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一位副教授让我明白,精神力量,可以致命》
第27节

作者: 遇瑾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么失礼的话。”我看了看死亡资料,“看来,她确实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
  “张老师。”叶秋薇打断我,认真地说,“分析心理,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仅凭几句话,是无法判断人格的,更不能断言人格障碍。我当时只是感觉,她在做菜这件事情上,的确比较偏执,或许,她真的比我会做菜呢。你要牢记,分析他人心理的首要前提,是自己保持高度冷静。”
  我惶恐地点点头:“明白了,我会谨记的。”
  她也点点头,接着说道:“那时候我的性格很软,很怕得罪人,所以她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她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若非如此,我后来也不可能轻易地利用她。那晚,饭吃到一半,丁俊文突然说起学历问题——这大概有助于他的幻想。他恭维我和我丈夫,我们也想办法恭维他,他很受用,但吕晨却很不自在。她只是忍了片刻,便滔滔不绝地说起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落后和丑陋,说学历与能力完全无关,说教育系统里没一个干净的人。”

  我一边听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写道:
  吕晨,偏执型人格,严重。
  “我那时的性格真的很软。”叶秋薇继续说,“虽然学过多年心理学,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人。为了不得罪她,我只能顺着她的意思,说教育与科研领域确实黑幕遍地之类的话。我丈夫出于礼貌,也一直没有反驳她。倒是丁俊文,似乎早就习惯了老婆的性子,跟她在饭桌上辩论起来。吕晨没说过他,狠狠地锤了他两下,便起身离开餐厅,生气地坐到客厅沙发上,脸涨得通红。”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偏执了吧?”我不禁自言自语说。
  “是。”叶秋薇说,“我坐到她身边,握着她的手安慰她,继续用好话哄她。她当时的偏执还不算严重,所以对我没什么敌意,反倒因为我的顺从,对我产生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好感。等她消了气,丁俊文不免觉得有些尴尬,便道了歉,带她匆忙离开了。”
  日期:2014-09-22 11:53:00
  ———————
  “你第二次见她是什么时候?”我问。
  “08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是她主动联系的我。”叶秋薇回答说,“那天晚上,明胶项目的科研组在研究所里进行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我在家里看书等我丈夫。晚上十点,吕晨给我打了电话,说是丁俊文出去跟别的女人约会了,说得非常难听。但据我所知,丁俊文当晚应该是去了研究所帮忙。我拗不过吕晨,只好去了一趟丁家。她跟我说了很多,细数了她丈夫几年来的每一次‘出轨’,以及她跟踪和调查丈夫的经过,谈话过程中,她儿子好几次冲入客厅,让她不要再说,换来的却只是她的责骂。最后,我一再保证,会帮她留心丁俊文的行踪,她才依依不舍地放我离开。”

  “没来由地怀疑配偶不忠,也是偏执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我用平白的语气叙述说。
  “是。”她继续回忆,“那晚,我丈夫快一点才回到家里,不过还是给我带了花。我说起吕晨的事,他肯定地告诉我,丁俊文当晚一直在研究所里。而且据他所知,丁俊文是个非常顾家的人,从来没有过沾花惹草的行为,如果有,男人们之间不会不知道的。”
  我认同最后这句话:即便如我,在受到女性邀约后,也总会忍不住向身边的同性朋友炫耀。如果丁俊文真的招惹过别的女人,秦关一定会有所耳闻的。
  她接着说:“几天后,丁俊文单独去了我家。我也是为了他们家庭考虑,就说起吕晨怀疑他出轨的事,还质问他究竟有没有出轨。他当着我的面对天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沾惹过别的女人,还说了一句话,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她(吕晨)有点神经,大概是因为以前受过伤害。”
  “受过伤害?”我拿起笔问。
  “据丁俊文说,她母亲病逝得早,她是跟着父亲和继母长大的。继母脾气很坏,经常对她打骂,父亲惯着继母,从不保护女儿。后来,她考上了公费的研究生,却在报道前的几天,被通知研究生资格作废。她坚信是本科时一个同学顶替了她,那个同学的父亲,是本地教育系统的高官。”

  我回忆起教科书里的内容:“幼年缺乏肯定和关爱,长大后又遭遇戏剧性的挫折,确实很容易导致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她也挺可怜的。”
  “初期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除了会影响人际交往之外,并不影响作为人的社会功能。所以,丁俊文从没想过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她的偏执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等我决定杀掉丁俊文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09年3月下旬,再次见到她时,我发现她的状况已经十分严重,几乎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压抑感,眼中充斥着一股温热。我猜,我的潜意识正对吕晨报以最真切的同情。
  叶秋薇缓缓抬起手,护住颈窝,轻轻咳嗽了一声,我的同情便立刻消失了。
  “请继续。”我随后说道,“说说利用吕晨的过程吧,你是如何对一个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暗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