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第19节

作者: 张延晨1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多九公道:“刚才那个女的把衣轻裘的衣读成平声,这句话有道理,要真是这样,那个批注成去声的书不应该废止吗?”唐敖道:“多九公这段话未免罪过,我听说解成去声的是现在的大儒,祖籍新安,这本书阐述了孔孟重要的思想,殚尽心力,折衷旧解,有近旨远,文简义明,一旦看了圣贤之道如在眼前,汉晋以来注解的很多,这种事情很多,实在是有功于圣门,有对后来人有益的,不能妄加评论,就算是有一两处错误,也不能以蚊睫一毛掩其日月之光,比如《孟子》里诛一夫及视君如寇仇的说法,虽然评论的很多,但还是以原书而论,以前有人说过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孔子死了以后儒分为八,其余的纵横捭阖波谲哟红、云诡,只有孟子真正的把它传承下来,独尊千古,是有功于圣门,总而言之,尊崇孔子之教,实在是有孟子的功劳,阐发孔、孟之学,是新安之功。我的愚见如此,九公以为怎么样?”多九公听了不觉连连点头。

  日期:2017-05-19 19:14:33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话说多九公听了唐敖说的话,点头道:“唐兄说的话很对,后人可以当作准则。老夫刚才说的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看清楚全部而是执着一偏,比如左思的《三都赋》,他说扬雄的《甘泉赋》有玉树青葱这一句,并不是本土生长的植物,因为说错了,谁知道那个玉树是汉武帝用众多宝物做成的,并不是地上长出来的植物,类似这样的,如果不是看了整本书单就从这个序来说,不光会说他这样的小事情都弄不清楚,更何况是别的事情,哪里知道它的好处很多但不在这,所以当时争着传抄,以致于洛阳纸贵,从这件事情看来,要只是就事论事,未免也把他的好处都给埋没了。”

  说话的空当,又到了人烟聚集的地方。唐敖道:“刚才我以为这个国家的人太黑了,没有把他的面貌看个清楚,刚才一路走过来,觉得每个人都很好看,而且无论男女都是一脸的书卷气,那种风流儒雅的气质好像都是这个黑里散发出来的,仔细看上去,不但脸上黑气必不可少,并且那些脂粉气息也是俗不可耐反倒觉得很丑,我看来看去自觉形秽,现在我们在这人群里,衬着这书卷气,觉得面目可憎俗气逼人,与其让人家耻笑不如赶紧走吧。”三个人躲躲闪闪排着队往前走,一边走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得无穷丑态,相比之下,走也不行,不走也不好,走慢了不行,走快了也不妥,不知道到底怎么办才好。只好叠着精神稳著步,探着腰挺著胸,直着脖子,一步一趋,目视前方走路,好不容易出了城,难得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才把腰伸了一伸,摇了摇脖子,呼了口气,稍微放松放松。林之洋道:“这回让妹夫说破了,仔细看他们,发现确实都是大大方方,看那样子,由不得你不好好走路,俺平常散漫惯了,今天也跟二位拘着,少不了冒充斯文,谁知道光顾着装样子,腰酸、腿直、脖子痛,脚也麻,头晕眼花是口干舌燥,受不了了,撑不住了,要是再那样装下去,俺就瘫了,快逃命吧!走的我发热,正好多九公带着扇子,借俺扇扇,俺也出汗了。”

