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 全新解——传世文献+出土资料重述那段奠定中华走向的朦胧上古史》
第15节

作者: 唐封叶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季历虽然已经被商人认定是潜在的巨大威胁,但他毕竟一没有公开反商、二没有入侵商土,甚至还遵从商王之命讨伐戎狄,所以文丁也没有理由公开杀他,否则商朝也没法向天下交代。故而文丁对季历的拘禁,应该是属于软禁性质的:不让你回国,但是好吃好喝伺候着,对外宣称是留在朝廷做大官。可是季历这个人,应该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雄鹰一般的人物现在却被关在金色鸟笼中,他如何受得了这份打击,咽得下这口窝囊气?因此没多久,季历就抑郁懊丧而死。文丁虽没有直接杀季历,但季历确是因文丁拘禁而死的,所以史书上还是留下了“文丁杀季历”的记载。

  日期:2017-10-05 23:41:03
  10,姬昌复仇与韬光养晦
  《古本竹书纪年》说,文丁十一年季历死后不久,商王文丁自己的阳寿也到了头,商周两位君主竟于同一年前后脚走了。文丁驾崩后,商朝继位的君主是其子“羡”,后来其“日名”叫作“帝乙”。
  再说周国那边。季历困死商朝的消息传回去后,他的据说天生异象、长着四个丨乳丨房的儿子昌继承了周君的位子,这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据《国语》和《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文王即位时,有成群的凤凰飞来,翱翔在岐山上空鸣叫不止,这就是古人所盛称的“凤鸣岐山”的典故。该故事无外乎是想说文王有圣兆,预示周国将因他而兴。当然这时候文王其实还并没有称“王”,我们姑且先把称王前的文王称作周侯姬昌。不过还要多说一句的是,其实我们把文王的名字叫“姬昌”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上古时代男人的名字一般是“氏+名(或字)”的形式,而不是“姓+名(或字)”的形式,所以不能在文王的名字“昌”前面加“姬”这个姓。按“氏+名(或字)”的形式,文王的名字应该叫做“周昌”。因为文王是周国国君,所以他的“氏”应该是“周”。但文王的名字自古以来就被很多人错误称呼为“姬昌”,我们也就将错就错了。

  话说父亲季历被商朝拘禁而死,做儿子的自然不能善罢甘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嘛!《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季历被杀后,商王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此时周国主持伐商的,自然只能是周侯姬昌。不过这怒发冲冠、急不可耐复仇的样子,显然与大家熟知的“老成稳重”的文王形象大相径庭。但如果我提醒您姬昌当时的年龄才十来岁,您就能理解了。十来岁的少年姬昌,自然是毫无城府、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哪能天生就一副老成相?得让一个年轻人多吃一些亏,多受一些挫折,把棱角磨平了以后,他才能变得“老成稳重”起来。(关于姬昌继位时的年龄问题,我们在本书第4节已经推算过。后世有些古籍说文王47岁继位,在位50年,终年97岁,但这种说法纯属胡扯。文王死前数年内还带兵亲征很多方国,这是90多岁的人能干得了的事吗?何况文王去世几年后他的孙子成王继位时还年少,需要周公辅政,一个如不死要百多岁的人,长孙怎会这么小?显然有违逻辑和常识。本人的观点是,姬昌十余岁继承周君之位,在位50年,去世时60多岁不到70岁。)

  日期:2017-10-05 23:44:47

  之前周人在季历的领导下,虽然征伐四方,所向披靡,罕有败绩,但他们的敌人也不是什么重量级选手。现在后起的“小邦周”居然要跟树大根深的“大邑商”硬碰,实力还是太单薄了些。姬昌的进攻,显然是自不量力之举。姬昌指挥周军伐商的结果,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后来他又韬光养晦服事商朝几十年的结果看,此次周人伐商应该是吃了大大的败仗,败到让姬昌几十年后都懂得“低调做人”。商朝则再次向天下证明,自己是一头真猛虎,可不是“纸老虎”。不过商王帝乙自觉理亏(季历毕竟没有公开反商还对商有功却被囚杀),而且当时商朝还面临着其他方向的威胁,也不值得发动远征在周国身上多耗实力。于是帝乙不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决定缓和与周人的关系。那边姬昌吃了败仗,小牛犊知道了猛虎的厉害正惶惶不可终日,没想到商王居然如此“大度”,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商周两国于是又恢复了和平。

