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第7节

作者: 张延晨1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话的空当,离船不远的林子里飞出一只大鸟,形状像人,一嘴猪牙,浑身长毛,四肢五官都和人没有什么差别,唯独肋下有两个肉翅,顶上两个人头,一男一女,额头上有文字,仔细看上去是不孝二字,多九公道:“我们刚说到不孝,不孝鸟就来了。”
  林之洋听见不孝二字就放了一枪,那鸟受了伤落在地上,仍然要展翅飞腾,林之洋过去打了几拳就给打昏了,三人仔细端详,不但有不孝二字,而且嘴上有不慈,臂上有不道,右肋有爱夫,左肋有怜妇二字。
  唐敖叹道:“小弟虽然知道古人有这样的传说,觉得未必会有这事,今天亲眼看见,果然是不假,可见世界这么大什么奇怪的事情都有,据小弟看来这是世界上那些不孝之人,形似禽兽,死后难以再投胎成人,戾气凝结,所以才变成这种怪鸟。”
  多九公道:“唐兄说得不错,我以前见过这种鸟,虽然是两个人头但都是男的,并没有爱夫两个字,因为天底下并没有不孝妇女,所以都是男的,它这人头时常变换,还有两个女头的时候,听说那样是最通灵性,擅长修真悟道,一开始身上虽然有文字但会修道一字全无,再到文字脱落,在家静修,过不了几年脱了皮毛就成仙去了。”
  唐敖道:“这样不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看来上天还是支持世人向善的。”
  船上的众多水手因为在山泉打水,也来凑热闹,问清楚了怎么回事都鼓噪道:“既然它不孝,我们就得罪了,就这么样的好翎毛,拿回去做扫帚也挺好。”说完这个一把那个一把拔毛拔得满地飞舞。
  唐敖道:“它头上虽然有不孝二字,但那是戾气造成的,与它何干?”
  众人道:“我们就是要帮它清除戾气,把戾气除干净,将来少不得要做好人,况且它身上的毛又好看又多,可见它生前吝啬,是一毛不拔,我们把这个一字换成无,我们是无毛不拔,把它拔得一干二净,看它怎么办?”

  翎毛拔完,正要上船,忽然林中喷出不少胶水,又腥又臭,众人赶紧跑开,林中飞出一只像老鼠的怪鸟,身长一米六,一只红脚,两个大翅膀,飞到不孝鸟跟前,随即抱住,腾空而起,林之洋像对那鸟开枪但火绳湿了,转眼间,那只鸟就飞走了。
  众水手说:“我们常在海外,这种鸟还真是少见,多九公向来是博古通今,大概今天也难住了。”
  多九公道:“这种鸟犬封国最多,名叫飞涎鸟,嘴里有涎如同胶水,如果到吃东西的时候就把涎洒在树上,别的鸟儿飞过沾上就陷进去,今天可能什么都没吃,所以嘴里还有涎。”
  现在得了不孝鸟,肯定是他要饱餐,可见这戾气是万物都不待见的,不但有人拔它的毛,还有禽兽要吃它的肉哩。”说完一起回船,唐敖把信放好,林之洋把大米拿给老婆孩子看了无不称奇,立即就扬帆起航。 
  没几天,到了君子国,将船靠岸。林之洋上岸卖货,唐敖一直听说君子国好让不争,应该是礼乐之邦,所以约了多九公一起去看看,走了几里地到了离城不远的地方,只见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
  日期:2017-05-07 11:35:21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唐敖和多九公看了牌匾随即进城,只见人烟辏集,作买作卖,接连不断。衣冠言谈都与天朝无异,唐敖见语言无别,就问一个老头这里为什么好让不争,谁知老头听了一点也不懂,又问国号为什么叫君子,老头也是摇头说不知道,一连问了几个都是这样。
  多九公道:“老夫觉得他这国名和好让不争四个字估计是邻邦给他起的,所以他们都不清楚,刚才咱们一路走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景象,已是不争之意。(果然最美的风景就是人),而且五行八作的人举止言谈都很有礼貌,不愧秉君子之名。”
  唐敖道:“话是这么说,但是咱得仔细看看,才能弄个清楚。”
  说话的空当来到闹市,一个衙役在买东西,手里拿着货说:“大哥这么好的货却卖的如此便宜,让小弟买回去,怎么能说得过去,请你提高价钱让我心安,如果不这样那就是不给我面子不卖给我生意很难做了。”
  唐敖听了暗暗说道:“多九公,凡是买东西,只有卖东西的讨价,买东西的还价,今天卖东西的讨价,买东西的却不还价还要加钱(有病)还真是少见,现在看来那个好让不争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
  他听见卖东西的答道:“既然这么捧场,买卖还得做,不过刚才出的价确实是高了点,我也觉得不应该这样,但老兄却说货好价格还低,岂不是让小弟惭愧,况且我的货并不是不能言无二价,其中还是有吹捧的成分,俗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天这位大哥不但不还价还要加钱,如此克(脑)己(残),只好请你换个地方去买东西,小弟实在是不能这样干(还算有良心,不过我也想到那当个卖东西的)

  唐敖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应该是买东西人的说辞,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也应该是买家嘴里应该说的话,但是居然都让商贩说出来了,真是有意思。”
  衙役又说:“大哥你好货卖个便宜价,反而说小弟克己,这样难道不是有违了忠恕之道,凡是总是要谁也不骗谁才显得公平,再说哪个人不会算账,小弟又怎么能昧良心骗你(把一根筋进行到底.......),两个人谈了很长时间,卖家铁了心不肯加钱,衙役赌气,照价给钱但是拿了一半就走,卖家那里肯依(话说受益的是你,为什么你倒不愿意),只说给的钱多拿的货少,拦住他不让他走,路旁两个路过的老头当了一回法官,得出的结果是衙役拿了八折的货物走了,唐敖和多九公不觉暗暗点头,没走两步,市场里有个小兵也在那买东西,小兵说:“刚才问你的货多少钱,大哥你就是不告诉我,让我看着给,按货物的数量给你钱,你又嫌给的多,其实我付的钱已经减了一些了,要是说太多,那就是你的违心话了。”

  卖家答道:“小弟不敢报价,让你看着给,是因为我的货不新鲜了,而且看上去也不如别家的好看,要是看实际价值,也就是你给的钱一半到极限了而且有点过分,实在是不敢出那么高的价。”
  唐敖道:“货色平常应该是买家的话,付价刻减应该卖家说,谁知道你们颠倒过来,这是什么世道。”

  小兵又说:“大哥说的哪里话,小弟在做生意的方面虽然是外行,但是好的优劣我能不知道吗,还没有傻到以丑为好的分寸,你的好货只卖半价不但太欺骗人,也不符合公平交易之道了。”
  卖货人说:“你要真想照顾生意,按我说的给就行了,这样对你对我重点是对你公平,要是说价格便宜,我不觉得是这样,只有让你去别家看看问问价格,您就知道并不是我骗你。”
  小兵再三辩(犯)解(病),见他执意不卖,只能按他出的价来,但只是在货里随便拿了几样就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