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怎么搞定人的进来:年业绩千万的老销售给你几招实惠的》
第9节

作者: 大海贼弯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4. 还有别的资料,我没整理完,慢慢涉及到和帖子里销售技巧相关的工具资料,再临时放上吧。
  这个包里的资料,老刀都一一读过,敢负责任,你认真看了,有用。嘿嘿。不过记得一点,读书本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要让自己实践下去才行,我带着团队,很多人手把手教着都还会参差不齐的,何况各位自学了,自己管自己,随缘吧。别读死书,读多了也是问题!——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别用功过猛读成2b了。

  老刀和各位一样从一线销售九死一生的摸索过来,信奉一句话:自助者天助。别指望我能给什么,你自己立得下决心,老刀就是个善缘,你自己一坨屎,老刀其实还不如个屁,与你无益。很喜欢一段话:世态人情薄如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哈哈哈哈哈,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吧!

  睡觉,看看明天有时间的话,更新更新第二层问题,嘿嘿。
  日期:2012-04-02 22:23:14
  好,我们来看第二层问题:我会问:客户关键人的年龄和家庭经济情况,有没有孩子,多大。父母可能年龄。他的收入水平估计是多少。
  这个方面我说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一个失败,一个成了,一个在陌生拜访过程中,一个是在和对手竞争过程中——还是那句话,我这第二层问题也是在很多环节都可以用上的。先说说自己的失败案例吧。这回把案例说的更小些,更现实到每个做销售的人都可能会接触到的层面。当初老刀是个充分的小嫩,学校毕业不久,外派常驻内地省会,市场不是公司的主力市场,面对大面积的陌生客户要逐步打开。当时第一次见驻马店张处的时候,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至今对自己拙略的表现记忆犹新。当时是靠了另外一个客户介绍才约到张处的,而且其实之所以能约到也和他当时有了产品需求的规划有关。那天老刀到的很早,约的上午9点多,我是提前了很多到的。敲门进屋,张处抬头看了一眼,我赶紧介绍自己:XX公司小刀,和您电话里约过。张处顿了下,没起身,就很淡的说了句“坐”。真tm不争气,对方很冷,我就立即就变很紧张,赶紧拿出来产品介绍资料给张处,谈我们的产品如何如何,张处还是没太说话,但确实是在听,也问了些产品的问题。我们纯产品层面还是不错的,但毕竟是第一次交流,说产品大约就是20多分钟,半个小时左右。之后出现了极其麻烦的事情,是当时困扰我非常严重的事情,靠了,我不知道和张处继续说什么才好,刚好赶上对方也不是个热乎人,立即进入一种冷场尴尬中,我泛泛的说了些张处看起来年轻有为之类的屁话,自己心里都觉得挺难受。可想而知,从谈完产品,到对方示意送客,简直是顺理成章的结构,几分钟对方就收结谈话,惨兮兮的跑出来。总结来说,就是面对客户不知道如何把话题谈起来,不知道除了自己比较熟的产品,还能谈什么更能拉近双方关系的事儿(实际上是非常多的素材可谈)。一旦陷入冷场就更是脑子里一团浆糊,甚至谈着谈着自己都想快点退出来算了。老刀相信这是很多兄弟们都面临的第一道关。嘿嘿,这个案例够小吧?——但是说句跑题的话,不要误解了老刀的意思,并不是每次都一定追求和客户呆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适度适时,有些简短有力的会面一样能达到效果的,关键是有没有打进客户的心里。嗯,说回来,这个失败就是这么直接,虽然可能还不至于伤及最终的合作,但至少让客户对我的个人感知差了很多。

  日期:2012-04-02 22:24:01
  好,咱们来破题:案例简单直白,不重复了。那么到底该怎么办?也很简单,除了工作,聊点儿客户家庭责任中无法躲避开的责任,往往能打中对方。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我该如何探知对方的非工作状况?这就涉及到很多办法和销售该养成的习惯了,先说说在你对对方什么认知都没有的情况下该怎么探知(在其他情况下,也有很好的习惯,也有很自然地提问方法,让客户说出来,以后案例里说吧):

  嘿嘿,老刀刚刚回忆自己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再自己加润色,哈哈哈,总结个东西,起个名吧:10秒钟相面风水法。嘿嘿嘿,这个你用火星的搜索引擎也搜不着,老刀原创,不过对陌生客户比较有效,非常快速能获知很多客户的非工作状态,一般猜中个七八分,也能有个三四分。
  什么是“10秒钟相面风水法”呢?各位兄弟,你可以想象接下来你和我一起真实的走进客户办公室的情景,我经常这么训练自己的,很管用!相信我,主动回放或者假想一些见面的动作,极其有利于能力的内化。好,开始,在客户办公室见面,一推开门,养成习惯看以下这些东西:客户的脸(主要为了看可能的年龄段,以及一些非常特殊的印记),客户屋内布置凌乱还是整洁(性格倾向),桌上物品(尤其是书籍/照片/烟草/手机/钥匙),背后物品(书架/奖杯/墙角可能堆放的私人物品)。好了,想象一下,推开客户的木门,客户坐在办公桌后面,30多岁,最多35的样子,屋里整整齐齐,桌面上放着一个相框,手边放着三部手机,一个打火机和一包软中华放在了一叠三联周刊和《5招控制成本》的书上,旁边还有一串钥匙。身后放着一排牌匾和奖杯,其中有“高新企业认证”的牌子。角落里放着一套golf拉包。Ok,我们看到了这些东西,也许10秒钟根本都用不上,但到底在你脑子里泛出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观察这些东西?这些常见的物品后面到底是怎么折射到老刀四问的第二层问题的?到底我们应该迅速的想到什么。明天再说,今天第一天放假不想多写了,嘿嘿。

  日期:2012-04-04 15:53:38
  接着上次的来,到底我们短短10秒钟看到的东西,能够帮助尽快了解到什么?了解到的信息对于后面与客户加深交流有什么好处?以及更进一步该如何开口开始这种交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