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精神病医师,告诉你一些毛骨悚然的事》
第38节

作者: sxwd0258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心理咨询师:
  “是不是乍一想没觉得什么,但是仔细想想,会觉得毛骨悚然?”
  我:

  “哈哈,的确。这个就是所谓的‘心声’吧?应该是一种人对自己记忆的调用。”
  心理咨询师:
  “这只是一种说法。但是,如果这种所谓的‘心声’,真的是你身体里的另外一个人呢?只不过大多数时候,那个人都会听从你的指令,比如你看书默读的时候,他会给你默读,就像一个仆人一样听话。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不听话了,你想要默读《论语》的时候,他却偏偏开始默读《三国演义》,那该怎么办?其实你生活里也应该碰到过吧?比如说,你默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还记得自己读到了哪里,但是很快你走神了,等你回过神来的时候,你发现你已经把书读了好几页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读到了哪里了,你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我刚才的确在读书’这么一个粗浅的印象而已。”

  我:

  “仔细想想,的确有点渗人。”
  心理咨询师:
  “就是说啊。我说的那个人,他就是相信自己的身体里真的有另外一个自己,或者说,他觉得一个人的自我,是可以被割裂开来的,甚至可以进行对话的。”
  我:
  “然后他就用自杀来割裂?”
  心理咨询师:

  “对,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
  “不过用这种办法就能逼出体内的另外一个自己吗?我有点不能理解。”
  心理咨询师:
  “举个例子吧,如果你走到一栋高楼屋顶的边缘,你会怎么样?”
  我:

  “如果我有恐高症的话,估计会两腿发软吧。因为再往前走就死翘翘了吧。”
  心理咨询师: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你从小到大都没有从高楼跳下来过,没有摔断过腿,也没有摔死过,你怎么知道摔下去就会死呢?”
  我:“就算没有跳过楼,但是也听说过别人跳楼自杀的吧。”

  心理咨询师:
  “那么不说跳楼,就说你平常的跳高吧。如果我让你从桌子上跳到地板上,你会跳吗?”
  我:
  “会啊。”
  心理咨询师:
  “但是如果让你从两层楼高的地方跳下来,你就会犹豫了吧?就算我骗你说两层楼摔不死人,你也会害怕不是吗?”
  我:
  “嗯。”
  心理咨询师:
  “所以这就很奇怪了。就好像我们的大脑里天生就有一个判断的机制,我们走到悬崖边,走到屋顶边,自动就会停下来,知道前面有危险,不敢继续往前走哪怕一步。我们不知道一栋楼有多高,是十七米,还是二十米,我们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到了屋顶边缘却自动不敢走了。就好像我们脑海里有个人给我们算好了一样,那个人告诉我们说,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你能力极限了,你会有危险,不能继续走了。”

  我:
  “的确是这种感觉,你说到现在,我已经大概明白那个人的想法了。他是想要通过这种让自己置身险地的方式,让他身体里的那个看不见的‘自己’出来跟他对话,是吧?”
  心理咨询师: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个病人,他坚定地认为另外一个自己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是大部分人过完一生也没有机会和另外一个自己对上话,他就是想试试。他还说自己有几次的确成功了,但是另外一个自己很懒惰,跟他没说几句话就又回去了。所以他很着急,一直想继续跟他顺利对话。”
  我:
  “后来他成功了吗?”

  心理咨询师:
  “那我就不知道了。但是至少,他不再那么尝试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已经开始尝试着装成普通人过日子了。干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不就是让疯子装成普通人吗?”
  我点了点头,说我不能更赞同他的话。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其实是教师的工作。
  我们的职责,就是去教导那些疯子模仿,模仿普通人的行动和生活方式,从而变成其他人眼里的正常人。
  其实,正常人之中又有多少正常人呢?所谓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后形成的一套比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

  而一些所谓的疯子,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可能只是这一套模仿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展现了真正的自我而已。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里,他就提到了一些早期的对付疯子的方法,比如说图克主张用惩罚来对付疯子,一直惩罚到他们学会模仿普通人的作为为止,这实际是用威吓的方式来让他们的行为像普通人。和这类似的,皮内尔则提倡用冷水浴、紧身服等方法来惩罚疯子,强迫他们学习普通人。而这种疗法的本质是使用重复的暴力来让病人将模仿正常人和模仿失败受到惩罚变成一种下意识行为,从而形式内化了。

  聊天的最后,心理咨询师跟我谈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很多冒险家,都喜欢做一些游离在生死边缘的事,比如说高空跳伞,比如说在高楼大厦屋顶倒立,比如说玩蹦极,过山车,他们说,这种刺激的游戏,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活过’的感觉。只有真正在危险的境地,一个人才会真正感觉到自我。不然,为什么恐怖片长盛不衰,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在电影院排长龙看各种电影呢?对吧?”
  我不知道他的话是否正确,更不知道他所咨询过的那个病人的猜想是否正确。
  最后,我只想以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所说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一篇的访谈:
  “知识变得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越大。”
  日期:2017-12-22 11:59:04

  二十三、四个结局
  他是一名程序设计方向专业出来的游戏设计师,他之前参与过几个工作室的游戏设计工作,但是后来,他退出了所有的工作室,只是把自己给闷在了家里,从早到晚,就是足不出户,仿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交流一般。
  后来,他的家人怀疑他是得了抑郁症,所以将他带到了精神病院诊断。看到他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那因为长时间没有冲洗打理而变得油光满面的长发和满脸的胡茬。
  我:

  “我看过很多有病的人,但是你绝对不属于他们那一类。我看你第一眼就知道了,你肯定没有抑郁症。抑郁症的人不是你这样的。”
  他笑嘻嘻地说:
  “我本来就没有什么抑郁症,是我爹妈想多了,非要带我过来。”
  在说这话的时候,他手里拿着手机,两只手一直在滴滴答答地按着什么,就好像是在发短信。
  我:

  “给朋友发短信?”
  他摇了摇头:
  “不是,是在玩游戏。”
  我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情况,他的情况很可能是沉迷于游戏,是严重的网瘾导致了他足不出户的情况。
  我:
  “你待在家里,整天就玩游戏?”

  他笑得更灿烂了:
  “算是玩游戏,但是跟你想的肯定不一样,你以为我是玩初中生、大学生玩的那种网游是吧?不过我告诉你,我不是。我玩的是《生命线进化》和《SuperLife》这两款游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