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33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明在唐朝就有李世民囚禁父皇的说法。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尉迟敬德出现在李渊面前的一幕,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就豁然明朗。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来到李渊的所在地,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支军队前来。李渊连同他的一班大臣,立刻丧失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了起来,而囚禁的地点有可能就是海池。因为人身自由已经丧失,李渊当然也丧失了控制局面的可能。他只能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办事,否则就有生命危险。这就是李世民在太极宫中开辟“第二战场”并“囚慈父于后宫”的真相。

  时隔多年之后,李世民尽管可以大胆地把弑兄、杀弟、屠侄的真相昭示于天下,但唯独不敢公开他在太极宫中开辟“第二战场”并“囚慈父于后宫”的真相。对李世民和贞观史臣而言,当年那场逼宫行动确实难以在道义上重新包装,只能尽力掩盖。贞观史臣挖空心思编造了高祖和近臣“泛舟海池”的荒诞一幕,之后又抛出了“尉迟敬德入宫宿卫、请降手敕”的故事,以此掩人耳目,试图把整个玄武门之变最重要的内幕掩盖。

  日期:2017-03-28 08:44:44
  1夺嫡大战 民不祀非族
  武则天
  载初元年(690)重阳节,六十六岁的圣母神皇武则天实行“革命”,正式称帝,改唐朝为周朝。她二十八岁的第四子——即被革了命的大唐皇帝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复名为轮。皇嗣和皇太子有很大区别,皇太子是接班人,而皇嗣只不过是皇帝的儿子,不一定有资格继承皇位。
  既然继承人还不确定,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就想努力谋求这个位置。武承嗣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受封为魏王,官拜首席宰相——文昌左相(尚书左仆射),他觉得自己是武家的嫡系继承人,当武周太子是名正言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把皇嗣李旦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当皇帝的第二年,武承嗣发动了一场群众运动。他找来一个叫王庆之的洛阳人,让他以基层百姓的身份,联络数百人,上书请求废掉皇嗣李旦,改立武承嗣为太子。
  立太子是武则天当时比较头痛的问题,现在有人上书,武则天立刻接见了他。问他:“皇嗣是我的儿子,为何要废黜他?”王庆之回答说:“古人有云:‘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当今是谁的天下?怎么反以李氏做为后嗣呢?”神不享用不同族类的人的祭祀,百姓也不祭祀不同家族的人。武则天觉得心里很郁闷,就让臣下打发王庆之离去。王庆之伏地叩首,以死泣请,赖着不走。武则天就送给他一张盖印的纸片说:“以后要见我的话,可将此纸作为门证,门吏就不敢阻难了。”

  送走王庆之后,武则天就找来宰相商量。她找的是文昌右相、尚书右仆射岑长倩。当时岑长倩是政府班子中仅次于武承嗣的第二号人物,因为劝进武则天登基有功,颇受赏识重用,让皇嗣李旦改姓武就是他提出来的。武则天赐岑长倩姓武,所以岑长倩又叫做武长倩。
  岑长倩一听王庆之的动议,马上就断然拒绝了,他说:“皇嗣现在住在东宫里头没有犯任何错误,怎么能说废就废,而且立储君是国家大事,哪能由一个老百姓在那儿瞎说。臣建议好好惩戒这个刁民,以儆效尤。”岑长倩是武则天的心腹,但他对李唐王朝一直心存好感,当初他一定要让李旦改姓武,正是想给李旦上一道保险,让他顺利接班。武则天又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的意见,格辅元也说不可以。

  武承嗣决定除掉这些大臣,他以吐蕃犯边为名调虎离山,让岑长倩出征吐蕃。岑长倩还没到达前线就被召回来了,回来就直接投入监狱。当时的司法部门掌握在酷吏来俊臣手里,来俊臣胁迫岑长倩的儿子岑灵原,让他牵连司礼卿兼判纳言事欧阳通等数十人,说他们都一起谋反。欧阳通被审讯,来俊臣用遍各种毒刑,欧阳通始终不承认。来俊臣伪造欧阳通服罪的口供。天授二年(691年),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都被处死。

  王庆之在武承嗣的指使之下一次次求见,终于把武则天给惹烦了。武则天找来了凤阁侍郎李昭德,让他杖责王庆之一顿,给他个教训。

  李昭德一向敢作敢为,嫉恶如仇。他对李唐王朝很有感情,对武承嗣是深恶痛绝,得此命令李昭德就想趁机杀杀武承嗣的嚣张气焰。他马上叫左右把王庆之架出宫门外,义正词严宣布:“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今奉皇帝圣旨予以惩戒!”话音一落,左右乱棒齐下,打得王庆之七窍流血死了。看着头目被当场打死,请愿队伍狼狈四散,一下子走了个精光。
  打死王庆之,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应当传给子孙作为万代家业,怎么可以让侄子作为后嗣呢!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侄子当皇帝会给姑姑立庙祭祀的!况且陛下受天皇临终托付,如果将天下交给武承嗣,那天皇得不到祭祀,可要变成饿鬼了。”
  这几句话说到了武则天的心窝里。古往今来,继承的顺序都是由亲到疏,家产当然应该传给亲生儿子!而且古代人对身后事比较看重,一个人死后得不到祭祀,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即使武承嗣日后破例祭祀自己,那他也绝不可能祭祀高宗皇帝,她怎么能忍心让唐高宗变成无人祭祀的饿鬼呢!武则天不再说话了。
  没过多久,李昭德又密奏武则天:““魏王武承嗣权太重,应加裁制为是。”
  武则天说:“他是我的侄儿,故委以腹心。”
  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武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啊!”

  武则天一听之下猛醒。武承嗣马上就被罢相了,与此同时,李昭德以凤阁侍郎衔拜相。
  武承嗣拼命在武则天面前说李昭德的坏话,武则天说:“我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我代劳,你不要多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