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祭坛上的游戏——中国古代宫廷政变》
第57节

作者: 庶民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和薛王在唐隆政变之后都手握重兵,也可能受人利用。让他们担任太子卫队的长官,这样他们不仅不会威胁到太子,反而会助太子一臂之力。
  最近为什么有那么多事?就是太平公主从中搅和,也请太平公主离开首都到地方去吧。
  李旦回答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岂能把她赶到东都那么远的地方?这件事断不可行。至于诸王,倒不妨按照你们的办法处置。”
  随后,李旦颁发了一道诏书,宣布:诸王、驸马从今往后不得统御禁军,已经任职的,一律改任其他官职。
  不久,一个宫廷术士郑重其事地对李旦说“五日中当有急兵入宫”。这其实是影射太子要搞政变。
  李旦又把几个宰相找来了,跟他们商量怎么防备。时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的张说(曾任李隆基的东宫侍臣)不以为然地说:“这必定是有小人企图离间东宫。愿陛下使太子监国,则流言自息。”姚崇也赶紧说:“张说所言是安定社稷的上上之策,愿陛下即日施行。”
  李旦恍然大悟,术士原来是在捏造预言,指使术士的必定正是太平公主!她无非是想借此让他们父子互相猜忌,进而迫使自己废黜太子,甚至让他们父子刀兵相见!其用心何其险恶!
  李旦动了肝火,此前他还勉力维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平衡,还在顾虑驱逐太平没有理由,可这次太平公主已经大大突破了李旦的底线。
  景云二年(711)的二月,唐睿宗李旦采纳了宋璟和姚崇的建议,颁布诏书,命宋王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将军李隆范为太子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李隆业为右卫率;同时,将太平公主迁往蒲州(今山西永济市)安置。这个诏令和姚崇与宋璟的方案只有一点不同,太平公主安置的地点不一样。蒲州是今天山西省的永济县,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离长安比洛阳离长安要近一些。

  次日,李旦又发布了太子监国的命令,宣布自即日起,凡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和对一般罪犯的审核都由李隆基全权决定。至此,李旦完全抛弃了即位以来一直坚持的平衡原则,决定朝太子李隆基倾斜。
  李旦的诏令刚一颁布,太平公主就傻眼了,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告诉自己:没关系,你们要赶我走,那我就走好了,不过在走之前,我会给你们留下一点临别赠礼。
  斜封官是唐中宗搞起来的一个制度。当时不管什么人,只要拿出三十万钱来贿赂上官婉儿、安乐公主这些宫廷贵妇,她们就有本事在唐中宗这儿给你搞一个官当。斜封官是花钱买来的,素质肯定低。睿宗皇帝李旦一当上皇帝,姚崇、宋璟就向他建议废黜先朝任命的斜封官,唐睿宗当时就同意了。
  太平公主授意她的心腹殿中侍御史崔莅(崔湜兄弟)、太子中允薛照素上书称:“斜封官都是先帝所任命,诏命都已下达,姚崇等人竟然把他们一朝废黜,彰先帝之过,为陛下招怨。今众口沸腾,遍于海内,恐生非常之变,陛下不可不慎!”
  这一席话说的非常阴毒。二人不谈姚崇等人裁撤斜封官澄清吏治,净化朝堂政治环境的好处,而是把他们的行为解读为昭显唐中宗之过,为唐睿宗招来怨言。最后一句“今众口沸腾,遍于海内,恐生非常之变”,则暗指姚崇等人让将恶名归罪于唐睿唐,是想挑动斜封官们对唐睿宗的不满,好让太子趁机造反夺权。此外,斜封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太平公主的人,如果能在离开长安之前把自己的人重新弄回朝廷,也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听完崔、薛二人的一席话,李旦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就在李旦满腹狐疑的当口,太平公主又以辞行为由亲自入宫,极力强调罢黜斜封官的种种弊端,把李旦李旦说得频频点头,连连称是。当天李旦就颁下一道诏书,宣布:“先帝时期任命的所有斜封官,凡已被停职的,皆可重新量才录用。”
  太平公主满意地从宫中出来,然后直奔东宫,指着李隆基就是一顿臭骂:“你为什么以怨报德,让你的心腹去挑唆皇帝?你眼里怎么就容不下我这个姑姑和你的哥哥?”事实上,姚崇和宋璟并不是李隆基的心腹,可是二人的建议毕竟对李隆基有利,李隆基百口莫辨。而且太平公主指控他眼里心里容不下姑姑和哥哥,这是很严重的,因为他一直在加强自己和哥哥之间的感情。
  李隆基到唐睿宗那儿上了一封奏疏,说:“姚崇和宋璟这两个奸臣离间我与姑姑和哥哥之间的感情,请皇帝把他们处以极刑。”
  李隆基当然不是真的让姚、宋二人为此送命,他料定父皇不可能对他们痛下杀手。既然父皇已经发布恢复斜封官的诏令,那就相当于否定了姚崇和宋璟的政绩,迟早姚、宋二人会被贬。与其坐等姚崇和宋璟被贬,还不如主动把他们抛出去,丢卒保车。
  二月初九,李旦下诏,把姚崇贬为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刺史,宋璟贬为(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刺史;两天后,又撤销了将李成器和李守礼外放的命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