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
第32节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事实上如果不是北部欧洲大陆(北纬50度以北)的气候尚属温润,我觉得气象学家甚至不会将这一地带划归温带,并命名为寒温带。因为在同一纬度的亚洲和美洲大陆的温度似乎更适合那些有厚厚毛皮保护的动物生存。
  在我目前所看到的资料中,我能感受到气象学家们的犹豫。因此尽管处在同一纬度,用“亚寒带”为北纬50度以北的亚洲地区(基本为西伯利亚)气温命名会更为现实。

日期:2009-08-16 00:04:02

  至于库页岛不结冰的问题,我想很多人看不到相关的影像资料。但它南边北海道的信息是足够丰富的。起码在最近的电影《非诚勿扰》中你可以看到。
  一般我不愿转载东西,不过还是转一段库页岛的气象资料:
  库页岛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多雾,冬季气候寒冷。年降水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 -19°C 至 -24°C 之间,较北方的地区气温可低到 -40°C。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

日期:2009-08-16 00:20:31

  我们现在可以从地缘结构上研究一下西伯利亚为什么会在那么长的时间内都是个极限之地。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的地势从西到东是很明显由低到高的分为三个部分,即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地。如果说欧洲的地势是北高西低,使得欧洲即可以减少北冰洋寒流所带来的冷空气,又可以接收大西洋暖流所来的温润气流。那么西伯利亚的地势正好倒过来,东面的地势阻挡了太平洋暖流带来的暖气流,而北部却又无东西向的山脉阻断北冰洋冷气团的入侵。

  我想对这现象并不需要很深的理解能力,你可以想象在冬天,你的右边有一块冰紧贴在你的衣服上,而你的左边一个火炉本可以帮你御寒,不幸的是你和火炉之间却隔了一堵墙。

日期:2009-08-16 00:35:06

  写这个帖子的确很耗神,一方面要核实细节,避免硬伤;另一方面要做图,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所以速度不会很快,特别是每次开始新话题时,要停上几上做整理工作。
  不过如果没有意外,我应该会每天进这个贴与大家讨论的,毕竟这于我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今天太晚了,明天会结束西伯利亚,将视线投向外岛。到时候大家所最为关注的日本就将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了

日期:2009-08-16 00:38:41

  欧亚大陆的东侧是从白令海南下的千岛寒流,不是什么暖流。。。。。。。
  ==============================================
  从北冰洋下来的当然不是暖流了,我只是说日本东北部的北太平洋暖流没办法影响到北亚,即使有暖气流吹过去也被挡回去了。

日期:2009-08-16 00:51:51

  上帝可能还觉得北亚地区还不够惨,不仅在大陆东侧立起一片高山,还在外围用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设置了一道屏障,以至于太平洋上能带来温润气候的海流只向拐向东北方面去支援北美大陆了。而东西伯利亚的高山更是让北亚地区的气候沾不到太平洋的一点光。

日期:2009-08-16 10:51:55

  不过把中间的沙洲划给朝鲜,是当初日本和“伪满”干的,日本人做主占了江中的沙洲当时是实力所然。划完以后没想到划给朝鲜的沙洲只往中国方面淤积,结果反朝鲜的沙洲和中国大陆倒连成一片了,搞得出海口成了朝鲜一家的了。建国以后又没意思往回要,造成现在这种情况。不过通行权没什么问题。
  另外在黄海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所以鸭绿江口的战略地位相对图们江口要低很多。
  总之是俄国人搞走了图们江口,日本人弄走了鸭绿江口(最后的收益者是半岛)。否则中国再衰也不至于被半岛上的那些人欺负。

