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那些年的摇滚老炮们》
第29节

作者: 蚊子大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31 00:23:16
  2000年的西安城还没有地铁,物价也不高,一大碗米皮一块五,饭量小点的一份就吃饱了,饭量大点的,再买俩馒头,整顿饭也超不过两块钱。街边的臊子面馆,大碗三块,小碗两块五,用压面机压出来的面条,扔到锅里煮几分钟就熟了,用笊篱舀出来放进大碗里,热气蒸腾,一大铁勺由莴苣和豆干或者豆腐切碎熬制的卤汤浇上,再浇上一铁勺粘稠、油腻的碎肥肉丁慢火熬成的臊子,经过这三道工序,你的臊子面就摆上桌了,小店里还有干蒜头、油泼辣子,根据个人口味随意取用,绝不多收钱。这么一大碗的臊子面,当时还不满20岁的笔者吃完后走出小店200多米还在打着饱嗝,因为吃了将近半头的蒜,饱嗝的大蒜味直冲脑门,额头也满是细密的汗珠。有时,巷子里还有推车的小贩,一种叫浆水鱼鱼的东西看似清汤寡水的一碗,里面有跟小蝌蚪大小的半透明的颗粒,口感像是煮过劲了的粉条,还有酸菜,这个酸菜跟东北的酸菜可不一样,是川菜里酸菜鱼里面的那种酸菜,切成不大不小的条状,连筷子都不用,笔者能连喝两大碗,格外地酸爽,而这个东西也不贵。稍贵点的就是牛羊肉泡馍了,馍是个手掌大小的烧饼,端上要自己掰碎放入碗里,所以要先洗手。据说掰出来饼和切成块的饼放入碗里吃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而且这样吃才是正宗吃法,而这样一份牛羊肉泡馍,也不过五六块钱,如果一日三餐就是以上三种,十块钱也够了。现如今在街边的小摊上,十块钱吃一顿饱饭都不一定够,这说明,在这14年间,通货膨胀了至少三倍啊。

  古老的西安城,历经十三朝,火车站前残存的古城墙早已斑驳不堪,73个皇帝的陵寝遍布三秦大地,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女皇武则天那块著名的无字碑就坐落在山脚下,由一个将近八米高、一百吨的完整巨石雕凿而成。而中国历史上,甚至国际历史上两个极富盛名的王朝——汉朝(东汉的都城是洛阳,但是长安也就是西安也是当时的重要的城市)和唐朝的统治中心就是现在的西安城。2000年的西安城是全国除北京、上海外的第三大教育中心,当然,现在也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均是全国排名前五十名的高校,就连排名较为靠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全国65名,想当初,建国后不久,全国有两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一个是哈军工,也就是现在哈工大的前身,另一个就是西军电,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师大,也是全国师范类院校中的佼佼者。艺术类院校,西安美院是全国八大美院之一。西安音乐学院是全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说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正题上,其实笔者是想说西安这个城市是个有着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气息的地方,除了小吃、古迹、学生,这个城市还有三位对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来说分量极大的音乐人,一个是许巍,一个是郑钧,当然了,还有本篇主要介绍的张楚,与土生土长在西安城的的许巍、郑钧不同的是,张楚在湖南的姥姥家长到了8岁才跟随父母来到陕西,而且一开始也不是在西安市,应该是周围的郊县,初中、高中才开始在西安三中上学,6年间,一直没有同过班的一个同学,直到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后才与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同届同学熟稔起来,那时的张楚就住在这个同学在北师大西南楼的339宿舍里,他的六年初高中同学就是著名诗人伊沙,那时是1987年12月,彼时的北京城已经很冷了,而一直具有忧郁气质的张楚注定要与诗歌结缘。

  日期:2015-01-31 14:47:54
  1986年,复读一年的张楚考上了陕西机械学院,是现在的西安理工大学的前身,专业是土木工程,在这所理工科院校似乎唯一显得有些文艺的便是那校园广播里播放的歌曲和主播清脆甜美的声音,张楚无可救药般的喜欢上了这个姑娘,张楚开始写诗,然后拿给姑娘看,姑娘似乎对诗很不感兴趣,然后张楚开始学弹吉他,开始尝试着写歌,然而姑娘对这个似乎也不感兴趣,青春期的躁动,似乎使他无法安分,他和一个同学因为打架,被留校察看,在处分还没下来前,张楚就去了北京,找到了当时在北大地球物理系的一个老乡同学,在那安顿了下来,住在他的宿舍里,老乡对他很照顾,因为张楚没带多少钱,好几个月都是这位同学慷慨解囊、扶危济困。87年的12月,这位老乡把张楚带到了伊沙所在的北师大宿舍里,伊沙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六年的同学,张楚在他的宿舍住了下来,伊沙后来回忆,因为总有张空铺会闲出来,即便是人齐了没空铺,还有张桌子可以安睡,这时伊沙便把自己的床让给张楚,自己睡在桌子上,因为他不忍心看着这个满腹才华的老乡、诗人、歌手有这样的待遇,而好在没空铺的日子并不多。初到北师大的张楚用自己的诗和歌声打动了全宿舍的人,继而,在伊沙所在的中文系引起轰动效应,后来全校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旁听生,诗写的很好,歌唱的很棒,还会弹吉他,还有一首在西安上学期间为那个主播写的一首歌,叫《太阳车》。

  在北师大火起来的张楚开始频繁接到其他高校团委、学生会的演出邀请,张楚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大、清华、中戏、外贸大学之间,报酬是几瓶汽水和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彼时的张楚春风得意,会毫无顾忌地抱起吉他就唱,那是88年的时候,创作于这个阶段的作品有《黄土地》、《失落城堡的居民》、《西出阳关》、《BPMF》,京城文化圈的权威报纸《文艺报》还对这个诗人、歌手进行了报道。后来张楚遇到了他音乐道路上的第一个伯乐——时任《歌曲》杂志编辑部的青年编辑雷晓东,他把张楚的几首歌词推荐给了诗歌类杂期刊《词刊》,并顺利发表,张楚拿着稿费买了两大箱的啤酒请伊沙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和同学大吃了一顿,好几个都喝吐了,包括张楚自己。后来雷晓东还把张楚带到了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的每周一次的音乐沙龙,当晚,张楚连续地唱了十首自己的作品,技惊四座。当晚在场的人有音乐泰斗乔羽,乔老爷子,担任东方歌舞团的团长、曾对崔健有过重大帮助的王昆,还有著名作曲家,当时已经53岁的谷建芬,还有谷建芬的老搭档,著名女词作家、时年60岁的王健。而后面这两个老太太对张楚格外喜爱,王健甚至还找到几个朋友要为张楚写个专门的报告文学,这也算是张楚的第二个伯乐了。更实际的收获是他拿到了那场沙龙的主办单位国际声像公司老总刘长城的名片,录音、出专辑就被提上了日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