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青藤记》
第38节

作者: 枕岫凭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10 13:08:48
  第十回 宣府献策 (5)
  那酒保点点头,道:“虽边关吃紧,但此地百姓倒也安稳。皆因那马芳将军勇武异常,鞑靼唤他为‘马太师’,甚是惧他。有他镇守宣府,百姓放心。”
  徐渭听罢,心中便想要结识这马芳。
  “小二哥,我等三人腹中饥饿,快端些酒饭来!”江山道。
  酒保答应一声,转身下去。不久,便端上托盘将酒饭摆上。
  酒保道:“听口音,几位是江南人氏吧?来这宣府就要尝尝这里有名的莜面窝窝和葡萄美酒。”
  徐渭三人定睛看去,桌上一张笼屉内似蜂窝般密布油亮面卷,笼屉周围摆放几只小碗,乃是卤汁。
  那酒保道:“小的为几位客官准备了几种卤汁佐食,尤其是莜面窝窝蘸食这羊肉卤最为鲜美。请客官尝尝。”
  徐渭三人依酒保所说试过,果然觉得莜面窝窝口感劲道,羊肉卤汁鲜香醇厚,便赞不绝口。
  那酒保颇为得意,又道:“汉代张骞从西域将葡萄枝条带回中土,在中土广泛种植。而我宣府本地葡萄最为出名,以此葡萄所酿美酒甚为甘醇。宣府这里夜间寒冷,三位客官可饮些葡萄美酒暖暖身。”

  徐渭三人皆是初尝葡萄酒,甚感新鲜,尝过便欲罢不能。于是三人边吃边饮,好不痛快。酒酣耳热之时,徐渭便讲起汉与匈奴交战故事助兴。
  三人酒足饭饱,付过酒账,上马赶路。
  晚风袭来,吹得三人有些头晕脑胀,也未分辨方向,信马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徐渭忽听身后江山大喊一声,回头再看,江山已栽落马下。徐渭与李旺赶忙下马,仔细观看。原来江山所乘马匹被地上一处石头圆包绊住,才致江山跌落马下。徐渭看那石头圆包,似是墓冢,却又不似汉人墓冢样式。

  正在纳闷,忽听李旺在旁边喊道:“徐公子,你看!这里也有一个!”
  徐渭走过去,俯身观看,确实又有石头圆包。徐渭与李旺站起身在四周寻看,又陆续发现几处石头圆包。
  “徐公子,像是墓冢!”李旺道。
  徐渭点点头。旁边江山刚才还坐在地上按揉摔得肿胀的肩膀,听李旺说这里是墓冢后,迅速从地上站起,道:“晦气!喝醉酒,迷迷瞪瞪来了坟地!我们快走吧!…。咦!这里像是个洞口!徐大哥…。”
  听到江山呼唤,徐渭与李旺道赶忙过去查看。原来江山重重摔到地上后,砸出一个地洞口。徐渭附身在洞口处观察,用手试探洞下周围,似有砖石铺砌。
  “必是人工开凿!洞下恐有玄机!”徐渭道。
  从洞中隐隐传来阵阵冷风,江山有些胆怯,道:“徐大哥,我们赶路要紧,还是离开这里吧。”
  徐渭道:“你二人助我将洞口挖大些,我下去看个究竟,你二人在上面守着。”
  李旺与江山虽不情愿,也只得照办。
  徐渭独自摸索着下了洞口,洞并不深,徐渭到洞底后,取出火折子引燃。
  面前出现岔路,有两个洞口。左边那个是堵死的,有砖石垒砌。徐渭便沿右边洞口前行,约行了十几步,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圆形墓室,正中是一座石棺。徐渭用火折子四下一照,便惊呆了。墓室周围墙上以及穹顶上布满美轮美奂的壁画,色彩艳丽夺目。徐渭仔细看去,壁画题材丰富,文武官员出行、仕女奏乐、市井街头景象,应有尽有,眼花缭乱。依照服饰和发式看应是宋辽时期墓冢。
  徐渭正在欣赏,忽隐约听到李旺在洞外呼唤,便转身返回。在岔路处又见到那被砖石封堵的洞口,用火折子仔细照看,那洞侧壁上隐约有字。徐渭用手拂去洞壁上尘土,再定睛一看,洞壁上密密麻麻有许多文字,乍看似汉字,细看又不是。徐渭忽想起青藤道人所传异术中《异语》一卷所载契丹文,便揣测壁上文字是契丹文!
  但年代毕竟久远,许多文字已模糊不清。徐渭只能分辨出“耶律、战道、起”这几个字。既有“耶律”字样,而此地又曾为契丹人所辖,那此处十之八九是契丹人所筑。
  徐渭甚是好奇这被砖石封堵的洞后是何景象,无奈李旺又在呼唤,徐渭只得爬出洞口,回到地面。
  日期:2017-10-13 13:54:09
  第十回 宣府献策 (6)
  见徐渭安然无恙,李旺与江山这才安心。
  如此一番折腾,三人早已酒醒,赶忙上马,辨识方向奔宣府城而去。
  路上,江山问道:“徐大哥,那洞下有何物?”
  “契丹人的墓冢”徐渭答道。
  “契丹…。从未听过!”江山喃喃道。
  徐渭并未理会江山,望着苍穹上一轮明月,脑中隐约浮现出号角连天、金戈铁马的景象。燕赵大地自古便是群雄角逐之地,留下多少慷慨悲壮的传说。
  骏马急驰,马蹄卷起阵阵尘烟,似雾一般。而方才墓冢中的景象也似迷雾一般笼罩在徐渭心头。
  半个时辰后,眼前出现一座城楼,夜幕下格外雄伟。三人下马来到城门口,向城门口军卒询问,此处便是宣府南门。徐渭出示兵部牒文,言明欲拜见宣府游击将军马芳。有军卒带领三人进入宣府城,直奔宣府北门,去见马芳。
  此时,马芳正站在北门城楼高处向远方瞭望。
  徐渭三人也登上城楼,走到马芳身旁,徐渭言明来意,递上兵部牒文。马芳看罢牒文,又看看这三人,满身尘土,且身上隐隐还有酒气,尤其徐渭,一副书生模样。马芳哼了一声,似有不屑。

