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默语调讲述两百年战国豪迈史:战国往事》
第9节

作者: 浪子杨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临死之前秦献公回想当年逃亡在魏国的日子里,公孙痤对自己非常照顾。如今见他年纪大了,想必也思念故土。就跟自己当年在魏国流亡时思念秦国一样,便将公叔痤送回魏国。也好在临死前留的一个宽容的美名。
  秦献公临死前拉着自己儿子嬴渠梁的手说道:“老爹的遗志要靠你完成了,别让东方那群老头看不起我们。”
  公元前362年,壮志未酬的秦献公去世,儿子嬴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

  当是之时,黄河以东任有六个大国。分别是韩赵魏,齐楚燕,其余小国仍有二十多个。
  东方各国开会或是各种聚会的时候一直将秦国排出在外,认为野蛮夷子,不懂礼貌不能来开会。
  二十一岁的秦孝公无法忍受这种屈辱,他想去聚会,想要被诸侯承认。既然你们不要请我,那我只好自己去了。我要让你们知道少年人也是有自尊的。
  秦孝公决定变法,等到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杀到东方会议室去。所以请记住,以后班级聚会的时候不要忘记通知那些后进生。

  就在秦孝公绝定变法时候一个人从魏国逃亡,来到了秦国。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公孙鞅,也叫商鞅。
  日期:2016-09-08 20:43:53
  商鞅
  商鞅来到秦国,犹如当年吴起去了楚国。无疑对魏国来说都是超级人才的流失。而对魏国而言却是关系国家命脉的打击。列国纷争的年代,人才成为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世界。
  说到商鞅被迫离开魏国,责任依旧在公叔痤。

  公孙痤被护送回国后自觉无颜面对梁惠王,遂终于叹息忧愁以至于卧病不起。公叔痤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打算向梁惠王推荐自己的一名门客——商鞅。
  公叔痤早就知道商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且他的才能绝不在吴起之下。可以说吴起、商鞅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然而公叔痤同样嫉妒商鞅。
  他担心一旦自己推荐了商鞅,那势必威胁到自己宰相的地位。直到如今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也不再害怕自己地位不保。于是打算举荐商鞅。
  正巧在这时候梁惠王前来探病,表达一下领导对部下的真切关怀。

  梁惠王见到公叔痤,含情脉脉地问道:“公叔啊,你可不能生病啊,这万一你要是走了,国家可怎么办。”
  历史上君臣玩的大概就是这套,表面上是去探望慰问。实际上就是想问下老不死的万一他挂了,有谁可以接替大任。就像阿斗见诸葛亮快挂了赶紧派人去问他下一任丞相人选一样。
  公叔痤知道梁惠王的意思,便道:“我门下有一名职员叫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交给他。”
  梁惠王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梁惠王打算起驾回宫,公叔痤屏蔽左右人员。悄悄对梁惠王说道:“大王如果不肯用公孙鞅,请杀了公孙鞅,不要让他活着离开魏国。”
  魏惠王点点头离去。出门对左右侍从说:“哎,可悲啊。公叔痤好一个贤明之人,居然让我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一个小小的公孙鞅。真是老糊涂了。”
  随即公叔痤召见公孙鞅,急切的让他收拾行装赶紧逃离魏国。
  公孙鞅不知缘故。
  日期:2016-09-08 20:52:41
  公叔痤道:“大王问我谁可当任丞相,我推荐了你。但从大王脸色上看出他并不想用你。我效忠君王为先,其次才能顾虑私人友谊,便让君王杀了你,不希望你到了他国成为魏国的敌人。大王已经答应了我,你赶紧逃离,否则便要被生擒了。”
  公孙鞅道:“大王既不采纳你的意见,封我做丞相。又怎么会问你的计策杀了我呢。”于是仍旧留在相府侍奉公叔痤。
  魏惠王回到宫中对左右说:“公叔痤一会让我启用公孙鞅,一会又让我杀了他。病成这样,人老了果然不中用。”
  公叔痤死后,公孙鞅打算另谋出路。恰好看到秦孝公为秦国招聘人才,诏书如下。
  “当年先祖秦穆公,修德行武。东平晋乱,西霸戎狄,扩地千里,天子称颂,诸侯毕贺。不幸后来出了几个败家子,厉公、简公、出公,这几个没出息的家伙将国家败坏的一塌糊涂。”
  “以至于国内忧愁,斗争不止。国外被三晋夺取河西之地。诸侯聚会也将我秦国排出在外,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打击。”
  “后来我父亲献公继位,镇抚边境,厉兵秣马准备东征,重振当年穆公的威武名声。然而不幸老爹死的早,撇下我们孤儿寡母,东方六国欺辱更甚。我决意振兴秦国,再创霸业。宾客群臣之中,只要能献出计谋使秦国富强,我封他做大官,将国土赏赐给他。”
  商鞅看完,内心蠢蠢欲动,这不就是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机会吗。商鞅当夜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在那片土地上他将实现他一生的夙愿,这片土地虽实现了他的理想,也车裂了他的尸体。

  日期:2016-09-09 23:44:20
  变法
  商鞅终于逃离了魏国,顺利来到秦国首都。然而问题出现了,秦孝公不是想见就见的。但这倒是难不倒商鞅。
  他看准了一个人,一个秦孝公身边的红人——景监。
  于是他来到景监府上拜做门客。等待了几天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下手。他来到景监门前,递上了一盒沉甸甸的箱子,只说是家中的特产。然而这特产大抵都是用金子做成的。

  第二天景监召见,商鞅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希望能通过他见到秦孝公。
  商鞅终于见到了秦孝公,两人相会良久,商鞅长篇大论,秦孝公听的津津有味。两人相见恨晚,随即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相国),让秦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当然以上都是商鞅同学一厢情愿的看法,实际上当商鞅同学在凯凯而谈的时候秦孝公听的快要睡着了。
  商鞅离去后,秦孝公召见景监破口大骂:“你给我推荐的什么人,不过是爱出牛逼的流氓罢了,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委托重任。”
  景监用同样的话骂了一遍商鞅。

  商鞅说:“我向孝公进献的是帝之道,只是孝公现在暂时没有开悟罢了。”
  果然过了五天秦孝公再次召见商鞅。
  这一次秦孝公稍稍认真听了几句,但还是睡着了。
  于是又把景监找来骂了一顿。景监同样将商鞅臭骂了一顿。

  商鞅说:“这一次我进献的是王道,只是大王还没理解透彻,请再让我见一次大王。”
  景监不想再挨骂,然而毕竟收了人家的土特产。只好硬着头皮打算最后帮一次。
  这一次商鞅见到孝公,谈了一会儿孝公觉得还不错。但是没有启用商鞅。
  等商鞅离去,孝公召见景监。
  景监提心吊胆,等着一顿扑面而来的臭骂。

  然而这一会秦孝公没有骂他,而是对他说道:“你那位宾客还不错,可以和他聊聊天。”
  景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他高兴的回去将孝公的话告诉商鞅。
  商鞅说:“这一次我用霸道献给孝公。我已经知道了孝公心里所想的事情。只要孝公再一次接见我,大事可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