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幽人独往来——暖男帝王元宏和他消失的鲜卑族》
第3节

作者: 陌上花开_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捧,你就是王,不捧,什么都不是,复国仪式上,拓跋珪和另外七名部落首领一起向西拜天。他的权力,一点都不牢靠,类似联合部落秘书长,只不过在形式上统一了大草原。各部落像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想兵马?想粮草?想南征北讨?问问部落大人们,同不同意?

  日期:2016-12-07 14:00:51
  铁打的权力,流水的王,是当时拓跋珪的处境。他小心翼翼维持着部落间的平衡,战战兢兢防止他们移情别恋,惶惶不安,一觉醒来,是不是又被挖了墙角——部落大人率部民投靠他人,是常有的事。
  他要的,远不止当代王。
  他要的,是一个帝国,中原王朝那样:父死子继,一言九鼎,直接统领军队,百官各司其职,皇权渗透到每一片土地。
  母亲是一个障碍。
  她要自己传位给拓跋觚——她钟爱的另一个儿子,虽然,在草原上,这样其实很自然。
  母亲娘家,待他有涌泉之恩的贺兰部,不能留。
  不错,没有他们,就没有他的今天,20年前,趁局势混乱,贺兰部上下其手,把他推上王位。下一个新旧更替,会发生什么?呼风唤雨的那份能量,当初成全了他,现在,只会让他害怕。
  日期:2016-12-07 14:26:46
  好吧,那就恩将仇报,从他们下手。
  他把拓跋觚送去关系恶劣的后燕当人质,不久,被杀。

  贺兰部内乱,他一马当先,帮助舅舅扫清障碍,然后,解散贺兰部,编入其他部落。
  母亲抑郁而死。
  贺兰部风吹云散。
  接下来是妻子娘家独孤部,祖母娘家慕容部。

  ……
  外戚候选人——部落大人们,于是被高高挂起,徒有虚名。
  为彻底绝了他们的念想,拓跋珪说:“老祖宗已经连着三个月托梦给我,说有一项古老的制度,必须速速执行,如此,方可千秋万代,子孙永保”
  “……”
  “子贵母死,听过吗?立太子,杀其母!”
  “啊?”
  日期:2016-12-07 15:01:15
  然后,他用自己的鲜血,赋予这一做法以神圣的力量,百年间,无人敢说不。
  刘贵人死了。
  她的儿子拓跋嗣接受不了,日夜痛哭。
  安慰了几个回合,效果不明显,拓跋珪怒不可遏:“哭哭啼啼,娘们一样,成什么样!不如……立拓跋绍。”
  于是,贺夫人被幽禁,她是拓跋珪姨母,那时候,游牧民族娶老婆没那么多讲究,不是生他的,不是他生的,都是婚配对象,这种行为与禽兽挂钩还是后来的事。贺夫人差人传话给儿子:“SOS!”

  当夜,拓跋绍跳墙入宫,直奔天安殿,父亲床榻前。
  临死前,不知道拓跋珪能否想起一句话,母亲不同意他迎娶贺夫人时说:“太美的花,有毒。”
  17岁的拓跋嗣回来,杀了贺夫人母子,登基为帝,他在位15年,是北魏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人物。
  虽然母亲被处死时,拓跋嗣痛不欲生,不过,“子贵母死”——他还是无条件执行了下去。
  日期:2016-12-07 15:37:03
  长子拓跋焘13岁时,母亲被处死,这位日后威震一方的大人物,铁血男子汉,平生几乎不落泪,除了提到母亲。
  那时,他哭得像个孩子。

  拓跋焘出生时,代国已经又一次南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并更名“魏”,史称北魏。
  和爷爷拓跋珪一样,他也是16岁登基,战功极为显赫,“五胡乱华”在他手里结束。
  30年间,拓跋焘北创柔然,从此柔然再也不敢南下。
  南朝刘宋来“收复我们的固有领土——中原”。
  “什么?我出生毛还没干,就知道河南是我家的了!”
  刘义隆仓皇北顾,却招来拓跋焘饮马长江,六十万大军在长江边磨刀霍霍,刘宋王朝风雨飘摇,刘义隆一世英名被雨打风吹去。
  150年的五胡乱华结束了,然后,又开启了150年的南北对峙,南弱北强,史书称这一段时期为“南北朝”。
  日期:2016-12-07 19:35:38

  拓跋焘虽是武夫,不过,不是大老粗,始光二年(425年),他下诏“造新字”,从此,鲜卑人有了属于自己可以书写的文字,共一千多个。他尊崇孔子,提倡儒学,整顿吏制,劝课农桑,在位期间,大量汉人入仕北魏。
  拓跋焘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张良”——汉人崔浩。
  崔浩已经小心翼翼,游刃有余了三朝。皇上说他料事如神,虽千军万马不能敌,照他说的办,果然一路凯歌,灭西夏,平北凉,破柔然,征南朝。皇上还说,“朕脾气不是很好,不过还是希望你有话直说,也许当时不听,但是,事后一定好好考虑。”皇上还召集尚书:“以后,你们但凡拿不定主意的,就问崔浩。”
  捧得久了,人们往往忘了,也会摔下,而且捧得越高,摔得越狠。
  连年征战,人马不够,而国内佛寺遍地,处处僧尼,拓跋焘有意灭佛,道教徒崔浩推波助澜,于是一国之内,不见僧侣。
  崔浩举荐了几十个人到各地当一把手,太子不同意,“还是提拔干了有些年头,经验丰富的人比较好。”最后,太子从了他。

  太延五年,崔浩受命编写国史,拓跋焘说:“写史嘛,就是写实,有什么写什么!”
  日期:2016-12-07 20:03:01
  前前后后10年,《国记》完成。
  这一成就,崔浩很满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在京城人来人往处,树起碑林,方圆130步,用工300万。

  碑林上刻着《国记》,北魏的前世今生。
  “啊呀,皇上的爷爷看上亲姨母,就杀了她老公,强娶进屋。”
  “他们那儿子可真是个讨债鬼。”
  “这样看,道武皇帝被儿子杀死,也算报应了!”

  “哎,你们说,他妈贺太后和刘显是不是真有一腿?”
  “你说呢?”
  “呵呵呵……”
  “他那弟弟,是谁的种啊?”
  “他爷爷。”
  “天!那怎么称呼?叔叔?”
  “扑哧!也许是弟弟,道武皇帝就是遗腹子嘛,谁知道呢!”
  “啧啧啧……”
  日期:2016-12-07 20:34:07
  不过五十年,北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拓跋珪娶姨母的事已经成了可耻的畜生行为,大家心照不宣。这一年,拓跋焘43岁,有点中年危机,战场上,他是人人害怕的战神,回到宫里,却常常无所适从。这些年,各地就没太平过,稍有差池,祖宗基业便功亏一篑,底下那帮人,一直掐个没完,守江山,一点也不轻松!
  他的苦痛无处可诉,他憎恨那些情绪,他酗酒的更厉害了,他愈发暴躁不安,他也是个孤独的男人。
  可怕的是,他是皇帝,随时能生杀予夺。

  崔浩被杀,株连九族。
  可是,拓跋焘没觉得解气,他很伤心,特别伤心。
  “崔浩至死不知所犯何罪,也是啊,事实虽然难堪,毕竟是事实。这些年,他有些狂妄,但罪不至此,何况,真是个人才啊!”
  拓跋焘后悔死了,但是,崔浩再也活不过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