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年代》
第58节

作者: 九周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土木堡大战中,这位为大明一生戎马倥偬的老将军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京营二十万主力损耗殆尽,自此五军都督府失去了擎天支柱,逐渐被兵部攫取权力,最终沦为武将勋戚的冒领俸禄之地!
  现在传至第三代张仑,基于张家历代的不世功勋,张仑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不过出于老张家历来严格的家教,张仑算是中庸之才,并非为非作歹的纨绔子弟。因此朱厚对于老张家还是比较有好感的,这个张仑培养一番后也许可堪大用!
  泾国公陈亨同样于靖难之役中战殁,其幼子陈懋早年随父参与靖难之役,历任五帝,之后因功勋卓著受封为宁阳侯。
  朱厚对老陈家感兴趣就是因为此人,这老头子整整活了八十五岁,以大明普遍四十岁左右的寿命水平来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从永乐年间活到了天顺年间,朱厚很想找他的后人问问养生之法,虽然他来至后世,不过因为后世之人太过重于功利,各种养生之说甚嚣尘上,他是不敢相信的。
  不过陈懋的后人算是丢尽老祖宗的脸了,第四代宁阳侯陈辅同孝宗的表妹定有婚约,这淫贼却贪图一绝色女子的容貌将之取回家中,之后又作死地迎娶皇亲国戚。
  事发后惹得待人宽厚的孝宗震怒,革除了他的爵位,贬为庶民。直到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这位本就喜好军事的老哥更是对陈懋钦佩不已,这才下旨恢复了他老陈家的侯爵之位。
  此时的宁阳侯陈继祖才仅仅十岁,朱厚对于这个小屁孩儿可是不感兴趣,不过可以悉心培养,算是对老将军陈懋一生为大明征战沙场的一种回报吧!
  自大明立国以来,获得爵位之人共计一百七十余人,分为三种,第一种则是太祖朱元璋分封六公、二十八侯、二伯,除却一两位,大多在太祖晚年之时被其屠杀废除了个干净,仅仅剩下少数几位传承至今。
  第二类是太宗朱棣分封的靖难之役的功臣,如提到的四大铁帽子国公,共计五公、二十三侯、二十六伯,除却少数因罪削爵或无子嗣除爵外,大多世袭至今。
  第三类是自仁宗以来历代帝王加封的有功之臣,共计五十位伯爵。
  当然煤山战神亲封的爵位是不能当真的,谁都知道那时大明的爵位已经不值钱了,反而会成为催命符!
  朱由检同学为了笼络臣心选择大肆分封各种爵位,其价值和地位可见一斑。
  第二种和第三种世袭的武将勋戚便构成了如今大明数量吓人的勋戚集团,因五军都督府的权力逐渐被兵部架空,这偌大的全国军事指挥中心便从上至下地成为了武将勋戚安插自家子嗣冒领官俸的闲散之地。
  除却少数家教较严的公府外,勋戚集团子弟几乎全部沦落为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安于享乐的纨绔子弟,无事可做不如肆意享乐!
  与他们跟随太祖、太宗马踏天下的先祖相比,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而这些无所事事的勋戚集团与大明皇室为提高生活质量,巧立各种名目大肆倾占庄田,成为大明土地兼并的主力军!
  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其严重程度已到了天下额田减半!

  自洪武迄弘治一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于王府,则欺隐于猾民。
  这群蛀虫可是搜刮积累了不少的好东西啊!朱厚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想到,得想个办法干他一票!
  正在沉思中的朱厚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割韭菜"割上瘾了,不由哭笑不得!
  不过该割还得割,难道留着一个个富得流油的蛀虫便宜给建州女真的铁骑吗?
  当御书房中的朱厚正在为大明忧心忡忡的时候,离开皇宫的王琼却仿佛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黄锦作为朱厚的忠实拥趸,他可是一向选择将陛下的命令贯彻到底。从御书房离开后便通知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安将此消息迅速传播出去,没有限制,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如今的锦衣卫早已不是那个魑魅魍魉横行的贼窝,其效率令人惊叹。
  等到王琼离开皇宫后,一路上便不断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不少人在其马车后悄声议论。
  而一些贡院的学子偶然遇见他后,居然与之前掩面而走的行为大相径庭,他们郑重其事地上前向王琼行礼道:“学生等孟浪,以前认为王公是为私利不择手段的奸佞之臣,从未想过王公心里竟装着这天下万民!”
  “是啊王公,您受委屈了!”

  “怪不得对于吾等的言论,这天下的误解,王公从不出言反驳!王公心中关注的是这天下苍生!”
  “我等必以王公为楷模,勤奋上进!兼济天下!”
  “王公高义!”
  甚至有不少激进的学子听闻王琼首倡为江西捐赠善款的消息后,长跪在其府邸门前,渴望王琼能收之为徒,一同为天下万民谋取福利。

  他们不知道的是,坐在马车中的王琼此时已经是老泪纵横,哽咽无语。
  他王琼也算是历事成华、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的元老大臣,却从未像今日这般得到天下学子的称颂。
  文人皆好名,他王琼又何尝不是!
  他也曾矢志报国,成华二十年高中进士后便步入仕途,从此一路官运亨通。
  奉迎钱宁、江彬等贼,他承认!诬陷彭泽之事他承认!
  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没必要去反驳,但他王琼数十载的功绩却从未有人提起!
  正德八年他理清了户部的蝇营狗苟,为边防士卒提供的粮草不减反增!正德十年他出任兵部尚书,亲设战略部署,一举剿灭了各地的贼寇!
  正德十四年他预感到朱宸濠的谋逆之心,力排众议举荐王守仁出任南赣(音同干)巡抚,请旨给予其“便宜提督军务”的权力,最终将朱宸濠起兵造反的闹剧短短一月之内被平定。
  严格算起来,王守仁的平乱之功他王琼得占一半!
  彭泽可曾真的是正直忠良?两人为兵部尚书一职暗中互相中伤倾轧可有人清楚?
  但这些功绩从未有人提及!从未有人替他辩护!

  世人只知道他的不择手段!只知道他的阴险忌刻!只知道他的曲意媚上!
  以至于天下学子尽皆视他王琼为文人耻辱,遇其车驾便掩面而走,人人避如蛇蝎!
  天下士子谁不好贤名!
  老泪纵横的王琼此时心中突然觉得可以放下了,即便他捐赠万贯家财后被陛下夺去了他的官位,现在也无所谓了,他不想纵横官场数十载后落了个恶名,累及子孙!
  擦干了眼泪,整理了一下仪容,王琼在学子的期盼中下了马车,亲手扶起了跪地的学子,温声勉励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尔等学子应以学业为重,切不可生懈怠之意!”
  “进学乃头等大事,但修德同样重要!昔者瓠(音同户)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日行一善,方为君子所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