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职场家天下——春秋借鉴、职场演义;老板、打工族,一起来吧》
第40节

作者: yiran_伊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5、小动作、小表情、小眼神动人心弦。
  同时,这种行为既是一种包装,掩盖了真正要做的事情,把做老千的手法掩藏起来——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移花接木……

  同时,这是一种艺术表演——把魔术升华为一种舞台艺术,这才是真的高高手。
  没有人可以限制某种艺术形式只能局限于某处某种场合。
  日期:2010-02-15 11:36:43
  接着谈正题:赵叔带跳槽
  赵叔带点头,没法不信。他接着问:“如果国家出现大乱,应该在什么时候?”

  “让我算算,”老头掐指算起来,闭着眼,提里嘟噜的嘀咕,阴阳八卦数学地理脑筋急转弯,全用上了,好半天,秃脑袋都出汗了,终于,算出来了。
  “十年之内,绝对准。”
  这套说法我们现在明白了,没啥根据,不过地震是真的,老头的天文知识应该也不是小孩子看万花筒,只是老头能把这些都和国家命运挂上了钩。
  其实,国家以后要散架,这是人的治国和管理的问题,但是谁敢这么明说呀,总要借助自然现象来类比联想。所以,也不能统统都按照迷信来看待。
  赵氏子孙在大是大非面前镇静自若,性格脾气也偏于冷静,非常适合职场打工,而且,一不小心就能做到高端。因为他们不轻易表态,是善于察言观色,最后进行总结的那类人,这种人的领导驾驭能力相当突出,基本不会出现性格悲剧。

  后来出了一个赵括,是成语“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其实,他是被惯坏了的孩子,而且,他的水平并不低,能让大老板深信不疑的人,能是光会吹牛那么简单吗。他缺少的是实践课,没有历练,而又不知轻重罢了。
  还有一个赵穿,性格刚烈一些。有一次,他打猎回来遇到赵盾,这个表哥正在快马加鞭地准备出国避难——原因是晋灵公几次三番要杀他,这一次好不容易从藏獒嘴里逃出了性命,余悸犹在。
  赵穿听了这个消息,大怒,接着是冷笑,冷笑之后,他有了主意。
  他对赵盾说:“老兄不用出国避难,就在边境线上的客栈住几天吧,等着我的消息。”他回去做什么?弑君。不过,他可不是南宫长万,不蛮干,不是酒后耍酒疯,不计后果。他先是取得灵公的信任,接近他,然后找准时机动了刀子,很有头脑。

  别忘了,他还算是赵氏子孙中性格莽撞些的小青年呢。
  赵氏后人这么优秀,有这么出色的职场素质,根子就在赵叔带这里:
  种豆得豆,种儿好啊!
  日期:2010-02-15 18:21:21
  老赵现在就处在周朝风雨飘摇的转型期,他的职业生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过,面对着伯教授的“耸人听闻”,他仍然相当理智。
  赵委员反问老头:“你怎么知道?”
  老头很自信,“十年是少说,恶贯满盈了,十年必报,有数的!”
  老赵终于点了头。
  当然是恶贯满盈了!幽王宠信虢石父、祭公(后来祭足的前辈)、尹球(总理尹吉甫之子——这时周公早就退休了),整天变着法地玩的不亦乐乎,至于朝政吗,他看得开,反正没震到都城就行。
  地震了,普天下只有幽王最沉得住气,他还有点自然科学知识呢。他说:“山崩地裂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没啥大不了的,不必大惊小怪,来呀,歌舞照常”

  没有组织救援,安顿灾民,熬几锅米粥救救急?没有,幽王太忙了,还要安排虢石父们出去找美女,这必须要亲自布置,标准一定要讲透,要整理出选美宣传资料,最好加上插图。忙啊!
  那时候褒姒还没来呢。
  日期:2010-02-15 19:26:12
  现在正是大年初二,咱也说点题外话,调剂一下。
  年前几天,过小年,哥们闲聚,聊起了职场中尔虞我诈的事情来,哥们很苦恼的是:很投入、很敬业、很认真、很及时地工作,但是效果还是不佳,主要是人的感觉上的。
  比如老板交代的事情,很迅速地去落实了,结果老板第二天就反悔了,反而怪他也不动动脑子。
  这是什么问题?对老板缺乏必要的了解:这样的老板,在一些不是核心的问题上不妨慢半拍,给老板一点修正时间。技巧上不行了。
  哥们谈到参加励志培训的问题,觉得很有趣:听的热血沸腾,第二天一切基本消失,还是照旧依然那个如故,一问同事,也差不多。而且,还有不利因素呢:
  因为当时太激烈了,时候反差太大,竟然有一种被欺骗感,落差大,心理别扭。还有,也给自己造成一个假象:难道我真的就是那种常立志、志不长的人吗?
  其实,太正常了,因为靠几个培训师临时短时间一阵忽悠,把一些催化激情的信号用重磅炸弹的形式释放过去,大家当然就招架不住了,就感觉人人可以成为发明家、老板……可以成为想成为的任何一人了,其实,这种假象的害处太大了。

  泡沫大了,一旦破碎,很吃惊。忽悠悠地被吹到了空中,怎么下来呢?梦醒时分会更加瞧不起自己,会更加颓丧,继而更加老调子重弹。
  那么读励志的书如何?也不行,因为不是软绵绵的不对路,就是格言满天飞,用处不大,启发更是有限。
  抄格言是青涩期的一个必备经历,可是,老停留在这个阶段,不是拒绝长大吗?
  有好办法吗?
  当然,我告诉他:读历史,而且,一定要读能和职场相结合的那种历史资料——自己搜集整理,有选择地读也可以,只要有过明确的指导就可以了。
  为什么呢?
  我反问了一个问题:“为何毛泽东一个中专生,却是当时1928年到1936年期间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率最高的领袖呢?他凭什么?”

  我喜欢提起毛泽东,不是盲目崇拜,现在谁还会呢?一句话:找借鉴点。
  日期:2010-02-15 20:21:04
  我曾对一个朋友说过:老毛是找到了抓住了解决中国事情的钥匙。他不以为然,说:“现在这个时代,谁还相信什么钥匙,没这么回事。”
  我只有摇头,怀疑大劲了,自己就很难得到什么了。
  不是曾经流行过怀疑一切吗?这些人多半成了玩世不恭者,除非他及时改弦易张了。
  其实,解决问题是有方式方法的,人的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很多人不具备某些思维模式,或是思维方式单线条,考虑问题简单粗浅,这种人,也不需要什么钥匙。
  当年,那么多出国留学的高才生啊,多少海龟呀!有几个是可以用的?有几个是以后能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只有三个人:王稼祥、洛浦(张闻天)、刘伯承。刘伯承和王明这些人还不一样。
  这么多根本不把老毛当回事的高端,竟然这样无用,不令人震惊吗?这不是政治斗争的因素——起码是次要的。因为,老毛他们并没有去实施无情打击,而是实际发挥他们的长处,只不过,这些人的最大长处其实就是些理论文章——《红旗杂志》、《解放军报》、《新华日报》,这些合适,都是务虚的,而且,都是架在半空中喊口号的人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