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用了4年才能和其他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第8节

作者: 无言de错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也不认识什么人,因为之前在ZT旅行社卖景点门票的时候,在网上发过帖子,效果比较不错。于是,又是路径依赖,到本地一个论坛发帖,说可以代做股票。当然,如果只是随便发个帖子,说自己要帮人做股票,盈利了分成,亏了投资者自己做,那想找到目标客户,就是相当难的。好在当时我还比较好学,关于股票,虽然不怎么懂,但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知道股票这玩意要从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等几个方面分析。发帖的时候,我一般会推荐几个股票。推荐股票的时候会从几个方面说,比如XX股票,首先是处于什么行业,这个行业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多少,是政策大力扶植的,在行业内是龙头,技术面上,在说下形态,比如长期横盘后均线向上发散,圆弧底已经做成,成交量放大即将拉升等诸如此类。当时行情太好,以至于我的推荐和分析看起来都比较准。后来还真有人跟我联系了,大概有两个客户吧。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先放5万到账户里试试,我操作一段时间,你们先看看,如果效果好,再追加资金。

  06年春节之前,我签到了第一个5万的账户。想想那时候,胆子也真挺大。自己研究的总时间不到一年,开户刚半年,自己没有电脑、发帖都是晚上下班后跑到网吧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动用别人的资金玩“借鸡生蛋”的游戏了。那时候运气离我还比较近,第一个客户账户进去5万块钱后,我就开始买卖。买卖啥股票已经记不住了,不过市场很疯狂,印象比较清楚的是对宝钢股份(600019)的操作,当时在网上看,基金年末为了排名一般会做净值,基金重仓股可能在年末最后几天表现会比较不错。于是在12月底的最后两三天买入宝钢,大概持有了两三个交易日出手,赚了10%。

  春节过了之后,到了07年3月份,也可能是4月份,客户看操作情况,也比较满意,就追加了资金。追加了30万。客户自己投入的本金,就变成了35万。然后一边在HH管理咨询公司上班,一边自己炒股,不亦乐乎。
  在这要说下我的女朋友。我女朋友是我大学时候认识的,05年下半年,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不过是研究生。我上大四的时候,她研一。她也是外省过来的,之所以来D市,是因为她哥是D市上的大学,然后在D市工作了。我女朋友的专业是中文,实际应该是历史,反正不知道它们名字是怎么命名的,这个专业也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多数人也都学不到啥东西。她们课程2年半,但第一年课程基本就学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混时间、弄论文、等文凭。所以,06年下半年的时候,她事实上已经没啥课了。

  刚开始,我和大学的哥们HZ、YJ以及另外一个外系同学一块租房。4个人住一个2室1厅的小房子,房租900。后来,外系的那个同学搬走住了。我女朋友就搬过来了,我跟女朋友住一个房间,HZ和YJ在另外一个房间。再后来,YJ也搬走了,HZ和他女朋友住一个房间,我和我女朋友住一个房间。直到后来HZ和女朋友买房了。
  我女朋友搬过来后,本意是想提前找工作的,哈哈,笑一个,估计说了大家也没人信。到了07年五一节的时候,我操作的账户已经有盈利。具体多少既记的不是特别清了,也可能35万本金再加上七八万的盈利吧,四十二三万应该有了。七八万的盈利,按30%提成的话,可能差不多有2万了。于是,我和女朋友很愉快并且没有压力的做了一个决定,买个笔记本电脑。虽然已经开始炒股了,但是利润是客户账面的,没有分成,我们就没法拿到。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和女朋友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有钱了,五一跑到国美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刷了个惠普的笔记本,就是那款经常黑屏的那款,后来还上了央视的315晚会。

  五一的时候,我也正式从HH管理咨询公司辞职出来了。分期付款刷了笔记本之后,就和女朋友闲呆在家里,准备靠炒股赚钱了。行情不错,看着账户不断上涨,心情也比较不错。其实我操作比较保守,不敢满仓,不敢重仓压一两个股票,现在来看,收益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收益很差。进入07年5月以后,客户账户从35(后追加的30万进来的晚)万本金到了四十五六万,当时我的想法是,到了50万,凑个整数,就让客户进行分成。大概就能分个四五万了。

  四五万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当时我找到或者曾经找到的工作干3年的收入。因为当时找到的工作都是1200或者1500左右的。这时候,生活看起来真的很美好!
  日期:2011-11-08 03:26:16
  总结下 ZT旅行社和 HH管理咨询公司的经验教训吧。
  一、没有明确的规划,都是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ZT旅行社。说实话,当时能找到,完全是漫无目的投简历投出来的。
  那时候要找工作,是因为一块和C、W做的项目做不下去了,自己兜里已经没钱花了,而且马上毕业了也不能再给家里要钱了,需要赶快找个工作弄点钱花。当时应该也投了很多简历,记得什么房地产公司的策划岗位,互联网公司的什么顾问以及一些外企之类的,都投过。
  可以说,当时没有啥明确的规划,没想过或者没确定自己以后要往哪个行业发展。而且一个人在投了很多简历之后,会自己降低标准,也许刚开始还会想,我要干哪个行业,要干哪个岗位,但三五个月后,可能会想,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了。其他就不考虑那么多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先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这个思路俗称“骑驴找马”,学校的说法叫“先就业再择业”,二者的区别是,骑驴找马是求职者无奈的抉择,先就业在择业是大学不想让自己的就业率这个指标那么难看。二者的共同点是,让求职者的职业之路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或者规划可言,如果时间短了还行,如果长时间这样,对个人发展来说,就是沧海中的浮萍、就是毫无根基的树木,只能随波逐流,而个人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成长。最致命的是,它会消耗一个人的信心,会逐步毁掉一个人的理想和希望。。。。让热血青年逐渐甘于平淡。。。。那时候我对这些一点都不懂,在毕业之前找到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旅行社的工作,但仍然是很开心的去上班了。呵呵。

  HH管理咨询公司,就更是毫无章法可言,在ZT旅行社要把底薪给我从1200降到800的时候,HH能给我开1500,我就过去了。。。。。。我换工作的动机就是因为每个月700块钱RMB,或者说我跳槽的价值,就是700RMB。。。。。。 无技能的大学生就是如此的廉价。
  二、都是路径依赖的结果
  路径依赖这个词,我不知道确切定义是什么,也没法给出比较清楚的解释或者说明。但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对一个人人生发展的影响。甚至企业、国家、社会,都会有路径依赖,这个东西普遍存在。如果无法理解路径依赖,或者不能认识到路径依赖的存在,在个人发展遇到抉择的时候,很容易犯错,很容易被束缚住手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