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50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19 15:46:26
  第二章  堑壕战
  德军兵败马恩河后撤至埃纳河一线,由于马克沁机枪高达每分钟600发子丨弹丨的射速使得任何正面的进攻都成为徒劳无益的送死,所以双方都企图绕过对方防御的正面,从侧翼发起进攻。由于战线的东部是阿登山脉,所以双方都奔向对方尚未设防的西部,这就是有名的“奔向大海”赛跑。赛跑的结果是战线由瑞士边境一直延续到英吉利海峡,总长大约700余公里。此后的四年双方虽然牺牲了数百万士兵的生命,发动了十数次大规模的攻势,但换回的战果只是让战线来回移动几十公里而已,这就是马克沁机枪的威力。马克沁机枪、大炮、铁丝网、堑壕所构成防御体系相对于当时的进攻手段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双方的进攻最终除了白白让士兵送死之外没有任何战果。一场导致数十万士兵伤亡的宏大攻势往往只是让战线前移几公里,而所谓的战果仅仅只是夺取敌人的几条堑壕而已。但防御方有好几条平行堑壕及沟通它们的交通壕组成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即使丢失了最前沿的几条堑壕防御方也会将兵力撤至后方堑壕再次加强防御,而附近的部队也会赶来增援,此时进攻方已经因为士兵伤亡过大而失去了进攻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夺取了几条堑壕,进攻方仍然不可能完全突破防御方的战线。在敌人战线上强行撕开一个口子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企图总是淹没在己方士兵的鲜血里。

  在一战时,一场典型的进攻是由长达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炮轰开始的。进攻的一方企图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炮轰彻底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这种愿望注定是要落空的,防御方除了留下少数观察哨外,其余的士兵全都蜷缩在堑壕里,大规模的炮轰能够杀伤防御方士兵的数量很少。
  当进攻开始的时候,士兵们纷纷爬出堑壕冲向敌阵。他们刚刚爬出战壕便会遭到防守一方的炮击,这个时候士兵们没有任何掩护,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在距离敌军第一道堑壕两三公里的时候,士兵们不但要遭受更加猛烈的炮轰,而且还要遭受从天而降的弹雨。马克沁机枪的射程长达4公里,所以防御一方的机枪手会把枪口朝上,对准敌军来犯方向的上空射击,子丨弹丨就会从士兵的头顶上掉落下来,这是真正的弹雨,根本无从躲避。

  虽然进攻前的猛烈炮击会把铁丝网撕开数百个大口子,但却不能完全摧毁铁丝网。当士兵们拥挤在一起冲过铁丝网的缺口时便成为机枪最好的靶子。一个德军机枪手回忆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我们只需开枪、装弹、再开枪、再装弹。他们成百的倒下。我们不需要瞄准,朝着他们就射”(1)。九死一生的士兵们冲过铁丝网后距离敌军的堑壕也只剩下了几百米的距离,但这才是噩梦真正的开始。进攻的士兵直接进入机枪手的视线,马克沁机枪两两交叉射击,组成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士兵们就好像被收割机收割的小麦那样,一片一片的被扫到在地。1916年7月1日,在英军发动索姆河战役的当天,发起进攻的6.6万名官兵中就有6万人伤亡,其中大部分都死于马克沁机枪的火舌下,而付出如此惨重代价所取得的全部战果不过是占领了一块约120亩的土地。这些土地还不够埋葬那些阵亡的官兵!无数受伤的英军官兵躺在双方堑壕间的无人区上痛苦的挣扎哀嚎,情形之凄惨连德国人都为之动容。他们停止了炮击,默默的看着英军带走他们的伤员。

  正在通过铁丝网的士兵,此时他们是机枪手最好的靶子
  由大炮、铁丝网、马克沁机枪、堑壕所构成的防御体系相较于当时的进攻手段具有绝对的优势。进攻一方除了战前的炮轰外没有任何有效手段能够突破防御体系,士兵们只能任凭自己被炮轰,被铁丝网阻拦、被机枪扫射,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上帝的保佑,剩下的就只能看自己的运气了。往往一整支部队冲出堑壕发起进攻后还不到一小时就有90%的士兵被打倒,他们甚至都没有能够接近敌军的阵地。

  (1)[美]梅尔:《一战秘史》,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第292页
  日期:2016-04-21 09:13:46
  第三章  地狱般的堑壕生活
  由于进攻都只会是白白送死,所以西线的战事便无可挽回的陷入了僵持的堑壕战。双方士兵们长年累月的蜷缩在堑壕里,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和痛苦。
  战争前期堑壕里的普通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床铺,入夜后他们只能蜷缩在堑壕里和衣而眠,但即使如此也已是莫大的幸福了。一旦进入雨季堑壕里便积满污水,士兵们只能整天整天的泡在污水中。在污水中战斗,在污水中吃饭,在污水中睡眠。由于双脚长时间的浸泡在污水烂泥中,无数士兵患上了堑壕中特有的“堑壕足”,士兵们的双脚溃烂,严重的甚至导致截肢。
  地狱般的堑壕战(德军)
  地狱般的堑壕战(英军),请注意和衣而眠的士兵
  战争进入漫长的对峙时期后士兵们开始着手在堑壕内挖掘掩体以便让自己稍稍舒服一点。“有些士兵给自己挖的洞只够放进去上半身,双腿只能勉强蜷进洞里,外边再档上一块板子:这只能算是‘狗洞’。其他人三三两两挤在一个洞穴里,一动不动地坐着,膝盖紧贴在一起,就像埃及的雕像。一排排的洞穴让人想起肥皂盒或是货车厢:这是节假日低价旅行列车”(1);“可是对于那些站在水洼里受罪打瞌睡的可怜军士来说,这已算得上洞天福地”(2)。

  堑壕中的法军士兵
  如果不是在最前沿的堑壕里,士兵们就有机会给自己挖一个较大的掩体,有些幸运的士兵甚至能睡在真正的床上。
  毫无疑问,在堑壕里的伙食也是非常恶劣的。饭菜基本都是凉的,想吃肉的话也只有罐头,一个星期前生产的面包都算是新鲜的了。但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事后方的补给就无法及时送达,士兵们就只能挨饿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