,安琪感觉自己有些像个木偶人,有那么的几分无奈与无助。

  安琪刚坐下来,突然,那高高在上的侧面窗户传来了悉悉遂遂的响声,太阳的余辉透过捅破的窗户纸投射到了屋内,斑驳的亮光随着响声,不断地扩大。吓得安琪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郁风赶紧上前抱了抱安琪,在其后背上轻轻拍了拍;并向她作了一番解释。
  这也是应县婚礼上的一个传统习俗。正日子前一天,重要亲友便聚过来了,称之为“暧房”。在婚房的侧窗上蒙上一层红纸。待到婚礼当晚,找来两名男童,一人手持竹杆捅破这层窗户纸,另一人则在一旁不停地叫好,并说着“早生贵子”等吉利话。邻居家大哥哥结婚时,那一层窗户纸就是郁风捅破的。
  第二天,郁风家安排了一辆车送这一对新人及伴郎伴娘回南京。因为昨天临时找来的那辆车,早已匆匆返回南京了。当时,车的主人并不知道也没有问婚礼的举办地,王副总还陪着人家喝茶打麻将呢!他们得尽早将车还给人家。到了应县,连饭都没有吃,小汪便带着两份喜糖、两个红包,匆匆返回南京。
  邻居本家(应县将有着共同祖先,但已是在几代人之外的同姓人家称之为“本家”)的二儿子有一辆白色的“宝马”。安琪觉得白色的车不太合适做婚车;“奔驰”与“桑塔那”也不合适,两车合在一起就是“奔丧”。后来,这位本家与朋友调换了一辆黑色“尼桑”小汽车。
  安琪家按照城里的仪式在酒店里办了几桌回门酒。
  因为安琪所在的公司在江北,所以婚后,她还是住在父母家,星期天休息时才去江宁。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安琪在江宁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找得比较匆忙,工资由原来的1300元/月,变成了1000元/月。
  至此,郁风与安琪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二人世界。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饭后到楼下散散步。周末逛逛商场,有时一起看个电影。卧室顶部有一扇明亮的天窗,两人躺在床上便可以欣赏月朗星稀的夜空……
  生活嘛,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尤其是在两个人的磨合期当中。郁风与安琪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生活习惯大相径庭。生活在一起,整天要面对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要由原先互不干扰的两条平行线,最终揉合成一条直线。安琪是独生女,有着80后的特性,一向是家中的核心。虽然,郁风成长于农村,也不是独生子女;但他是老郁家的第三代单传,在他整日温和的外表下,潜藏着一些孤傲。这就注定了这个揉合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