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
第55节

作者: 7号风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安琪拿出了一个大塑料袋,两个人将地垫里散乱的物品归整归整,收到了塑料袋里,便往回走了。
  在回江宁的公交车上,安琪对郁风说道:“时间还早,我们去步行街碰碰运气吧?”
  “行哎。”
  当公交车经过岔路口时,郁风坐直了身体,扭着头,透过车窗,远眺着农行门口的那个小广场。
  这个点,还没有人摆地摊,小广场上停了一排拉货的卡车(附近有一个装饰城)。

  一直到完全看不见那个小广场了,郁风才收回视线,后背靠在了座椅上。
  也不知从何时起,郁风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每次经过岔路口时,都会留意那个小广场,看一看有没有人在那儿摆地摊,有没有他所熟悉的身影。后来,他们不再摆地摊了,但郁风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那一群郁风熟悉而又陌生的伙计们渐渐地从小广场上消失了,代之以新的身影!
  两个人在城中下车后,走上几步路,便到了江宁步行街。
  在步行街的入口处,安琪对郁风说:“我一个人在这儿就行了。你到那边的路口看着一点,有城管来了,赶紧过来告诉我一声。”

  步行街是江宁区的商业中心,城管看得很严,每天都会来来回回地巡查很多次。几乎没有人在这个地方摆地摊。
  安琪他们到达这儿的时候,就一个中年妇女挑了一担子的坚果在路边上卖着。
  在江宁步行街,安琪的手套一律开价十元。这个价位低于新街口,高于岔路口。安琪知道,在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人还价,没必要虚报价格。
  刚刚亮出手套,便有人围了上来。
  可能是因为周边没什么人摆地摊,而商铺里也不卖这种值不了几个钱却又很新潮的手套,所以安琪每次来这儿时,卖得都比较火。

  这儿的人也不挑剔,挤上前去,抓起一付,略看几眼就掏钱买走了。一直积压的款式多半是在这儿脱手的。
  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卖出去了十几付手套。
  尽管生意很好,但安琪还是要走了。一来要赶往小广场;二来在这儿呆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久了,必定遭遇城管。树树要皮,人人要脸。谁也不想总是被人喝五吆六,赶过来撵过去的。再有,让城管记住了,就不是赶走了事了,多半就会抢你的东西,罚你的款了!
  父亲一直惦记着大表哥家正盖着的新房,他在心里估摸着,这新房最近就要完工了,很想过去看一看。
  大表哥家盖新房子,父亲也出了不少的力。
  在应县的农村,盖新房之前,会在宅基地边上搭建一大间临时性的棚屋,作为部分家庭成员的过渡性的住所,同时也方便照看工地上的财物。大表哥家的那间棚屋几乎是父亲一手搭建的。

  这个时候,父亲已经非常的虚弱,走不了几步路了,独自一人是去不了的,便对母亲说道:“保中家的房子差不多就要完工了。你骑个三轮车,带我去看看啊?”
  母亲有些为难,她也不知道带父亲去大表哥家,到底合不合适。在心里想了一下后,对父亲说道:“这两天事情比较多,过两天再带你去吧。”
  母亲拿不定主意,就去找隔壁的二奶奶商量。
  二奶奶也拿不定主意,咂着嘴,犹豫不决地说道:“也不知道风的大姑父卫家是个什么态度?就怕是去了,保中他们反而不高兴呢!”
  荷香小区是一个大型的拆迁安置小区,两个行政村的几十个自然村的居民全都集中到了一起。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圈子很小,一聊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郁风的大姑(两个儿子早已分户)、三姑家都在荷香小区,同村的不少人家在这个小区里也有亲戚。郁达山想去大外甥家看看的想法不胫而走,大姑父很快就听到了风声。
  父亲生病后,大姑父在母亲的一再请求之下,陪同父亲去淮安找那个乡村中医诊治时,来过一趟郁风家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这一天上午,大姑父来郁风家看望父亲。
  对于大姑父的到来,母亲有些意外。
  大姑父在卧室里坐了一会儿后,起身走向母亲,俯下身小声地对母亲说道:“小舅妈,你出来一下。我有个事跟你说一下。”
  母亲随着大姑父走出了卧室,进入了庭院。大姑父脸色讪讪地说道:“听说小舅舅要去看看保中家的新房是吧?”
  母亲不知道大姑父此言是何用意,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答是好,怔怔地看着大姑父。
  大姑父又接着说道:“小舅舅要是去的话,保中他们心里会不大高兴的哎!”
  听闻大姑父如此一说,母亲总算是明白了他的这一番来意,赶紧说道:“不会的,不会的!风爸爸是说过要去看看。我怎么可能带他去呢?”
  大姑父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又去卧室里跟父亲打声招呼,匆匆离开了。
  母亲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面真不是个滋味!她替父亲感到不值:你这里扒心扒肺地想着人家,人家根本就不承你的情!甚至于还在厌恶你!
  后来,父亲又数次地让母亲带他去看看保中家的新房子。母亲总是推说没时间,再等等。次数多了,父亲觉得母亲在敷衍他,便有些埋怨了。

  到最后,母亲实在是被逼急了,忍不住地脱口而出:“你不要再提去保中家的事了。你要是去了,保中他们会不高兴的!”
  听母亲这么一说,父亲的心里像是被什么震了一下,继而堵得慌。
  过了一会儿,父亲抬起头来,漠然地看着母亲。
  母亲不忍心看着父亲那张无比失望的枯黄的脸,转过身来,坐在了床尾处的那张木椅上,避开了父亲的视线。
  父亲低下头来,陷入了沉思……

  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有提过去看看保中家的新房子。
  网络上,安琪几乎每天都有生意成交。如果买家就住在东山周边,对方要求的话,也是可以送货上门的。
  网上的价格就是她们地摊上的最低价。一副手套也就赚个三五块钱,甚至于两三块钱。坐公交车,往返一趟就得四块钱,如果就一付手套,就无利可图了。亏本的买卖是不能做的。好在是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再累,睡上一觉,就都恢复如初了,故而他们蹬自行车送货。
  说是周边,有些地方,对于骑自行车而言,还是挺远的。除了本小区,送货上门的差事就落在了郁风的头上。根据买家的要求,约定送货日期。如果是工作日,只能是晚上了。郁风先将地摊摆好,等安琪来了接管之后,再骑自行车去送货。
  郁风每天骑自行车去班车的等候点,然后转乘公司的班车。
  有同事问他怎么不坐公交车,或是买一辆电动车?骑自行车太辛苦了!
  郁风总是自我解嘲地说:骑自行车好啊!不仅省钱,还可以减肥锻炼身体。
  其实,不买电动车是因为没钱,不坐公交车是为了省钱。
  安琪又在网上卖出去了数付手套,其中的6付要在这个礼拜六送货上门:上岛咖啡屋附近1副,百家湖5副。
  周六的上午,郁风先去夫子庙大市场进了一批货,匆匆忙忙地返回了小区,到了家门口,一摸口袋,发现钥匙忘带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