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如果你吓疯了,请不要怪我。我当精神病院医生的诡异经历》
第6节

作者: sxwd0258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
  “对,如果我脱光了衣服,光着脚,而且在没有风的地方的话,我和世界的接触面最小。不过这个世界的整体大小还是不变的,平均直径只有一点七六米而已。”
  我:
  “这个世界的直径只有一点七六米?为什么?”
  他:
  “因为我站得最直的时候是一点七五米,世界为了不让我碰到它的天顶,肯定要比我稍微高那么一点点,所以我猜应该是一点七六米。”

  我:
  “听你的意思,你好像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只有一点七六米直径的球体?”
  他:
  “你说对了,我被关在了这个球体空间里,我在这个球体空间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

  我:
  “可是你抬起手举过头顶的时候呢?那肯定不只一点七六米了吧,都有两米多了吧?”
  他摇摇头:
  “不是,我举起手的时候,球体空间就会变扁,变成椭圆的形状,我周围的空间会往我靠过来一些,那样我头顶上空出来的空间就会多一些了,这样我高举两只手的时候,才会什么都摸不到,因为我头顶上方的界限也变高了一些。”
  日期:2017-09-10 19:55:56
  我后退了几步,一直退到了两米开外,说:
  “那现在呢?我现在距离你总超过两米了吧?”
  他摇摇头,说:
  “没有,你其实还是在距离我不超过一点七六米的地方,你不过是那个球体空间内壁上的一道人形状的投影罢了,你的投影变小了,就让我以为你距离我远了,其实你没有走那么远。我知道的。”
  我:
  “那你可以拿一根两米长的杆子戳我试试看啊。如果你戳到了我,那就可以肯定我站在两米外了吧?”
  他:
  “那也不行的,因为我不知道我拿到的那根杆子是不是两米。也许只有一点七六米长,只是我看到了虚像,看起来像是两米。反正不管是两米还是一点七六米长的杆子,我张开手臂都是摸不到杆子的头的,证明不了杆子的实际长度。我戳你的时候,只是感觉到杆子前面有障碍物挡着而已,根本不知道那个障碍物到底离我有多少远的。”
  我:
  “这么说,你不相信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只相信你摸到的东西?”
  日期:2017-09-10 19:57:11
  他:
  “怎么会?丝线就像波浪一样,是会滑动的,而且比我的手滑动速度快多了,它们会躲开我的手掌的,我碰到它们之前,它们就滑动到下一块区域去了,我永远碰不到它们。”
  我:
  “那如果我给你一颗橡皮泥,你把它紧紧握在手里,握紧拳头,死死压扁呢?”
  他:
  “那也没用啊,延伸物的丝线还是会从我手掌和手掌的缝隙、手指和手指的缝隙里钻出来啊,你别白费力气了,我知道你是假的,和我认识的其他人一样想要让我相信你是真的。”

  我:
  “……”
  那天我没能够说服他,后来我看了他的全身检查报告,得知他以前得过哮喘病,现在有时候还会出现胸闷的症状,也许这是加强了他对这个世界窒息感的主要原因吧。
  此后他接受了为期一年半的ACT治疗,ACT治疗也就是接受现实疗法。这种治疗方法的核心在于不去管精神病患者对这个世界本质的看法如何,而是要他们承认世界既然已经这样,那么他们就应该寻找在此基础上活下去的办法,进而找到能够让自己身心愉悦的生活模式,最终的结果是要把他们对关于世界本质的关注点转移到生活方式上来,从而转移之前的思维死模式。
  出院的时候他人已经有了些精神,不过他还是喜欢穿单薄的短袖和四角裤,离开的时候也没有跟我说一句告别的话。根据他母亲的说法他从小就是个性格孤僻的人,也不爱说话。
  然后当我和他母亲提前他丈夫时,他母亲告诉我,他丈夫也一直很孤僻,和她结婚以来就有抑郁症的症状,十三年前他就割腕自尽了。
  我不禁愕然,叹惋之余又不禁想起了美国小说家埃德加艾伦玻易说过的话:

  “我们所有看见的或看似的都只是一个梦在另一个梦里。”
  也许,每个人都活在属于自己的球体空间里吧。
  日期:2017-09-10 20:24:52
  事实上,就我这个行业的经验来说。最难对付的病人有两种。一种是极其实用主义,对未来充满悲观情绪的病人,他们极其现实,只讲究物质和金钱,他们情绪压力繁重的原因,他们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字:钱。但是事实上,精神方面的治疗和心理的引导,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现实物质上的问题。所以当这些病人不肯跟你好好对话,开口闭口只有一个字,钱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跟这种人交流;而另一种,则是高学历的人,这些人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套在逻辑上极其严密的世界观,而这套世界观是如此的严密,以至于一般人很难撬动他们的世界观。而这一套世界观,往往会引导他们做出异乎常人的行动。但是在他们的视野里,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行动,都是完全正常的。

  这次我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你可以觉得他是病人。但是在我们这一行业里,交流时都会尽量避免“病人”这个词。因为一旦一个人被轻易打上了精神病标签,往往会导致他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个头衔,哪怕他其实是个正常人。
  他和那些焦虑症、紧张症、惊恐症、疑病症的患者并不相同,刚入院的一段日子里,他甚至不想跟任何人交流。他整天就闷在病房里,趴在床上,懒懒散散,邋邋遢遢,无精打采,就像是嗜睡症患者的症状。一直在服用了谷维素两周以后,他的精神状况才相对好转,但是依然是寡言少语,很难开口。直到有一天,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想通了,当我去他病房查看他状况时,他突然开口了。
  他开门见山地问我:
  “如果有一个比你现在的工作工资高,而且轻松多的职位,你会转行吗?”
  我当时就被他这个问题给问住了。但我更高兴的是看到他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开口问话,这说明他病情好转了。于是我想了想,笑笑说:
  “那得看高多少了。想转到别的地方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我也已经做了几年了,这里认识的人多了,熟悉的朋友也很多,去新的环境,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
  日期:2017-09-10 20:25:36
  他:
  “如果高十倍工资呢?”
  我:
  “如果真有那么高,干嘛不去呢?正常人都会去啊。除非是那种风险高,不太干净的行当。怎么突然问这个?”
  他:
  “没什么。你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我就是想知道。你喜欢你现在这个职业吗?”
  我:
  “你的问题怎么跟社会调查似的。我对我现在的工作,还算满意吧。说实话,如果不是像高十倍工资这极端一点的条件,只是高一点点工资的话,我倒还不想转行。虽然现在的工作有时候也很累,但是主要是能够认识到很多有趣的人。见识到这些人之后,你如果过上普通人的日子,反而会觉得他们太平淡,太普通。这大概是我这个职业的人的经验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