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仕途外篇: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中国九大聪明人的那些事》
第41节

作者: 闲侃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15 09:00:53
  听说孟达要造反,司马懿赶紧写了封安慰信,这封信让孟达很疼痛。司马懿在信中写道:“孟将军曾经效忠蜀国的刘备,后来翻然悔悟归顺了国家,国家信任你,派你对付蜀国。听说蜀人对你咬牙切齿,憎恶你的背叛。如今,诸葛亮采取挑拨离间之计,制造谣言,说你阴谋造反。这怎么可能,好狗都不吃屎,你背叛了蜀人,怎么可能还回去呢!诸葛亮是想让我们相互猜疑,相互残杀,我不会上他的当,你肯定也不会。”

  好难过,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孟达不想做跳梁小丑,真不想,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这等于离了婚跟别人结婚,如今又要和现任丈夫离婚,去和前夫复婚,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干出这事儿。所以他很犹豫,既不想看现任领导的脸色,又没脸去看前任领导的脸色。
  司马懿这封信戳到了孟达的痛处,使其更加犹豫,没心情布置军事防线。
  然而,司马懿却在悄悄召集兵马,准备讨伐孟达。将领们对司马懿火急火燎的讨伐孟达不理解,劝道:“孟达造反还只是个传闻,等形成事实再去收拾他也不晚。”
  司马懿回答:“等脓包长大了,剜掉会更加疼痛,对孟达这种小人,不能抱有任何宽容。”
  将领们又说:“至少要等皇帝批准再出兵吧!”
  司马懿回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做正义的事,可以灵活对待规则。”
  孟达是一个不怎么守规则的人,关键时刻却按规则去推导事件的未来走势。司马懿是一个守规则的人,紧要关头却能摆脱规则的束缚,当机立断,信心十足的去做事。
  这一切是基于对人的理解,司马懿猜透孟达因为犹豫而耽误行动,所以去信让他更犹豫,这样使他的行动更加迟缓。做事不能落在别人后面,你能算出来的,别人也能算出来,所以算得要比别人高一些。因此,司马懿一面派人去请示领导,一面火速赶往孟达的驻地,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仅仅用了八天时间,司马懿便兵临城下,对孟达发起攻击。
  “怎么会这样?司马懿那小子竟飞一般的来了!”
  震惊之余,孟达手忙脚乱的进行抵抗,并派人去诸葛亮那里求援。因为准备不足,孟达很快输掉了脑袋。这时,诸葛亮的援军正在赶往这里的路上。
  孟达的失败在于,他只顾自己,不能正确的理解别人。司马懿的成功在于,他先准确的理解别人,然后才考虑自己。在间接和诸葛亮的交锋中,司马懿占到了先手。

  司马懿接连干了两件漂亮事,先击败了入侵的吴军,这又瓦解了诸葛亮策反孟达,他的名声鹊起,全国人民都知道“司马懿善于打仗”。这个品牌有助于他获得支持率,上面的一号领导魏明帝支持他,许多同事也支持他,就连辖区内的地方官员都来向他祝贺。
  日期:2014-10-20 10:11:19
  剿灭孟达反叛让司马懿名利双收,从此这个家伙时来运转了。好运是什么?好运就是顶住压力干几件漂亮事,这才是根本改变命运的能量,转来转去的玩一些小算计是跳不出奴才圈子的,也很少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司马懿发现申仪没来祝贺,正是这个人把孟达造反的事捅给司马懿的,他为什么不来?司马懿立即顿悟,申仪和孟达是一路货色,都是做事随意的人,只不过两人的表现形式不同,孟达说翻脸就翻脸,跟谁都不长远;申仪则目无领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俩和上级领导都不怎么合拍,孟达之死,申仪感到兔死狐悲,自我感觉上级领导也在算计他,所以不敢轻易离开自己的地盘。
  司马懿断定申仪也没憋什么好屁,放出来会很臭,不如让他永远憋着。于是暗示申仪,希望申大人也能来道贺。司马懿猜透了申仪的心思,申仪却没猜透司马懿的用意,当他来到司马懿的驻地,便被司马懿擒住,以谋反罪押送都城,交由皇帝处置,最后没逃过死结。
  拔掉心里有毒、身上带刺的下属之后,司马懿心里很爽。不过,相对于魏明帝来说,司马懿不想做心理有毒的下属,这样的下属存活率很低,他要做有益于领导的下属。
  在辖区内,司马懿实施了一系列有利民生的政策,比如兴修水利、奖励种田、禁止浪费等,使不稳定的边境地区日趋稳定,老百姓对他很拥护,官吏对他很佩服。
  一个有益于群众的领导,自然受到群众热捧。
  上面有领导信任,下面有群众拥戴,司马懿很快搞红了自己。

  走红会引发两种结果,可以收获名利,也必然收获嫉妒。想当初曹丕驾崩,曹真和曹休受遗诏辅佐年轻的魏明帝,按理说全国人民应该看他俩唱戏,没成想司马懿竟成了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他高大的身躯挡住了二曹的小脸。二曹很着急,暗地里骂道:“你司马懿穷折腾什么,这可是我们曹家的天下。”
  曹休决定效仿司马懿,通过干漂亮事捞取影响力,天下最受人瞩目的事莫过于打仗了,经领导同意,他率军去收拾吴国。曹休认为吴国是个软柿子,总比蜀国的诸葛亮好对付,他甚至产生了幻觉:当年曹操被吴国击败,如今我去击败吴国,胜利后我的威望将超过曹操。
  这只是曹休因为嫉妒司马懿而产生的幻想,他凭什么击败吴国,凭什么?吴国的将士会伸着脖子等着他砍吗?他不了解敌人,更不了解自己。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优势,这不是找倒霉吗!
  司马懿对曹休的行为嗤之以鼻,只说了一句:“他疯了!”
  结果,曹休用一颗不甘寂寞的心换来了惨败,他中了敌人的诈降计,被打得屁滚尿流,嗷嗷怪叫,由于恐惧与无地自容的刺激,他死了。用此种方式玩了一次过山车行情,升官很刺激,失败更刺激。
  那个时代,打仗最厉害的人是诸葛亮,司马懿对此坚定不移的认同,所以诸葛亮才敢一次次的挑衅强大的魏国,大有鄙视魏国高层的意思。
  当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魏国,曹真怒吼道:“不能再沉默了,我要露脸,我要走红,我要受人拥戴。”于是亲自挂帅去对抗诸葛亮。

  司马懿对此评价道:“他只是想作秀。”
  曹真确实在作秀,他可不想效仿曹休,摔得死去活不来,作为皇帝下面最大的官,不亲自出面应付一下诸葛亮不行啊!原计划兵分三路反攻蜀国的汉中,后来因为遭遇大雨,撤兵回家了。
  不管怎么说,曹真打了一次诸葛亮,并且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这就是胜利。谁还敢说我曹真无能,谁还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