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和珅-走出成见,走近真实》
第41节

作者: 附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6 21:37:34
  所以,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家意味着什么?和珅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
  其实,和珅一生追名逐利,恨不得把自己十代以后的资产都积攒出来,他一生拼命在自己的身上裹上官职与权力的外衣,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所有的这一切,都远远比不上这次与皇室的联姻。在几十年后的那个血雨腥风的日子,权利与金钱甚至与生命,顷刻间化为乌有,正因为有固伦和孝公主,和珅一家才没有称得上“灭顶之灾”。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此时的和珅料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却很有可能料想到这位公主就是自己家的一块免死金牌,和珅后期在朝廷嚣张跋扈,连嘉庆也不放在眼里,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和珅太高看了固伦和孝公主。
  总之,这次联姻,是福音还是噩梦?里面的是是非非谁又说得清,只能感叹: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不过此时,和珅当然认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当然也要向和孝公主献殷勤。
  野史中,和珅对未来的这个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再加上和珅“精明敏捷”,很懂得与小孩子的相处之道,所以和孝公主也对和珅很有“好感”,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史料上记载,小时候的公主,一直称呼和珅为“丈人”(为何如此称呼原因不明),但是能有这个有点外号性质的称呼,说明关系很亲密了。
  话说有一次春节期间,乾隆皇帝带着和孝公主去逛圆明园内同乐园里的“买卖街”,这条街并不是真的街,只不过是春节期间,按照民间庙会的形式,在圆明园里临时设立的“买卖一条街”,没办法,皇帝也想体验一下逛庙会的乐趣,可是碍于身份,不能参加真正的庙会,只能设立这个山寨版的过过瘾。
  一同逛“街”的,当然也有和珅。就这样,以乾隆为首的一群“假买手”,逛着一整条“假买卖街”,怎么都感觉有些滑稽。只有年幼的和孝公主,当真了。
  她那时还小,还不懂大人这“滑稽的世界”。于是兴冲冲跑到一家卖衣服的铺子前,挠有兴致地挑选起来,很快就看上了一件“大红呢子夹衣”,爱不释手。此时,乾隆一行也跟了上来,看公主喜欢,乾隆便说:“还不叫你‘丈人’给你买下!”
  和珅听完,赶紧花了28两银子买下了这件衣服,送给了和孝公主。
  这边是野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乾隆、和珅和公主的一件趣事。真假暂不论,和珅对和孝公主的这种宠爱态度,绝对是真的。
  总之,乾隆四十五年,对30岁的和珅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同乾隆南巡,后来又接到“惩贪”的任务,又因为表现出色,皇帝要把他最疼爱的十公主许配给自己的儿子,一桩桩一件件,都让而立之年的和珅分外“而立”!
  然而,这还并没有完。

  这一年的八月十三日,是乾隆七十寿诞之日。
  这一次,和珅又要大放异彩了。
  日期:2014-09-29 22:09:28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一个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时代,能够活到“不逾矩”这个年龄层次的人,绝对算得上是长寿了。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皇帝的话,那就更不容易了。
  有一份统计,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中国一共出现了495个皇帝,这里面,只有11个皇帝活到了70岁。
  站在“封建时代”的尽头,看遍历朝历代皇帝或长寿、或短命、或善终、或暴卒,乾隆也清楚,能够稳坐皇位到70岁,足够自己夸耀一番了。于是,乾隆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对联: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对联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从古至今,活过七十岁的皇帝只有六个人(现代考证是11个),但是五世同堂的皇帝,只有我乾隆一人!
  这就是乾隆,始终保持着一份想成为“千古一帝”的虚荣,始终挖掘一切可能的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份虚荣成就他,也诋毁他。
  就像这一次七十大寿,注定会成为当时中国举国的一次盛典。被太平盛世包围的乾隆,贪天功为己有,透支着自己前半生辛苦打拼的财富、功绩,他不知道,如果他没能活过70岁,他很有可能被人津津乐道为“千古一帝”。只可惜,他活得时间太长了。
  抛开这次庆典的宏大场面不说,单说一件与和珅有关的细节。
  就在乾隆寿诞之前的一年,他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西藏六世班禅罗桑华丹益希(中文意思是“吉祥智”)派人呈来的一份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却是藏文。
  乾隆命令把这封文书分给随行的众大臣传阅,没想到,众位大臣没一个懂得藏文,最后,这封“天书”传了一个遍,仍是一封不知所云的“天书”。
  乾隆不免有些失望。前面介绍过,清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历代皇帝都供奉喇嘛,这种情况下,作为喇嘛教领袖的六世班禅,在清朝的地位可想而知了。乾隆三十一年时,乾隆还曾亲自册封“六世班禅”,并且颁给他的是金册、金印!
  但就是这么重要人物的一封信,却成为不知所云的“天书”。
  这时,乾隆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当然,大家可能都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和珅。
  赶来的和珅,拿起这封“天书”,便朗诵起来:“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萨大皇帝豢养之恩,,不胜尽数,非他人所能比。小僧乃一出家人,无以极称,虽然每日祝祷文殊菩萨大皇帝金莲座亿万年牢固,并让众喇嘛等奉经祈祷,但仍时时企望见文殊菩萨大皇帝。庚子年为大皇帝七旬万万寿,欲往称祝,特致书皇帝膝前,以达敝意。”
  这封信的中心意思就是,六世班禅知道乾隆即将七十大寿,他要亲自从雪域高原来到京城给乾隆祝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