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6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生以来,第一次听专业词作家的指导,每一个字都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中。我不知自己是怎样从你家出来的,只知道你紧握着我的手时,有一股暖流贯穿我的身心。
  当我第二次敲开你的家门,你已经把我当成了熟悉的朋友。一边忙着手上的事,一边招呼我自己沏茶。当我从衬衣口袋中取出修改后的稿子时,你已经起身来到沙发边,并很快接过稿子读起来。你读稿的神情非常专注,以至于烟头快要烧到手指,才匆忙扔进烟灰缸中。不一会,你眉头舒展,目光炯炯注视着我说:“进了一步,不错,你的悟性不错。顺着你修改的方向,再往前走一步,好吗?”

  当我第三次敲开你的家门,你已经把我当成了你的学生。不仅让我自己沏了一杯茶,还将一挂又红又大的荔枝递给我说:“叫妃子笑,是灵山来的朋友送的。”我接过荔枝,一颗一颗地吃,情不自禁地说:“这荔枝真甜!”你一边拿着我的稿子,一边对我说:“你一定听过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当年皇上为了博杨贵妃一笑,不惜用快马从岭南运新鲜荔枝去长安,不知累死了多少快马。这岭南,我想指的就是广西。因为广西不仅产荔枝的地方多,而且荔枝品质好。从路程上来说,广西比同属岭南范畴的广东、福建离长安都近。”待看完我的稿子你又接着说:“广西容县早已把杨贵妃看成是自己的女儿,并为这位曾受唐明王恩宠的杨贵妃建了纪念馆,当然也展示了在马嵬坡剔白绫让杨贵妃自尽的一幕。”从你的话语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你的真性情,喜欢探究问题,且充满浪漫想象。在谈论过杨贵妃吃荔枝的事情之后,你不仅认真阅看了我的第三稿,还充分肯定地说:“又进了一步,但把握组歌的神韵,你还欠点火候。这样吧,放在我这里,我来推一推。”听到你说愿意推一推,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那天,你把我留在家里吃晚饭,并把我介绍给了你的夫人梁凤引。从此,我就成了你家的常客。

  也许有人会猜想,拜古笛为师,一定花了不少钱吧!说实话,分文未付。开始还会提点时鲜水果去拜访,到后来就是逢年过节送上一、两瓶酒(从未送过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就像走亲戚那样。在你的牧马(教学生)生涯中,少说也有百十号学生,不论是已经硕果累累的梁绍武,还是后来出国深造的女博士王爱国,均未付给你一文钱。

  这就是你的本色,爱才惜苗,殷勤哺育。当年,母亲知道我拜了你这样一位大家为师,手捧着念珠感叹地说:“阿弥陀佛,孩儿遇上贵人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孩儿要懂得感恩啊!”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那些在翠岩寺上吃斋念佛的日子,她老人家面朝西部,眼放慈光,一次次为你许愿祈福。
  今晚,睡觉前,接到梧州友仔刘道德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今天《梧州日报》同时发表了刘道德写的《古笛长鸣八桂声》和罗马丁写的《哀悼古笛》,他们代表敬仰你的梧州文朋艺友深切缅怀你,并为你送行。刘道德有诗为证:
  识君数十秋/时光似水流/惊闻驾鹤去/愿歌伴君游。
  (待续)
  日期:2014-04-12 09:04:45

  (更新)
  2013年4月9日 星期三 雨天
  今天是滋生愁绪的雨天。长长的雨脚,从早上一直蔓延到傍晚。一会儿飞如牛毛,一会儿串如银线。望着这没有尽头的雨天,让人有些恍惚,有些怅惘。
  今天是我为你守灵的第七天,也是头七的最后一天。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对你的依恋与时俱涨。多少次望着侃侃而谈的你,我泪流满面,多少次想着和蔼可亲的你,我心酥腿软。
  这些被雨水包围的日子,你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你的心儿和我贴得更近。那银针似的雨丝轧在你的脸上,痛在我的心上。那无尽的阴霾束缚着我的思绪,也纷扰着你的魂灵。