  多九公听见才想起来人家的扇子还在他手里,随即站住,打开一看,一面写着班昭的七篇《女诫》,另一面写着璇玑图的《璇玑图》,都是蝇头小楷两面都有落款,一面写着墨溪夫子大人命书,下面写着女弟子红红谨录,另一面写着女亭亭谨录,下面还有两方图章,红红的下面是黎氏红薇,亭亭的下面是卢氏紫萱。
  唐敖道:“看这图章,可能红红、亭亭是她们的小名,红薇、紫萱才是真正的名字。”多九公道:“两个黑姑娘既然读过很多书又会写文章馆里应该有很多书才对,为什么却不怎么有?没想到她们学识渊博,桌子上倒是空荡荡的,和别的地方很不一样,她们如果是诗书满架,我们看见了心里也有底,怎么会自讨苦吃?”林之洋接过扇子道:“这么说,以后回了家,俺也要买一些书摆桌子上当陈设了。”唐敖道:“奉劝大舅哥,千万不要冒充文人,绝对不要让人觉得你是文人,看看我们今天的遭遇就是教训,我真是受够了!今天过了黑齿国,将来还回去很多地方,不知道什么地方文化气息最强烈,我像知道知道,以便提前做准备,省的又在太岁头上动土。”林之洋道:“俺们去了这些地方只知道卖货,哪里去管他们是文是武,在俺看来,将来路过的,像靖人、长人、穿胸、厌火等国,大概跟俺一样都没有什么文化,就是前面有个白民国,倒还是有些道理,还有两面、轩辕等国出来的人物也是非同寻常,这几个地方的学问怎么样多九公知道,妹夫问他就知道了。”唐敖道:“请教大舅哥.......说了一句,回头一看,不觉诧异道:“怎么没看见多九公,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林之洋道:“俺们只顾得说话,哪知道他又到别的地方去了,难道是多九公嫉恨那黑玩意儿,又要去跟她讲道理吗?俺们先等一等,一会儿就回来了。”两个人一边聊天等了很长时间,看见多九公从城里走出来道:“唐兄,你说她们桌子上并没有什么书,是因为什么?其中是有原因的。”唐敖道:“原来是多九公为了这种小事情就回去打听,这么大岁数还有这种兴致,看见遇见事情留心,自然就没有什么事情不了解的,我们慢慢走着,听多九公把事情说清楚。”多九公一边走一边说:“老夫刚才去问了问这里的风俗,原来这地方读书的人很多但是书籍极少,每年都有从天朝来的到这里买书,谁知道刚到了君子国和大人国就被人给买走了,这里的书,大概就是从那两个国家花大价钱买来的,至于古书,就算是花大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要是亲戚朋友家里有他需要的书,就借过来抄写,要想得到一本书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并且无论男女,都是绝顶聪明,日读万言的不计其数,因为这样书就更不够她们读了,这个地方从来没有盗贼,从来没有偷东西的,就是钱掉在了地上也没有人去拣,他们见了不义之财,叫作临财毋苟得。但是有个例外,要是见了书,立马就把毋苟得三个字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不是借了不还就是想方设法骗来,那做贼的心思压也压不住了,所以这个地方把偷东西的人叫做偷儿,把偷书的人叫做窃儿,借了东西不还的叫做拐儿,借书不还的叫做骗儿,因为有这些名号,那些家里有书的人家遇见这些人登门都害怕,都把藏书都藏起来。不是至亲好友不会借给人家看,我们只知道他桌子上没有书就断定人家什么也不懂,难怪要自取其辱了。”

  说话间,不知不觉来到船上,林之洋道:“咱们快逃命吧!”吩咐水手起锚扬帆,唐敖因为那把扇子写得非常好,来到后面跟多九公借来看了。多九公道:“今天唐兄跟那俩老者见面,曾经说过识荆两个字,是什么出处?”唐敖道:“再过几十年,多九公就看见了,我刚才想紫衣女子说的吴郡大老倚闾满盈那句话一直也搞不懂,多九公久居江湖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了?”多九公道:“我想过了但一直也想不出来,要不咱们问问林兄,唐敖把林之洋找来问,他也回答不知道。”唐敖道:“要是说这句话里藏着骂人话,从字面意思来推理倒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也谈不上深奥,据我看来,这里面肯定是有陷阱,大家必须想明白,就像猜谜语一样,务必把答案猜出来。要是猜不出来,让人家给骂了也不知道哩。”林之洋道:“这句话是因为什么说的,二位把前面的话说来听听,看来这件事情只有俺林之洋猜得出来,你们猜不出来的。”唐敖道:“为什么这么说?”林之洋道:“二位林兄被她们刁难的胆战心惊,现在怕还怕不过来,那还敢乱猜,要是猜错了让黑玩意儿听见,岂不是又是有苦难言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