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56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文武周公奠定的政治格局的总体特点是这样的:
  等级鲜明;王之下,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卿大夫再分级别。共同拱卫王室。
  以血缘为纽带,以血缘远近分别亲疏,以亲疏分别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大小
  用一套礼仪礼节来把等级关系外在化: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子、听什么样的音乐,门前的台阶有几层,等等这些都有规则,整个社会井然有序。
  这就是周礼。

  这套周礼运行了四百年,没出什么大问题,社会一派“和谐”景象。
  其实暗波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到了平王东迁,王室式微之后,普遍违反周礼的各种乱象此起彼伏,社会一下子很不和谐了。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是人口滋生,经济繁荣,大量荒地得到开发,城市越来越大,城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礼崩乐坏。
  周王讨伐诸侯,结果被诸侯揍了一顿,周王本人中了一箭,最后也无可奈何;

  周王和诸侯互换人质,太子质于郑国,王室之尊严荡然;
  各国战争纷纷;强国互相争霸,开始是齐国与楚国争霸,然后是晋楚争霸。刚开始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尊王攘夷,后来干脆都是霸主说了算。
  各个诸侯国理念,大宗与小宗争权夺嫡;
  卿大夫弑君层出不穷;
  各国公族普遍腐化;
  夷狄也不老实,与华夏边缘国家频繁交战;

  ……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中国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
  周朝之前,鼎革之际,只不过一两场规模不大的战役而已;承平之际,也少有战争,一般还都是天子征讨藩属国。那里有过这样乱纷纷的互相征战。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看上去很美的周朝还能延续下去吗?
  未来的国家会是什么样?

  国家怎么在这样的乱世自保图强?
  大混乱、大变局、没有主流价值观、没有群体共识。
  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这样的大变局,士人不能不陷入深刻的思考。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士人都在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寻找各自的答案。
  儒家、法家、道家、杨朱纷纷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于是一个黄金时代拉开了帷幕,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结出了累累硕果。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这个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前面的大变局中产生了诸子百家,当代的这个更大的大变局,一定也会产生不逊色与诸子百家的思想成果和制度创新。
  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如何寻找答案,找到了哪些答案,这些答案里面哪些成为后面几千年中国人的共识,哪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先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各种答案吧。
  日期:2012-04-13 13:52:00
  粗略看诸子

  诸子百家虽然多,其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几家是显学。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杨朱,其他的诸子,基本都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的影响,或者他们的思想被主流的几家所包含,我们也就不去给予关注了。
  儒家说:古代的就是好的,文武周公是最好的。尧舜禹,与文武周公一样好。如果我们都像古代那样行事,当代的所有毛病就都没有了,就是大同社会了。
  这就是儒家的厚古薄今。儒家是“普世派”——周公那套就是普世价值,也可以说是“凡是派”——凡是古代的都是好的,凡是周礼规定的都是好的,儒家永远无视现实,无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儒家治国,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步走向死亡,最典型的国家就是儒家的发源地鲁国。
  日期:2012-04-13 15:12:29
  道家说:返璞归真最好,原生态最好。那什么是返璞归真呢?就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清心寡欲、绝圣弃智,就是闭关锁国。
  道家的做法,就是“把一切都清零”,国君治国是“不折腾”,国家越小越好,老百姓听其自我生息,国军带头清心寡欲。这是道家的理想国。

  日期:2012-04-13 16:59:36
  法家说:当代存在的问题,古代都是没有的,所以,不能用古代的办法解决当代的问题,要就事论事,找到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就行。
  法家是实用主义、操作主义的,前后法家人物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他们都是主动适应型,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法家有一种自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法家的人都是很能干的。
  至于他们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否符合传统、是否恰合舆论、是否道德、是否需要打破现有秩序,法家一概不在乎。法家应对危机的适应能力最强,普遍轻视教化。
  日期:2012-04-13 19:37:40
  墨家是有组织的工程师和技工团队,有帮会色彩。

  其他诸子都是“士”,多少有一些贵族色彩,而墨家的成员大多起于社会的中下层,有非常明显的草根特点。墨家思想、墨家价值观也有明显的草根特点。
  墨子强调“义利”,认为“义就是利”,对于儒家那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很不感冒,在墨家看来,逐利是光明正大的,强调兴利除弊,反对不劳而获;墨家具有强烈行动能力;墨家推崇兼爱非攻,愿意为救民水火死不旋踵。墨家这种务实态度与草根民众的行为特质和价值关怀非常接近。
  墨家不喜欢坐而论道谈哲学,但是却很有科学理性,在逻辑学上很有一套。墨家还有工程师精神,善于研究制作各种器械。这可能和墨家成员的职业出身很有关系。墨家的这些特点都是其他诸子所缺乏的。
  日期:2012-04-13 22:19:46
  杨朱说:“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没有为我们留下鸿篇巨制的著作,只留下了只言片语,但就这只言片语中包含着对人性深刻认识、对国家与个人关系彻悟。杨朱提倡“为我重己”的人生,不是圣贤的人生,而是千万普通人的人生。
  杨朱说出了人人心中的大实话,人的本性就是“为我”。
  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考虑,正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才需要国家的保护;相应地,获得了国家的保护之后,就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杨朱告诉我们:“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在我国古代,杨朱思想遭到长期的忽视,结出的恶果就是个人合理合法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杨朱思想本身也遭到“污名化”。
  在当代,杨朱思想一定要进入到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去,在主流价值观中,一定要杨朱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对个人权力的高度重视。
  日期:2012-04-14 13:53:36

  下面,把主要的几家诸子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性介绍。
  等介绍完一圈之后,再找机会详细说明。
  日期:2012-04-14 16:05:19
  儒家的故事——“凡是派”的前世今生
  儒家就是古代的“凡是派”。

  儒家把周公那套东西当作普世价值,不容置疑,绝对真理。
  然后就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古代的都是好的(越古老越好),凡是周礼规定的都是好的。
  自孔子以来,儒家一直如此,从无变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