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青藤记》
第12节

作者: 枕岫凭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渭满面疑惑,微微点头,问道:“仙长怎知晚生姓名?”
  “哈哈…………”那道人又是一声大笑,道“贤侄,徐渭之名乃贫道所起,贫道自然知道。”
  徐渭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贫道青藤道人,与你父徐鏓乃是至交。当年你父任四川夔州府同知时与贫道相识,情同手足。只是你出生后不过百日,你父便驾鹤仙游了……。”那青藤道人说罢,一声长叹,双目微闭,轻轻摇头。
  “可……。晚生从未听家人提起过道长。”徐渭疑惑道。
  “哈哈,你徐家人将贫道视作怪人,而你父去世后贫道也与你家人少有往来,贤侄自然不会从家人口中听到贫道名字。”青藤道人道,“贤侄五行缺水,贫道便向令尊献‘渭’字,故有今日徐渭。你左足足弓上有一颗黑痣,贫道没有记错吧?”
  徐渭轻轻点头,那青藤道人又道:“贤侄出生之时,贫道便向令尊断言,贤侄聪慧过人,天赋秉异,但命运多舛,一生会几遭不幸。”
  徐渭听罢嘿然不语。那青藤道人道:“贤侄立志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然屡试不中,至今仍是童生。贤侄!不必走那仕途了!贫道收你为徒,入我青藤门吧!”
  “青藤门…………”徐渭又仔细打量了那道人,道:“从未听说武林有此门派。”
  “哈哈,贤侄,这青藤门乃江湖门派,而非武林门派。青藤门人研习异术而非武术!”
  徐渭忽打断那青藤道人,道:“既是想收晚生为徒,因何要等到今日才收?晚生的钱袋是被道长偷去了?哦,晚生前几日在武夷山所做那四句诗,道长又是如何得知?”
  “贤侄降生后至今,贫道一直在暗中关注贤侄,这也是令尊所托。贤侄年少之时,不便收做青藤门人,皆因本门门规,男子三十上下年纪时才可收做入室弟子。此次贤侄离开绍兴,贫道便一直暗中跟随,贤侄一举一动都在贫道眼中,一篇诗作被贫道看去,自然不在话下。至于这钱袋,不算偷窃,而是贫道有意戏耍贤侄。”说罢,青藤道人朗声大笑。
  徐渭听罢,怒道:“你这老道士好生无礼!偷走钱袋,害的我徐渭险些丢尽颜面,落得个在酒楼卖画。若不是你与家父相交,定要拉你去见官!我徐家世代书香门第,徐渭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它日光宗耀祖。徐渭断不会入这青藤门!请再寻他人!”

  “哈哈,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贤侄没有这等命数,跟随贫道学本领,一样可以报效国家。实不相瞒,贫道也曾收过两名弟子,悉心栽培,只是我青藤门人若习练不当,会失心癫狂。唉,可惜,贫道那两位弟子皆是失心癫狂后前功尽弃!
  而贫道关注贤侄已久,贤侄禀赋异人,想来不会重蹈贫道那两位弟子覆辙,若不跟随贫道,岂不可惜?”
  “哼!”徐渭冷笑一声道:“青藤道长过奖了,徐渭不想将来变成疯癫之人。在这建宁府盘桓几日后,徐渭还要去福州。道长,就此别过。徐渭告辞了!”说罢,徐渭转身便迈步离开。
  “贤侄,你我有缘,还会再见!哈哈……。”那青藤道人在徐渭背后笑道。

  “哼……。什么青藤门,歪门邪道!”徐渭边走边喃喃道。
  那道士并未跟来,徐渭独自回到建宁府城内。日已偏西,徐渭也有些乏了,便沿着城内大街向所住客栈走去。行至半路,忽然路边一阵喧哗引起了徐渭的注意。
  日期:2017-07-16 10:06:17
  第四回 兄弟相识 (1)
  “神力,真是神力啊!”一阵阵喝彩声传来,徐渭寻声观去,道旁一群人围做一圈。徐渭凑上前向内望去,只见一位粗壮汉子上身赤膊,在道边一处大户人家门口,用力推动一只石狮子。徐渭向身旁的看客打听方知,原来这大汉在此卖艺,将这石狮从原地推出十步之外,再将石狮推回原地,人前献艺,想讨些看客的赏钱。
  此时,那汉子大吼一声,双膀用力,又将那石狮向前挪动了一些。那汉子转身面向围在他身前的看客,抬起右臂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微微调匀气息后,双手抱拳,道:“各位,在下只有这一身蛮力,无其它本领,各位看官若能赏下几枚铜钱,在下感激不尽!”说罢,向身前围观看客躬身施礼。
  “何人在王员外家门外喧哗,还不快快散去!”
  众人都在看那卖艺汉子,却没注意到此时那大户人家门外已站一家丁模样男子,道 :“速速散去!”
  话音一落,那些看客便三三两两离去,却无人给那汉子留下赏钱。

  “各位,各位……。”那汉子苦苦哀求,怎奈无人应答。那家丁看围观的人已尽数散去,便冷冷地瞥了一眼那汉子,哼了一声,打开王员外府门,闪身进去。
  “唉……。”那汉子长叹一声,站在原地发呆。
  而此时,徐渭并未离去。
  徐渭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卖艺汉子,体型健硕,低颅阔面,颧高褐眼,长相不似中原人氏。

  “这位壮士。”徐渭颔首微笑,道:“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那汉子打量了一下徐渭,还礼道:“在下江山。”
  “哦,江壮士……。看江壮士貌相,恐非中原人氏?”徐渭问道。
  那汉子冷冷一笑,叹道:“先生,呵呵,在下漠北人氏。哦,就是你们汉人口中的鞑子。”

  徐渭略显尴尬,忙道:“敢问壮士因何在此卖艺?”
  “家中老娘病重,想凑些银钱,治病抓药。”那汉子答道,“唉,先生,实不相瞒,在下虽非汉人,确是汉人养大。”
  “哦?”徐渭惑然望望江山。
  那汉子道:“在下生来便是孤儿,出生后不久便被遗弃在这建宁城外的荒山野岭。恰巧有位在山上经过的猎户经过,便将我带至家中收留,视如己出,含辛茹苦,将我抚养成人。 江山虽为漠北人氏,却是吃汉人的米,喝汉人的水长大的。”
  徐渭听罢,点点头,道:“适才江壮士言道,家中老母病重……。”
  那江山叹了口气,道:“唉,当年把我带回家中的猎户姓江,夫妇二人将我养大,我视其如亲生父母一般,只是我爹前些年过世了。我与老娘相依为命,我靠山中打猎到城里贩卖为生。前日,家里老娘突然病重,我恐诊金不够,便在城中卖些蛮力,想得些银钱也好给老娘请医抓药。”

  徐渭心下暗暗称赞一声,摸了摸自己的钱袋,道:“江壮士知道要请这建宁城内哪位郎中么?”
  江山一愣,道:“这个……。我只想多攒些银钱,请个好郎中,却未曾想过该去请谁……。”
  “哦……。”徐渭点点头,望了一眼王员外的府门,便走上前去叩打府门。
  稍顷,刚才那位家丁模样的男子开门走出,上下打量一下徐渭,见他衣衫略显寒酸,便不耐烦道:“何事?”
  徐渭施礼道:“在下想请教,这建宁城中最好的郎中在何处?”
  那家丁模样的男子,笑道:“沿此街向南,有家‘济春堂’,去找王郎中。”说罢,便关上府门。
  徐渭走回到江山身旁,道:走!去济春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