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年代》
第18节

作者: 九周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就对了嘛!现在的你自然还不能堪当大任,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三人会轮流教导你撰写审讯笔录、办案案卷和交接公文这些东西,指挥使一定要精通公文写作。你也可以多和卫所中的老人交流交流,不要轻视他们,他们身上的经验便是一座座宝库!”朱宸笑嘻嘻地上前拍了拍陆炳的肩膀,勉励道。
  “对了,鹤儿,有句话我不知道当问不当问,我想问很久了。”朱宸一副痞子脸坏笑着说道。
  “那你别问!”陆炳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绝没有好事,立即否决道。
  “别啊,咱哥俩多好的感情呀,我就想问问范妈妈的奶水是不是有奇效啊?你看你和陛下这心眼儿怎么就长这么多,我就跟缺心眼儿一样!”
  “鹤儿,你拔刀干嘛?”
  “错了!我错了鹤儿!老子认错了!还砍啊王八蛋!王佐、骆安你们两个王八蛋拦住他啊!鹤儿要砍死我啊!”
  “拦我干嘛,拦他啊!王佐你个王八蛋!”
  “啊……”
  房间中传来阵阵惨叫。
  “看来吾等此次行事真的太过了!”午门外,回想起今日种种,梁储也不由喟叹道。

  “陛下虽年幼,却极有主张,切不可失了敬畏之心啊诸位!”杨廷和也满脸感慨道。
  “仲德,陛下何时精通岐黄之术?你先前为何不告知我等,险些酿成大祸!”蒋冕心中略有不快,直言问道。
  群臣闻言,心中也不由对袁宗皋产生了不悦。要是你早点告知陛下精通岐黄之术,我们还会出此大丑吗?
  袁宗皋闻言心里面腹诽不已,本不想理会这群不要面皮的老东西,不过眼见众人又有合围之势,不由出言辩解道:“陛下绝无可能精通岐黄之术!且不说医乃三教九流,先王夫妇定不会允许陛下习此伎艺,平白丢了皇室颜面。”
  “即便先王夫妇同意,但陛下常年跟随我学习儒家圣贤文章,根本不可能再有时间学习岐黄之术!”
  “仲德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今日之事你如何解释?”梁储不敢相信的质疑道。
  “吾不知道,你爱信不信!”袁宗皋本来心中就有怨气,闻言冷冷答道,随即转身离去。
  “厚叔,你将今日广场上发生的事再给老夫讲一遍,切莫漏掉了任何细微之处!”杨廷和闻言心中惊异更甚,急忙向梁储问道。
  见杨廷和一脸郑重,梁储也耐下心仔仔细细地将广场上发生的事情重新讲了一遍。
  “你是说陛下先前并不知道药方,而是闭目思虑片刻后才给了许御医药方?”听完后,杨廷和不敢置信地询问道。
  “对啊,正是如此,所以造成了吾等以为陛下是想随意给个药方,以羞辱于你的假象,因此才会群情激愤,顶撞陛下!”梁储细想了之后回答道。
  “随老夫入宫面圣!”一种本能地直觉告诉杨廷和此事没有这么简单,他迫切地想要面圣,知道答案。
  “介夫,现在天色已晚,你刚大病初愈,要不先回家休养片刻,明日再入宫面圣吧!”蒋冕担心杨廷和的身体,不由出言劝道。
  “不行,召集朝堂重臣,愿意来的自行前来,现在随我入宫面圣,此事或许事关江山社稷!”杨廷和坚决回应道。
  梁储等人无奈,只得派人唤回众臣,幸而群臣并未走远,闻言迅速返回,聚集于午门外。
  “臣等有要事欲面圣!烦请通报!”杨廷和等人整理了仪容后,对宫门侍卫道。
  “陛下,杨廷和等众大臣去而复返了。”黄锦小心翼翼地向龙榻上假寐的朱厚说道。

  折腾了一天,刚想休息会儿的朱厚闻言,心中纳闷不已。
  这些老东西想干嘛啊!日子还过不过了啊!折腾了一天了啊,才走没多久又回来了,你们不累朕还累啊!
  “宣,在正殿候着。”朱厚无奈起身更衣道。
  乾清宫正殿,皇帝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此时灯火通明,摇曳的灯光更为大殿增添了一丝肃穆感。
  龙椅上的朱厚上下眼皮直打架,昏昏欲睡。

  “陛下,臣敢问陛下是否精通岐黄之术?”群臣见礼之后,杨廷和瞧见小皇帝疲惫不已的样子,也不再耽误时间,直击主题地问道。
  这老东西想干嘛啊!想让自己写医书?还是开医馆?或者是想要朕的“传家宝”?几点了啊,明天再说不行吗?
  想到这儿朱厚没好气地说道:“朕不会!”
  “臣敢问陛下药方从何而来?”杨廷和立马追问道。
  朱厚闻言,勉强振作精神思索着,这是个好机会呀。

  很明显,朱厚不可能蠢到将自己是“穿越众”的事情告诉众人。他相信自己如此的“以诚相待”,换来的是众臣的轻视,甚至会以为他患了“癫狂”,也就是精神病。
  一个没有秘密的君主,众人只会觉得他很普通,很平凡,这对于常人而言无所谓,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是极其致命的!
  帝王需要给予众臣一种神秘感,帝王需要具有权威性!
  帝王之心需要深不可测!
  一位合格的君主是不能被人完全吃透的,不然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昏庸无能都算是好的。
  而帝王营造神秘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君权神授!并且自周朝以来皆有之。
  君权神授!让自己成为言出法随、口含天宪的天子!

  自古以来,众多帝王为了树立威信,利用百姓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天的命令,如周武王自称“受命于天,代天牧狩”,自称为天子!
  一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而朱厚此时毫无根基,需要的就是君权神授!需要的就是这种威信!
  而且明朝自太宗开始,历代帝王不断借用真武大帝的名头明示暗示自己是君权神授,营造出自己受命于天的神秘感。

  这其中更以太宗为典型代表,出于让天下人承认他统治的合法性,而不是谋逆篡位,太宗可是为自己的正统性做了一系列的包装,下足了功夫。靖难之初,他便自诩为“真武转世”,告诉军士下属自己是神佑之君,因此士气大涨;而靖难成功后,更是用了十二年时间,命隆平侯张信和礼部尚书金纯等动用二十万军民和工匠,花费巨资修缮武当山,并将其封为“太岳”,位在五岳之上!甚至在山上根据太宗自己的外貌塑造了一坐真武大帝神像,彻底坐实了自己的“真武转世”之名。

  他和李唐的太宗一样,两人的皇位都得位不正,但他们本身又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君主,定然不会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史书给他们记载的是一个谋逆篡位的骂名!因此二人都希望通过励精图治,通过百姓自发的认同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李二的“贞观盛世”,朱四的“永乐盛世”,皆是如此。即便史书记载,也不会磨灭他们的功绩,也不会给他们冠以一个“篡位”的骂名!而是一位贤能的圣明君主!最多只会记载一句“得位不正”。

  有这些良好的前车之鉴在,朱厚可不会客气,他同样想假借真武大帝之名,帮助自己树立权威!
  “众位爱卿可还记得近日宫内流传的谣言?”朱厚故作深沉的反问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