日期:2009-08-16 12:29:37

  江口的小岛一般是因为江水中所带泥沙遇到海水的阻隔淤积而成的,所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变越大,甚至改变航道(象上海的崇明岛,面积也一直在长)。所以即使最后大到与大陆相连,这新增的土地也会被认定为是岛屿所属国的。
  国际政治很大程度上是地缘和实力在博弈,即你的实力强了,可以弥补地缘上的劣势,甚至直接打破地缘上的旧有平衡(象俄国占黑瞎子岛,美国把手伸到东太平洋上的关岛)。
  这样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即如果说对于俄、美这样的大国来说,中国可以接受实力不济,无法从他们手中抢得地缘优势。那么对于朝鲜、越南、缅甸这样明显处于弱势的国家,为什么中国很多时候也未能靠实力去夺取那些可能染指的地区呢(比如为江心坡地区找一个理由并不比为南沙群岛要难)。
  这就要看对实力的理解和对国际环境认识了。1949年以后中国在大部分时候是处在孤立状态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认可不仅仅是在政体和政治信仰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绝大部分是无神论者,这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集权政治、GC主义再加上无神论,这使得中国被很大程度看做异类,而中国急需证明自己是正常的。所以必须将自己的道德层面提升到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高度(我并非简单的说实力越强就越有道德,而是道德的高度大部分时候是要随着实力增长而提升的。比如李嘉诚可以捐几个亿给灾区,我就只能捐几千块而已)。
  这种将自己置身于道德制高点的做法,使得中国在初期与周边小国有领土争议时反而不能放开手脚。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实力对比的反应。即小国本身的实力固然不能和大国相对抗,但他可以引入其他的大国也平衡对方的力量。以中国当时的情况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

  现在的情况与原先不同了,中国的实力得以提升,其他大国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时不敢明目张胆的介入了(要考虑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后果),所以中国在对小国的姿态反而强硬起来了。
  所以在与周边小国发生纠纷时不能光看双方的实力对比,一定要考虑其他大国的因素。总之要实力足够强才能得心中所想。
  目前对于1949年的中国到底是强势还是弱势,网上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是弱势的声音很大程度是觉得中国在所谓的争议领土上建树不多,特别是对小国来不能做到尽兴。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前面已经说了,不再表述。
  至于是不是强势,我倒可以以那几场战争来做个分析。中国在1949年以后可以说和周边的强敌打了个遍,朝鲜战争——美国;中印战争——印度;中越战争——越南(当时的越南已是中南一霸,自称世界第三,和之前的地位不同了,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包括中苏在珍宝岛一类地区的小规模战斗。
  这些对手无一例外不被中国认为是弱者,即最起码北京的政治家们不认为跟这些国家交战会有损中国的道德。这似乎是一种悖论,看似容易打的不打,难度大的却要打。所以国际政治并不是简单的力量对比,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平衡。
  另外再说一下,中国的几次战争都是在利益受损的名义下开始的(其实是废话,谁打架都是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伤害),当然对方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中国一方面希望国际社会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比如中越战争的全称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入朝作战的借口相对难找,因为当时面对的威协还比较间接,所以用“志愿军”的名义代掩盖了“远征军”的实质。当然说他不是国防军只有我们自己相信,但要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怎么能指望别人相信呢)

  另一方面强化自己受害者的角色,并不妨碍战术的主动性。如果你对这几场战争有所了解的话,很容易知道这几场战争最初是按照中方的战术意图展开的。西方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好战争的国家。
  所以强势也好,弱势也罢,看你怎么看了。不过北京方面并不希望扮演一个强势的角色,这与和平崛起的理念相冲突,因此造成国内外印象的反差也就再所难免了。

日期:2009-08-16 13:17:07

  昨天我说到洋流及北亚地区东侧的山地对北亚气候所造成的影响,今天再接下来细说一下,否则大家可能对沿太平洋地区和库页岛的气候有疑问。
  从洋流的角度来看,东亚大陆与外岛之间的这片半封闭海区一直面临着从北冰洋南下的寒流,与太平洋北上的暖流之间的对抗。对抗的结果就是太平洋暖流的一部分主力沿着日本的东侧,在东北方向拐向北美大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