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第32节

作者: 青梅煮酒197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条约签订后,受尽凌辱的李鸿章一日也不愿多留,当天下午15:30就乘船离开了马关。李鸿章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的土地。一年后李鸿章访问美国时途经日本,果然因“衔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复履日地,从人敦劝万端,终不许”,最后没有在日本上岸。 
  数年前,我工作了20年之久的一家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将被一家央企兼并。我的一位师长兼挚友参加了双方重组谈判的全过程。后来在一次酒后,他凄婉地告诉我:“我终于理解了李鸿章。”那之后不久,我告别父母妻小,扛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
  跑题了,书归正传。《马关条约》主约共13款,另约3款,2800多字。我就是全打出来,估计大家也不想看。都是丢人的事,我打着也来气。说实在话我自己都没认真看。还是说说主要内容吧: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那边李鸿章还在回家的路上,这边伊藤博文4月18日就在春帆楼举行了大型答谢宴会,热烈庆贺《下关条约》的签署。伊藤博文在演说中志得意满地说:“今天我们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下关条约》。在诸多外国势力的关注下,我陆海军仰赖天皇陛下的威严,取得了古今未曾有过的殊荣。它在世界上壮大了日本的名誉和国威,此乃国家之喜、民众之幸,请诸君永远记住今日在下关诞生的历史荣誉。”

  以战争的方式赚取外汇,这让紧追西方大国的日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从此被视为民族英雄。后来,在春帆楼之前的空地上塑起了这两人的青铜雕像,表情坚毅,目光如炬,仿佛在为天皇和日本开拓着万里波涛。
  《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公愤。全国18个督抚中10个反对签约,朝霞林院侍读奎华等155人也联名上书反对朝廷签约。此时恰好北京正在进行会试,各省举人群聚京城。文人打仗不行,道理很懂,大家立即推举康有为上万言书,提出“迁都练兵”三策。倡议迁都洛阳再战小日本,这就是史称的“公车上书”。前线的宋庆、李秉衡等将领也纷纷上书要求拒约再战。在局势已经无可挽回的情况下,傀儡光绪皇帝于5月2日批准了和约,并于11日下《罪己诏》。

  1895年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也就是今天的烟台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日期:2015-08-08 00:23:29
  早在开战之前的1894年6月,就有一个28岁的年轻人上书李鸿章,指出仅仅器物上的改变不足以战胜西洋,必须改革制度。1895年2月,在广州爆发了一场武装暴动,史称“广州起义”。起义的组织团体叫“兴中会”。他们已经看清了大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不可救药,准备以武力来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政体。他们的“带头大哥”就是那个上书李鸿章的年轻人,姓孙名文字逸仙,他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孙中山。

  1895年6月2日,大清全权代表李经方与刚刚晋升为大将的台湾总督,也就是在大东沟海战中那个死里逃生的军令部长桦山资纪,在停泊于基隆外海面的“千代田”号巡洋舰上完成了台湾交接手续。之后桦山资纪率领日本近卫师团等陆军30000多人直扑基隆。从这一天起,日本的太阳旗在这座被葡萄牙人称为“福摩萨”(美丽之岛)的宝岛上飘扬了半个世纪之久。台湾军民与日军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战争一直持续到1895年10月。

  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第一次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国内一片亢奋。各政党以“举国一致”的名义煽动和支持军国主义,表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知识界高唱“甲午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义战”,连国民都沉醉于对朝鲜和中国民族成了优越者和胜利者的欢喜和夸耀之中。战争的胜利还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地位。
  相对而言,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朝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自此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我们来看看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的净收益。随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使得中国拿出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这样,日本一共勒索了中国23000万两白银(折算35000万日元)。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才8000万日元,之前“亿”这个词对于日本来说仅仅只有字面上的含义。无怪乎外相陆奥宗光激动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35000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实际上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的所得远远不止此数。后来日本在库平银上大做文章,“库平实足”一项多得1325万两。日方还要求中国在伦敦银行用英镑支付,“镑亏”一项日本又多得1494万两。清廷还需要每年向日本支付在威海的“驻军费”白银50万两,三年总计150万两。日本掠夺的舰船、武器、物资、金银货币等最少8000万两,合计34000万两,折合48000日元,等于日本六年的财政收入。以此为契机,日本顺利过渡到金本位制。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正处于高速上升期的国家忽然凭空得到了六年的财政收入那意味着什么。正因为此,在春帆楼前竖起了一块石碑,上边写道:“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

  1896年,日本很快就实施了第二轮的扩军计划。陆军由7个师团增加到13个师团,常备军由5万人增加到15万人,战时兵力由20万人增加到60万人。海军更是有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没有中国赔偿之银,日本根本不可能在十年之后打败沙俄。
  仅仅十六年之后,大清亡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人发起的甲午战争,提前为一个没落的东方王朝敲响了丧钟。
  十年后,他还要再次为另外一个没落王朝掘下坟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