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13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早干什么去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就没想过人家的知遇之恩吗?现在又婆婆妈妈的表明自己怎么忠心于刘邦。也不往深想想,野心表露出来以后,哪个君王还能彻底的信任你。
  蒯彻劝他:“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你听说过没有?你知道大夫文种吧,就是帮越王勾践复仇,灭亡了吴国的那个人。他立了这么大的功,但是结局却是被勾践杀害。您觉得您和汉王的交情,和您立的功劳,能比得上文种对越王勾践吗?您打了这么多胜仗,可以说现在已经是功高震主,您显露出来的过人军事才能已经让你的老板忌讳,功劳也多得无法封赏了。你不独立,打算以后怎么办呢?”

  韩信说:“让我想想吧。”
  过了几天,蒯彻又说他:“您这么优柔寡断,错过了时机,可就不会再来了!”
  韩信犹豫来,犹豫去,终于还是不忍心独立。而且自以为自己的功劳大,无论如何刘邦也应该不止于把他的齐国夺去吧,于是拒绝了蒯彻。
  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又一次显出刘邦与众不同的地方了。
  韩信虽然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是志向方面和六国的贵族、项羽没什么两样,都是局限于分封为一个国家的王,都没像刘邦一样,胸怀天下的。

  如果这时候是刘邦,或者刘备,就毫不犹豫地三分天下了。所以一个人的志向有时候是能决定你能走得多远。
  志向高远的,就算做不到,也起码有个中等。志向就只有中等的话,实现可能就只有中下等了。
  拒绝也就拒绝了。如果你是真心诚意想做刘邦的手下,不计代价,那也就安安稳稳过下去,随便以后发生什么都认命了。
  日期:2014-10-01 11:46:25

  刘邦统一天下以后,有人上书诬告韩信谋反。刘邦立刻就信了,要发兵攻打他。
  陈平问:“人家告发韩信谋反的事,韩信知道吗?”
  刘邦说:“应该还不知道。”
  陈平问:“你的军队打得过他吗?”
  刘邦沉默了半天,老老实实的承认:“恐怕打不过。”
  陈平说:“你打不过他,还要发兵攻打他,我觉得您的处境很危险。”

  刘邦问:“那该怎么办呢?”
  陈平说:“不如您假装出游,到了他的封地附近,召他前来拜见,再派个大力士抓住他就行了。”(以后康熙捉拿鳌拜,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然后果然就抓住了韩信。但是刘邦也没有立即杀他,而是把他捆在车子上一起带回了长安。说明刘邦并不真相信韩信造反了,仅仅只是对他不放心。
  回洛阳以后,刘邦剥夺了韩信王的称号,降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刘邦忌讳他的军事才能,所以常常称病,不去上班。而且以自己这么高的功能,现在仅仅只是个封侯为耻。在家里常常怏怏不乐。
  他后悔当初不听蒯彻的劝告,没有独立为王,于是真的准备造反了。可是被手下告发,来不及起兵就被吕后用计杀死了。用的方法跟刘邦差不多。

  这也是他不谨慎的地方,在同一个坑摔倒两次,最后死于这个坑。
  既然准备谋反,就应该慎重点,不要别人随便一叫就去了啊。要知道你虽然军事才能过人,个人体力上又不是项羽,随便找个大力士就能搞定你了好吧。
  日期:2014-10-02 08:44:08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张良其人。
  张良,祖先世世代代在韩国作相国。韩亡以后,他散尽家财,想要为韩王复仇。在博浪沙那个地方,让大力士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去扔秦始皇的车,却误中副车,没成功。
  张良在跟刘邦之前也跟过其他人,但是他跟谁都是为了他自己的目的:灭秦,为韩国复仇。
  目的很明确。至于做官啦,富贵,被重用,知遇之恩什么的,他都世世代代作相国了,根本不在乎。
  这就是富养出来的小孩的好处,自己有自己的目标,不会像韩信似的,轻易被人家给的好处迷惑。
  刘邦后来胜利之后,自己总结手下功劳最大的三个人:张良、萧何、韩信,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比不过张良。你可以知道张良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刘邦胜利以后,他只是被封为留侯,就就主动提出身为万户侯,他做人臣子已经没有追求了,下一步就是修仙。
  历史学家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就是:人有生就有死,就像有日就有夜一样,自古以来,就没人真的成仙过。以张良的聪明,他是完全知道神仙的虚幻了。但他却告诉刘邦说他要去修仙,你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有智慧。功劳和封赏之间,就是人臣难以平衡之处。比如刘邦总结下来,功劳最大,才能最为卓著的三个人,韩信被诛杀,丞相萧何后来被逮捕下狱,这不就是由于不知道满足吗?所以张良以修仙为借口,视功名为身外之物,把荣华富贵都抛之脑后,刘邦还有什么需要提防他的呢?所谓“明哲保身”,张良就是个榜样。

  今天讲的这两个人,你更喜欢哪一个的人生态度呢?
  日期:2014-10-02 09:44:23
  ◎ 〇 我的人生我做主——差点灭掉刘邦的冒顿单于

  匈奴当时的单于叫头曼,他立的太子名叫冒顿。就像赵武灵王一样,他后来又爱上了另外一个阏氏,想立这个小阏氏生的儿子为太子。
  这时候,匈奴邻近的东胡部落非常强大,月氏部落也很强盛,于是头曼就让他的大儿子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然后又加紧攻打月氏。
  这不明摆着,希望人家下手帮他杀掉太子吗?
  但是这个冒顿可不是普通人,就这么窘迫的条件下,他还想办法偷到一匹月氏人的好马,逃回了匈奴。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头曼单于一看,好家伙!连这样都弄不死他,看来这小子有两下子,于是给了他数万骑兵,让他统帅。
  他也不想想,给他这么玩儿,差点没玩死的太子本人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怀恨在心,是不是甘心继续给他这么玩儿。居然就给他这么多军队。这就叫做养虎遗患。

  日期:2014-10-02 18:38:06
  -----------冒顿处理王位问题的分界线-----------
  冒顿身为太子,父亲把他派到月氏去做人质,又马上攻打月氏,置他于死地,他心里已经不知道有多恨父亲了,但是表面上他一点儿也没显露出来,只是回去好好训练骑兵。
  玩过战争游戏就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弓骑兵是非常强力的兵种。机动性又强,隔着一段距离,万箭齐发,就是天王老子也会被射成刺猬。
  冒顿还额外做了一种带响声的箭,叫鸣镝,规定他的手下:“鸣镝射向哪里,而不跟随射箭的人,一律斩首!”
  然后他用鸣镝射自己心爱的宝马,接着又将鸣镝射向他的爱妻,左右凡是不敢跟着射箭的人,都真的被他斩首了!雷人啊~
  最后冒顿又用鸣镝射头曼单于的一匹好马,左右的骑兵都跟着一起射头曼单于的马。到了这个地步,冒顿满意了,觉得这些士兵可以用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