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情书》
第4节

作者: 阳光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次在纪念公园长椅处坐着休息,偶然抬头看到茂密榕树下经过一群古灵精怪的小松鼠,上蹿下跳,十分可爱。我又惊又喜,欢呼兴奋。那些松鼠也完全不怕人,其中有只胆大的一蹦一跳的溜到我脚前,眼睛滴溜溜望着我,似乎眨了眨眼。
  日期:2015-11-12 00:44
  “它等你喂吃的。”他伸手触了触小松鼠。
  “是吗?那我看看咱们有什么吃的,好像只有面包。”我翻了翻背包。
  “你试试,它可能喜欢。”他却我从手里拿过面包,撕了一角放在自己的掌心上。
  “你不是让我喂嘛,怎么自己先喂上了。”小松鼠凑近他的手掌,闻了闻,竟然真的吃掉了一角面包。
  “万一它咬人呢。”他缓缓道。

  纪念公园置身纪念堂内,是一所仿古中式庭园,内有长椅数条,可供游客安歇。前方左右两侧,分别建有两座池塘,名作“云汉池”与“光华池”,内有鲜红锦鲤。池塘岸边,有自由广场飞来的信鸽与树丛中的松鼠在此觅食嬉戏,自在惬意。四周有茵茵榕树与片片鲜花,微风吹过时,芳草萋萋,花香阵阵。
  浓密的树影,烂漫的花丛,满池的锦鲤,遍地的白鸽,有长椅,有阳光,还有几只,蹦蹦跳跳的小松鼠。
  这样美的地方,这样好的时节。
  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卫兵~卫兵~

  我办了张悠游卡,搭乘了去往中正纪念堂的捷运  。
  日期:2015-11-12 01:35
  纪念堂巍峨高耸,风格类似蒙古式,与成吉思汗陵有些许相似。
  建筑整体基色为白蓝色,造于三层宽广基础之上,平面为方形,顶为八角形,仿效天坛的八角攒尖琉璃瓦顶。宝蓝琉璃瓦顶为蓝紫色,宝顶为明黄色,金相玉映,华贵尊荣,远看好似聚宝于顶,上与天接。寓意人间八德,天人合一。
  由自由广场进入,沿着民主大道一路向前,登上八十九级白色花岗岩台阶,眼前便是纪念堂大厅。石墙台阶均为白色大理石,其中台阶石雕为御路,与故宫三大殿石阶的御路相同,其上雕有流云海浪花纹,圣洁庄严。厅内为桧木天花板,上有大型藻井,重重叠叠,形如斗拱。地坪为浅红色花岗石,不加漆染,自然平和。
  正厅后方有铜像一座,身穿长袍,面东朝西端坐。后墙上自右向左镌有繁体“伦理、民主、科学”遗墨,两侧白色大理石墙壁上刻有“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以及“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前方有卫兵把守。
  两位卫兵于两侧分别站立,一左一右,头戴钢帽身穿深蓝色制服,腰束白色皮带,双手带白色手套,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持长枪,枪口朝上枪柄落地,十分英武气派。
  卫兵,尤其是这样意义特殊重点场所的卫兵,一定是万里挑一,形貌俱佳。这两位兵哥也不例外,高挑挺拔,宽肩窄腰,面对大家的拍照录像,依然纹丝不动,面无表情。
  看到两位兵哥,身旁的游客们,大多是女游客们,大都未饮先醉了。
  “小姐,要不要我帮你拍照?”一位工作人员上前道。

  大概是见我不拍照留念,既没有拍室内建筑也没有拍室外阶梯,更没有像女生们偷拍两位帅兵。
  “不用了,谢谢。”我回应道。
  “不会,我来帮你拍照,留作纪念。”工作人员好心道。
  日期:2015-11-12 01:37
  这些在大厅内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大都是退休的志愿者大伯大妈。
  “我不是第一次来了,阿姨,谢谢您”。我微笑摇头道。
  纪念堂每整点都有卫兵交接仪式,海陆空三军轮值,每一小时换一班岗。
  想来也是,无论游客们多么近距离拍摄,女生们多么欣喜若狂,这些卫兵都要一个小时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表情不能有,连眼睛也不能眨一下,纪律严明。
  整点时,换岗的士兵组会从楼下一间休息室里出来,一路正步走到大厅中央,站岗的士兵会从岗位上下来,与交接的士兵一起站立,面向铜像行礼。礼毕后,面对面站着,将各自的手中的长枪对着转几圈,整齐划一,气派十足。仪式结束后,替换下来的卫兵组再走正步回休息室。
  交接时,人群最为集中靠拢,游客对这样的仪式,尤其是划枪表演,表现出兴趣浓厚,欣赏赞叹。士兵们走步时,厅内鸦雀无声,只听到整齐的脚步声。若我没有记错,台北约有三处卫兵换岗仪式可供游客参观,分别是纪念堂,忠烈祠与国父纪念馆。  
  园中的行人游客并不多,大抵是因时值正午,艳阳高照。花园长椅处也未见有路人安歇,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大约都去觅食了。放眼望去,如斯美景,独我一人。
  虽是烈日当空,但有参天大树遮云蔽日,花遮柳隐,因此并不觉得炎热,春风熏过时,树影婆娑,百花起舞,好一派郁郁葱葱,鲜妍明媚,真教人沉溺其中,流连忘返。

  江花自终古,榕树不禁秋。不知过了这春夏时节,此处的榕树是否依然这般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眼前的景致,是否还会这般如梦似幻,如锦如霞?恐将难逃草木凋零,草色枯荣。纵然天色常蓝,又怎耐得过暮秋严冬?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蹄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我走近树丛处灌木边,定睛仔细寻了寻,未曾看见松鼠的身影,白鸽也眨眼不见了。这群小家伙,难道是发觉此刻园中无人,讨不来食,便转去自由广场人多的地方玩耍了。
  日期:2015-11-12 02:02

  走了一上午,来来回回,上下台阶,此时双腿真有些疲乏。我向前路走了走,在曲径通幽处选了一张长椅打算休息。
  待我歇息片刻,养足精神,不论见不见得着小松鼠,都要离开了,我还要留些时间去寻那家胡椒饼。
  我走近树荫下角落里的长椅处,取下背包正欲坐下,一转头,却看到椅凳处,靠近树影花丛的阴影里,有一样物事。我蹲下身查看,原来是一个背包。
  光天化日之下,这样一个背包遗落在此,竟然无人发觉。我环顾四周,一个人影也没有。也是,这个时间,若是游客,多半出去用餐了,若是本地人……应当不会,本地人至此,多是情侣约会,何故背这样大的双肩背包,一定是游客的。
  若属游客所有,其中必有重要证件,若是遗失丢弃,恐怕出境亦是难题。丢失钱财都是小事,若丢失了身份证件,耽搁的事情何止一件两件,更不是一时一刻能够补救回来的。这位失主着实有些粗心大意。
  我把背包拎起来,放置在我身旁的空处。背包有些重却不是很重,应当是皮质本身的重量。黑色牛皮荔枝纹材质,包身正面有信封状口袋,两处金色环扣。双肩背带处外层亦有金钉活扣装饰,穿孔打眼,可以自由调节长度。双向拉链,五金铮亮。看样子,包的主人应该是位年轻男孩。

  这种材质的背包不装东西已有些许重量,若是装满物品,对于上路的人,尤其是背着走路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负担,远不如尼龙包或布质包轻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