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32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7 08:28:14
  今天更新开始的分界线----------------------
  ◎ 〇 “主人翁”的由来
  话说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主人翁”这个典故来源于什么地方呢?其实是来源于武帝刘彻。
  武帝曾经在姑姑窦太主刘嫖,也是他的丈母娘家举行宴席。刘嫖为他引见了自己宠幸的小男人——一个叫董偃的珠宝商人。刘嫖自己可是有驸马的哦。
  武帝赐给董偃衣服和冠帽,为了表示尊重,不称呼董偃的名字,而是叫他“主人翁”,让他陪着喝酒。从此董偃这个面首的尊贵和受宠爱,天下人都知道了。
  董偃经常陪同武帝在北宫游戏,在平乐观骑马追逐,斗鸡、踢球、赛狗、赛马,武帝玩的很开心。
  有一天,武帝在皇宫中的宣室摆酒宴款待姑姑刘嫖,派使者迎接董偃入内。

  当时,有个东方朔的中郎进谏说:“董偃有三项死罪,不可以入宣室。”
  武帝问:“怎么说呢?”
  东方朔说:“董偃以臣子的身份私通公主,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败坏男女风化,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陛下年轻,正在努力学习的时候,而董偃不但不劝陛下进取,反而崇尚奢侈华丽,整天斗狗赛马,极力追求感官欲望,他是国家的大贼,对您有大害,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
  武帝沉默了很久,才回答说:“今天我已经准备好宴席了,下次再改正吧。”
  东方朔说:“宣室,是先帝的办公室。不是讨论工作的人,就不得入内。”
  武帝说:“好吧~”于是派人告诉董偃先等着,重新在北宫摆了酒宴,让人领着董偃从东司马门入宫。并且赏赐了东方朔三十斤黄金。
  从这以后,董偃所受的宠爱日渐衰减。
  但是天下的风气就此开了个头,以后的公主和贵人都不再遵循礼制,开始以婚外情、养面首为荣了。

  这就是“主人翁”这个典故的由来。懂了以后不要乱用哦~
  日期:2014-10-28 08:30:08
  今天更新的分界线----------------------
  ◎ 〇 禁止携带武器的讨论
  这个故事发生在武帝的时候,不过我们现在仍然在面临同样的讨论。
  你知道,有的国家是不允许民众持枪的,有的国家是允许的,比如说美国和加拿大,就连沃尔玛都有枪和子『弹』卖。

  看完这个故事,你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美国和加拿大允许平民持枪。
  武帝那时候还是冷兵器时代,没有枪支,比较厉害的武器只有弓箭。
  武帝时候的一个丞相公孙弘上奏:“十个强盗拉满了弓,能使上百名官吏不敢向前。请下令禁止百姓携带弓箭,以利于地方治安。”
  汉武帝将此建议交给朝臣,与公孙弘进行辩论。

  一名侍中名叫吾丘寿王的表示反对,他说:
  “我听说,古代人制造出来兵器,并不是为了互相伤害的,而是为了制止暴力、讨伐邪恶的行为。
  秦兼并天下以后,曾经销毁了天下兵器,民众就用锄头啊棰子一类的农具来相互攻击,犯法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盗贼也是防不胜防,最后终于因为天下大乱而亡国。
  所以,圣明的君主对民众以教化为主,尽量不采用防范和禁令,因为防范和禁令都是靠不住的。
  再者,《礼记》里记载了一种大射的礼仪,就是在男孩出生的时候,用桑木弓、茅草箭射向四方,以表明男儿的志向所在。
  这种大射的礼仪,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上自天子,下到平民,都要遵守。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都是用这种大射的礼仪来教化百姓的,没听说过哪个是禁止携带弓箭的。
  何况,禁止携带弓箭的理由,只是为了防止盗贼,用弓箭来杀人和抢劫。
  杀人和抢劫,本来就是死罪,却从来没有禁绝过,说明就算你用很重的刑罚,那些真正的大奸大恶之徒仍然会干坏事的。
  我恐怕禁止携带弓箭以后,坏人拿着弓箭害人,依然没人能治止得了。平民百姓携带弓箭用于自卫,却会触犯了法律。
  这是助长坏人的气焰,而剥夺了百姓的自救手段。我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e。
  汉武帝以此诘问公孙弘,公孙弘无言以对。后来就没有禁止平民携带弓箭。

  这件事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是允许民众合法持有武器的。别的我就不说什么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