  徐渭看那马芳,三十几岁年纪,身姿挺拔健硕,浓眉虎目,气宇轩昂,好一派武将威仪,心下十分欣赏。
  徐渭施礼问道:“马将军正在观察敌情?”
  马芳望着远方鞑靼营地点点灯火,点点头,道:“朝廷已拒绝与鞑靼在宣府、大同通市之请。鞑靼必恼怒,兴兵来犯。你看!今日傍晚鞑靼便已抵达,并安营扎寨。”
  徐渭沿马芳手指方向看去,略作思忖,道:“依在下看来,此不过是鞑靼虚张声势而已,鞑靼之意不在宣府。”
  马芳听罢,甚是吃惊,道:“徐相公,因何如此判断?”
  “看那鞑靼营地灯火数量,在下估计鞑靼不过三五千人。以这等兵力来犯,最多骚扰、佯攻而已。”徐渭答道。
  马芳顿时瞪大眼睛,上下仔细打量徐渭。显然他方才小瞧了徐渭。
  “徐相公所言极是,与我不谋而合!”马芳道。
  “昔日王守仁曾言‘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而这四地便是宣府、大同、蓟州与辽东。故朝廷在这四处加固城墙、重兵布防。那鞑靼并不糊涂,强攻宣府绝非易事,而这区区三五千骑更不足惧!”
  徐渭道。
  “依徐相公看来,那鞑靼若在宣府仅是骚扰、佯攻,那鞑靼会在何处集重兵突破?”马芳问道。
  “在下曾仔细查阅地图,鞑靼铁骑部署在大同至宣府沿线,而这沿线之上,我大明布防在蔚州最为薄弱。蔚州恐是鞑靼重兵突击之地!”徐渭道。

  “徐相公高见!”马芳心中对徐渭又多了几分赞赏,徐渭对战局之论与马芳所想颇为相似。
  “几位从京师一路奔波,早些休息!我们明日再议。”马芳说罢,便差士卒领徐渭一行三人下去休息。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徐渭早早用过早饭,与马芳简单寒暄后,便请求在宣府各处巡查。马芳遣士卒陪同,自己则去校军场演练军马。
  虽有鞑靼来扰,但本地百姓确如昨晚酒保所讲,秩序井然,并无惊慌之势。宣府遍布葡萄园,时已初秋,许多百姓正在采摘葡萄,繁忙热闹。北地风光、民俗民情看得徐渭心旷神怡,想起许久未曾提笔作画,便想若有闲暇不妨画画这宣府葡萄。
  昨夜契丹墓冢景象仍萦绕徐渭心头,在宣府城内徐渭向几位长者打听,所问之人皆说,相传墓冢确是辽人所建,但其它细节并不知晓。

  徐渭正欲继续寻访墓冢详情,忽听宣府城北喊杀声起,便与士卒匆忙赶到宣府城北门,登上城楼,见马芳已在城楼向外瞭望。徐渭向城外望去,见不远处约千余鞑靼铁骑正在摇旗呐喊,用生硬汉话向明军叫阵,尽是羞辱谩骂之词。马芳大怒,传令点齐一千骑兵出关迎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