  今天,你姗姗来迟,到中午时分,才身披簑衣,头戴斗笠走进我午睡的梦中。你好像一介农夫,脚上的草鞋还沾着湿漉漉的泥土。你说要同我探讨寻根问祖的事,要向我讲述你曾走过的寻根问祖的路。
  你神情凝重地说:“寻根问祖牵动了多少儿女的心啊,古往今来,沧桑变幻,曾经的家园毁了,又建起新的家园。前人脚下的路走不通了,后人又开辟新的路径。山水永恒,家园翻新,血脉永恒,子孙更替。”
  我好奇地问:“老师,你能说说壮乡山水的特点吗?”
  你接话就答:“壮乡的山,以九万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为骨架,以千山万岭为依托,连绵成天底下独特的山峦景观。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峦峰岭,崎峭险峻,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山峦奇观。壮乡的水,以西江水系为经,以八桂各地的河汊江溪作纬,编织成人世间最清澈、最充沛的水网。”
  我更好奇地问:“老师,你这么一说,那么壮乡山水是天底下最好最美的山水啦!”
  你毫不含糊地答:“壮乡的山水确实是天底下最好最美的山水。有道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
  我拾级而上地追问:“那么,寻根问祖又该如何展开呢?”
  你随口答道:“寻根问祖就是在壮乡这片神奇的山水之间行进。要知道,既然是壮乡山水孕育了壮乡的生命,那么壮乡山水之间就会留下足够多的生命信息。只要我们用心寻找、追问,那些逝去的祖先,就会重现在山水之间,为我们解难释疑。就会告诉我们,这个民族的前世今生,这个民族的明天未来。”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似乎又有些不可思议地问:“老师你是怎样踏上寻根问祖这条漫漫长路的?”
  你摘下斗笠,目光如炬穿越岁月的云和月,噙着泪水说:“为了寻根问祖,我的好兄长蓝鸿恩博士和黄勇刹歌王都先我离开了人世。他们所从事的文学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寻根问祖的一部分。蓝鸿恩搜集整理《妈勒访天边》等故事,讲述《布伯的故事》,进行《郝雅考释》、《花山探谜》,主编《壮族民间故事选》和与人合作《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不仅开辟了寻根问祖的路径,而且拨开了寻根问祖的迷雾。”

  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有三点:其一,建立了壮族的谱系。其二,第一次提出壮族对世界文明的三大贡献,即发明了水稻种植技术,发明了棉纺织技术,发明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其三,创造性地整理了壮族民间故事和古籍。特别是他在《布洛陀经诗》的注释中提出了盘古神话发源于广西的观点,为后来的学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黄勇刹参与了彩调剧《刘三姐》采集和创作活动,创作发表了民间长诗《唱离乱》(与黄耀光合作,壮族长诗《嘹歌》第五章)、与人合作《马骨胡之歌》,牵头并最后与人合作了《歌王传》。独自著述了《歌海漫记》、《采风的脚印》、《壮族歌谣概论》。这三部著作,不仅是黄勇刹采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对壮族民歌产生、发展规律和特色作了全面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我也学着蓝鸿恩和黄勇刹的样子,开始了漫长的寻根问祖式的文学艺术创作。我用长诗《壮山的路》探索着民族的命运,用与人合作的歌剧《花山之梦》破译着壮族先人描摹在崖壁上的天书奇画。参与了民间歌舞歌《刘三姐》的改编,执笔与人合作创作了歌剧《刘三姐》,让我对歌圩文化求索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从少年步入歌圩就获得老歌师的赞誉,到鬓发染霜依然张口就能吟唱地道的壮乡山歌,我一生写歌、唱歌,自号为民族的歌手,我一生也聊以**地做了三件拿得出手的事。一是参与改编歌舞剧《刘三姐》,为壮乡经典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是参与创作了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为壮人的歌曲成为联会国科教文卫教材奉献了智慧。三是在田阳敢壮山发现了布洛陀文化遗址,并最后经过北京和广西两地的专家考察论证得以确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