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香——引诱出你全部恐惧的香气》
第6节

作者: 羽井缺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带着汤一友,去了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汤一友介绍了馆内藏品。游览一圈,沈家藏品或石水安作品,果真都没有。
  这实在算不幸——沈家藏品和石水安作品,竟连一件都未能流传于世,消失得令人甚至要怀疑那些物件是否真的存在。可换个角度想,不在官方手里,或许在民间也说不定啊。

  沈家自从沈月如身亡后,家里一蹶不振,又逢时局动乱,失去了张亲家的保护,在躲避战乱的路途中,他们的好时光,同家财一样,渐渐丢失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一路繁华散尽。而得到嫁妆的张军官,不久北上作战,人死战场,大概他平日为人独断残暴,在他死后,家里的财产被抢了个精光,烧了个精光……原本在青县最为鼎盛的两家人,在短短几年内,竟然都家破人亡。
  而一切的拐点,竟都从沈月如溺水开始……
  在档案局的电子文件中心,辛远和汤一友很快便查到了沈月如的资料,在一份旧报的讣告栏上。当时沈家是青县大户人家,沈月如溺毙后,报上刊登了引状,内容如下:
  “亡女沈月如,幼承庭训,资质聪慧,娴习妇仪,尽孝尽礼。不幸蹇及亡女,遇贼强掳,痛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五日辰时投水殉节,存年一十九岁。泣卜于本月十二日家奠,届期敬祈光临,存殁均感。仅此状。
  护丧功服祖父沈建螟顿首拜。
  期服父沈徐权顿首拜。(下略)”
  正文下附有沈月如遗像。
  一见到那张泛黄图片,两人都呆了。哪怕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沈月如也是一位美女。相片中,这位淡雅而清秀的民国女子,留一缕头发于额上,穿白色旗袍,右手搭在腿上,左手搭在右臂上,整个人侧坐在凉亭内,微微一笑,娴静柔美……镁光灯在那时一闪,刺眼白光后,时间便被定格在黑白中了。
  如此一位如花美眷,却缘悭福浅。图片所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文字,辛远凝视着,感慨万千。
  汤一友指了指沈月如遗像中的某处,辛远凑近了看,只见图片中沈月如右手腕上,戴了一圈黑色点点的东西。放大了看,一粒一粒的,串在一起,明显是一串手链。
  辛远惊得猛吸了一口气,他情不自禁望向汤一友,后者眼神也与他相遇。他俩谁也没说话,但目光中交换了一个一致的信息。
  ——这串木手链,果真有!

  日期:2017-03-16 19:41:00
  1938年7月5日的上午,沈月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了。
  沈月如淹死,成了当地的大新闻。当时报纸像个八婆,碎碎念念、翻来覆去就是八卦一些无关紧要的所谓内幕的小道消息,但到了最后,谁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此事牵连了很多沈府佣人。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社会上的大户人家纷纷辞退不可靠的佣人等等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讽刺的是,之后的所有后续报道,都在写全县人防火防盗防八字不合,至于抓到贼人或探得贼人音讯的新闻,连一个字也没出现过。

  在一周前,刚风风光光朝夫家发送了十里红妆的沈家大小姐,于结婚前一天,在深深庭院里,莫名其妙被贼人掳了?贼人掳她,怎么掳?掳她是为了绑架?是冲沈家还是张家?贼人又有多少个?沈家大小姐如何又从对方手里逃出?为了殉节跳进凉亭下的青湖……
  这些疑问,到了今天,依旧存在。唯一可知的是:小姐所有的财产,全被一抢而空。
  包括,她手上那串手链!
  日期:2017-03-16 20:12:00
  『陆』
  拷贝了那些资料,出了档案局,两人都有些沉默。
  沈月如的遗像,她手腕上戴着的那串木手链,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木手链,的确曾存于世。
  但隔了近一个世纪,它在哪里?就算在,也如同大海捞针。茫茫人海,拥有它的人,怎肯轻易让它现身?

  当时,隔着电脑屏幕,凝视那一串木手链,有份喜悦的错觉,但过后是抓狂。
  求水中月,不过如此。
  辛远想到了两万元钱……看来汪犹衣说得对,这笔钱不好赚……或者最后结果就是直接要退还给汤一友一万元钱,他已把钱全部交给了医院,哪里还拿得出一万元……这种思绪搅得辛远万分苦恼,正胡思乱想时,汤一友突然发出声: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什么?”
  “那篇讣告……你看懂了吗?”
  辛远笑笑:“意思,勉强看懂了。”
  汤一友摇摇头:“不是指这个,我自小爱好旧物,民间文书也是收集了一堆,最多的是有关丧俗的各类文书。”
  “你还收集这个?”辛远觉得不可思议。
  “你家里有这个吗?”
  “我没你……。”辛远本想客套“风雅”两字,但真心话已脱口而出, “胆子。”
  “我经常拿出来看一看,猜想那些往生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一生?”

  在太阳底下,辛远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他不知道身边这位,是从阴间来的活物,还是阳间的幽魂?他无法想象,当对方端详那一张张遗像一张张讣闻,宛若同死人面对面,他竟没有恐惧感。
  “每个人,苦也好,乐也好,苦能苦出五颜六色,乐能乐出个万紫千红,但到死的那一天,遗像中的每人,都只能用黑白色。”汤一友似叹了口气,“讣告,老天发放的死亡书,统一了格式,不管死者生前活得如何精彩,留在那讣闻中的,只能是名字的不同……”
  说到这里,汤一友的眼神与以往有些不同。
  “我明白了……”汤一友声音低沉,但眼神闪烁着异样光芒,“旧式丧俗的讣文是很严格的,格式都是统一的。一般只写亡者生前官衔或品级,很少写死者的生平……”

  辛远想起沈月如的那份讣告,他骤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亡女沈月如,幼承庭训,资质聪慧,娴习妇仪,尽孝尽礼。不幸蹇及亡女,遇贼强掳,痛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五日辰时投水殉节……”
  那份讣告,过于强调沈月如这大家闺秀的生前之“礼”,同时还强调了她死的原因——殉“节”,这份违背了旧式讣文格式的引状,字面上毫无疑义,粗看没觉得怎么样,但仔细回想,异样之感突起。
  “带我去凉亭吧!”

  辛远点点头,他的车就等在前方。
  日期:2017-03-17 10:02:00
  亭檐在湖光反射下,波动着明亮。水波晃荡不定,倒映在坐石凳的人的瞳孔内。
  这份奇妙流动、时时都变幻着角度的莹光,大概也曾照耀过民国那个女子的眼。不知,悲剧降临时,她的眼是否还会有这份光?
  “沈月如,是从这跳下湖去的。”辛远喃喃道。
  “凉亭这边,以前是码头吗?”汤一友环顾四周。
  “听老人们说,凉亭下方原本没有水的,清末期好像还是一条街,叫石板街,全部都是用方方正正的青石板铺成,可惜在民国初被一场地震给陷了下去。如果你潜到水底,拨开淤泥,会看到这边的河床全是青石板。还有你瞧,”辛远指着右后方,“凉亭右面,就是大树方向,有一条小坡路,地势陡,道路又小,只能供一个人进出,所以这边不太可能是人来人往的码头。这里呀,地震后,直到现在,一直算偏僻地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