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27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30 09:41:56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八 乘隙投石(8)
  上回说到朝鲜新进“处女”黄氏竟不是一个真处女——
  当已有身孕的黄氏中选,成为朝鲜献纳天*朝的“处女”后,她与金德章非常害怕,金德章主动要求陪小姨子兼情人来华,就是希望与她共度此难,顺便想办法消解此祸。

  情急之下,黄氏只有努力将“祸胎”打掉了。一路上她偷偷服食堕胎之药,还对准渐渐隆起的肚皮,又是推揉,又是捶打,终于使可怜的婴儿抵不住连环拳加毒砂掌,在半道上流产了。黄氏的从婢不知所措,将大如茄子、皮裹的一个肉块丢弃在厕所里。但此事不密,马上被人揭发,并在一行处女及众婢中哄传(足见朝鲜人内斗非常严重,她们已由吕氏之祸遭到重创,而灭顶之灾正等着这批新人呢)。

  黄俨闻之大惊,可是他带着处女已进入辽东境内,无法打转退货了;而黄氏之名又是在朝鲜国的奏本上填了姓名年纪的,做不了假账,就是想来个偷梁换柱,一旦暴露,欺君之罪,孰敢当之?
  黄俨一时没了主意。当初黄氏入选时,她是千般不情,百般不愿,一味要赖,待到要启行时,又称有病,迟迟难以成行,耽误了很长的时间。黄俨还亲临黄府探过病,当时以为她是装病,如今看来,嘿嘿,这位家门儿,还真是有“病”!
  黄俨明知这是一位假处女,他难辞其咎,但事已至此,也只好捏着鼻子糊眼睛,希望侥幸蒙混过关了。黄俨想,即便皇帝发现黄氏不是处女,怪也怪不到他头上,那都是朝鲜国王的错。于是决定冒一次险,他命人速速将那死婴掩埋,并假称黄氏得了怪病,阴中所出乃一异物,令众人不可乱传胡言。
  处女们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送进明宫。
  然而永乐皇帝是风月场上的老狐狸,御女无数,经验丰富,是不是处女,一嗅便知。他马上发现黄氏不是原装,已被人抢先开了封,堂堂天子,竟然戴了绿帽儿,岂能不狂然而怒!且他早就风闻宫人间有淫乱之事,如曾经告发朝鲜处女吕美人毒弑权妃的贾吕,便被人告发与宦官私通,被人揭发后,立刻畏罪自杀,与她同时上吊的,还有皇上正施宠爱的小可人儿鱼氏,本来还未查到她头上,她竟然也因为害怕而自杀了,显然也有与宦官私通的行径。

  朱棣怔怔然,仿佛眼前无数顶绿帽子乱飞,纷纷向他头上砸来。一股冲天之怒,是一定要把“绿色桂冠”掀翻的!
  朱棣怒从胸起,便老账新账一起算,把黄氏及其侍婢、宦官抓起来,严刑讯问,并由此辗转攀扯,将无数人拉进来,遂大开杀戒,对宫中妇女宦官展开了一场大惨杀。其结果导致几乎所有来华的朝鲜女子,除了少数几名幸存,尽皆遭到杀害,最为骇人的一种传闻说,此役中被杀宫人达到三千余人。事详《明宫闹鬼》,兹不赘述。
  日期:2013-12-31 09:30:52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八 乘隙投石(9)
  上回说到朱棣因发现朝鲜处女不是处女,引发强烈的神经发作,遂在宫内展开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此事过后,永乐十七年的春天和秋天,黄俨又去过次两次朝鲜,一次是因为朝鲜太宗大王李芳远退位,其子世宗大王即位,他代表朝廷去给新国王颁赐诰命,并求小火者(即阉人。他们与处女一样,也是明初时朝鲜经常进献的人贡)。

  (注:前文讲到,朝鲜太宗曾计划令世子娶一位大明公主,结果无疾而终。这位世子在永乐十六年被废,随即太宗主动退位,将王位让给第三子李裪,也就是世宗大王。这位国王在朝鲜历史上非常有名,他最主要的功业有二:一是发动“己亥东征”,这是朝鲜王国对日本发动的唯一一次主动出击,今日韩国最先进的一艘军舰被命名为“世宗大王号”,并非无因;二是发明了现代朝鲜人使用的书面文字,即谚文,又称韩文。不过古代朝鲜的官方文字仍是汉语,谚文只是下等阶级的人才使用)

  第二次是当年八月,黄俨奉皇帝之命来求佛舍利。也是可笑,永乐皇帝一边溺道,一边崇佛,他先后几次派老黄到朝鲜搜求佛骨舍利,少说也有百十来斤;在国内搜罗者,当更难计数,难道其中就没掺杂着甚多的猪骨头、鸡骨头和狗骨头?否则,便是如乐山大佛一般伟然的一尊巨佛,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斤钉?哪里有那许多骨头剩下来做舍利!
  这是黄俨最后一次赴朝,其后政治形势大变,他再也没有机会出使外国了。
  日期:2013-12-31 09:35:17
  自从汉王高煦攻击储位失败后,黄俨作为二皇子的喇叭筒,在政治上已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除了帮皇帝干一些猎色的勾当,已失去对朝政的干预能力;尤其是经过永乐十五、六年间的宫闱大杀戮,永乐皇帝的精神遭到重大打击,身体加速走上下坡路,为严重的疾病所折磨,多数时间都深居不出,就连作为司礼太监的黄俨也不能时常见到皇帝。

  雄心勃勃的皇帝在晚年表现出强烈的倦态,他除了对迁都和对北用兵这两件大事还用心,其余政务都交给皇太子处理。永乐十八年,北京郊庙、宫殿建成,皇太子朱高炽携皇太孙朱瞻基,带领南京所留监国班底全部来到北京,年底正式向中外宣布迁都,大明王朝始定都于北京。
  (注:迁都之后,北京为京师,南京降为陪都。明代在南京仍保留了外朝院部衙门及内府二十四监,所有内外衙门及官衔前均加南京二字,如“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司礼监”等)
  当皇太子来到北京,“东朝”遂与“行在”(銮舆所在)两套行政人马合并,由于皇帝端拱九重静养,托政于太子,朱高炽已为事实上之摄政王,全盘掌控着朝廷庶政,其储君地位已坚如磐石。
  赵王朱高燧虽然一直呆在父皇身边,但在兄长愈来愈重的阴影里,他除了蜷伏,似已无所作为。高燧有些心灰意冷,但炉火的余烬里,仍存着一丝火苗,为此他始终赖在京师,不愿离开。而微妙的是,皇太子到北京后,皇帝竟然也不下旨,令礼部为三皇子择一善地以封之,让其离开京城。
  一些政治上的失意者,以及太子的异己势力,便攀住这一缝隙,拼命往里面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