  日期:2017-10-08 11:03:54
  虽说商朝不再追究周国的“反叛”行为,但帝乙二年周人这次惨败后,应该丧失了山西和陕东的大部分新得据点,重新龟缩到岐山一带。《孟子·公孙丑》上说,“文王以百里(兴)”,虽然不免夸张,但姬昌早年时周人的地盘又变得很小,应该是事实。这真是老子季历辛辛苦苦几十年,儿子姬昌一夜回到解放前。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今本竹书纪年》称周军伐商失败的第二年,也就是帝乙三年,周国又发生了地震。这时候的姬昌,虽然才十来岁,但毕竟是挚国贵族之女太任的儿子,从小从母亲那里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因此没有被接踵而来的沉重打击打倒,反而显现出极大的坚韧。他吸取教训,冷静头脑,制定了正确的对策:对外恭顺商朝、交友诸国,对内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当然那时还没这俩词),以待时机。

  《吕氏春秋》记载,文王在岐邑时,虽然受商朝的欺侮慢待,依然谨守臣节,早晚朝拜一定按时,进献贡品一定适宜,祭祀商朝先王一定恭敬。(“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当代出土的周原甲骨也证实,当时姬昌曾在周原的商王宗庙里,虔诚恭敬地祭祀成汤和其他商王,甚至包括拘死他老爹的文丁。一个能做到“忍人所不能忍”的君王,显然是个可怕的君王。

  日期:2017-10-08 19:55:46
  周侯姬昌在位初年还有一件“外交”和发展的大事,那就是周国又与莘国(有莘氏)联姻。《诗经·大雅·大明》有云: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hé)之阳,在渭之涘(sì)。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qiàn)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诗文说,当时的莘国位于今天陕西东部合阳县一带,姬昌亲自到渭水边迎亲。只见那莘国之女太姒美若天仙,周人为之串舟做浮桥,场面风光盛大。周人之所以对文王娶莘女太姒洋洋自得,是因为有莘氏可是比文王之母的挚国更显赫的家族。据《世本》载,有莘氏是夏王室的支族,姒姓,“莘”又作“辛”。众多史书说,夏末时成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夫人,有莘氏的庖正(膳食官)伊尹辅佐成汤夺得天下,因此有莘氏在商朝也非常吃香。故而在《诗经》中周人称莘国为“大邦”。周国怎么又攀上莘国这高枝的呢?《易经》(又名《周易》)中有“帝乙归妹”一句,疑古派大师顾颉刚曾考证,《周易》中的卦辞,多与商周历史有关,“帝乙归妹”可能就是说商王帝乙嫁女给当时的周侯姬昌。不过顾颉刚认为姬昌是娶了两次老婆——最初娶的“大邦”之女是殷商之女,续娶的是莘国之女。其实顾大师应该是误读了古诗。本人以为,所谓“帝乙归妹”应该就是指商王帝乙做媒,把莘国之女嫁给姬昌。帝乙为什么这么“好心”呢?个人猜测,可能这就是因季历无罪死于商朝,帝乙给予他儿子姬昌的一种补偿吧。其实不管“帝乙归妹”是否是指帝乙赐婚周人,总归姬昌娶了太姒之后通过周莘两国联姻,周人的政治势力又有所扩大、又能学到更多的先进文化,则是无疑问的。而且太姒的到来,让姬家人丁极为兴旺。《诗经·大雅·思齐》云:“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矣。”意思是说太姒的德行美好,生了一百个儿子,这就是“文王百子”传说的由来。当然太姒就是一个劲地生,一辈子也生不了一百个儿子,这显然是夸张。不过《史记》载,太姒至少给姬昌生了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他们的本名只是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前面的某叔、某公的某,是指他们后来的封邑或封国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