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精神病医师,告诉你一些毛骨悚然的事》
第46节

作者: sxwd0258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
  “如果这么说的话,虽然不全对吧,但是生活里的确也有一些这样的情况……”
  他:
  “对啊。接下来就是艺术基因对人的影响了。举个例子,审美也算是艺术的一种吧。很多人会喜欢肤色比较白的人,因为从原始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没有用来做基因鉴定的技术和工具,所以他们直观地采用‘以白为美’的审美观。在古代,皮肤白的人,大多数意味着没有皮肤病,没有细菌病毒的感染,身体健康。根据皮肤白不白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是一个直观快捷的方法,对吧?而现在,科技已经发展了,很多疾病都已经可以治好了。而且,人的智商等很多其他的能力跟皮肤白不白也没有关系,但是很多人的思想模式,还是原始人的那一套的,他们还是根据皮肤白不白来判断一个人的基因好不好,这往往就容易忽视情商,智商,体能等其他因素。在这个时代,以白为美的这种艺术基因,其实已经对人的生存产生影响了。”

  我:
  “比起文化基因,这个倒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他:
  “是啊,接下来就是科技基因。科技基因对人的影响就更大了。以前吧,很多人认为,科技产品是人的工具,但是事实上,到了现代社会,科技已经反过来影响人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低头族’,你看看,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有多少人一天时间都是低着头走路工作的?很多人甚至彻夜通宵地玩手机,一直看新闻,逛论坛,看视频或者玩贴吧,一直到三四点才睡觉,他们也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可是他们就是停不下来。这,其实已经严重违反了人的生物钟啊。其他的例子,比如说军事战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策略和战术也在不断改变,以前冷兵器时代的兵阵,到枪械发明之后的士兵阵容,再到现在各种海陆空现代化武器的发展,人的战术、战略思维基本是被科技给带着走的。”

  我: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科技的发明终究还是靠人的构思和设计啊。”
  他:
  “谁说的?现在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来制造各种材料和化合物了。现在的社会,早就不是化学家在实验室里玩弄烧瓶摸索出材料和化合物的时代了,现在世界上很多的化学材料,合成物,都是直接在计算机里设定好各种化学元素,然后模拟出各种组合情况,然后来判断它们的功能。计算机一天可能可以组合出几万种不同的材料,这可比爱迪生那种拿各种材料去做灯泡灯丝的实验效率高多了。而且,计算机到底会合成出什么样的材料,在计算机反馈出结果之前,人是完全无法预料的。”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漫长的沉默之中,因为他的确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至少,就我目前所比较熟悉的领域来说,他的话是没有错的。现在很多的药品和材料,的确是靠计算机模拟来制造的,在2013年时,三位美国科学家就是因为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当时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给出的新闻通稿是这么说的:
  “过去,化学家们曾经利用塑料球和小棍来建造分子的模型。而现在,建模则是由计算机完成的。”
  他继续说:

  “这个世界的末日已经快到了。人类的进化,要十万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有一丁点微小的变化,但是科技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快,这几乎是蜗牛和火车的对比。总有一天,呼啸而过的火车会远远甩开蜗牛……甚至,把蜗牛给碾压得粉碎。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行业的人被淘汰……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啊。”
  我:
  “可是,目前来说,科技终究还是人能够操控,如果真的科技要威胁到了人类,人类还是有办法停止它的。”
  他:

  “已经不可能了。因为竞争的存在啊。如果一家公司发明出了人工智能,它可以在行业内领先十年时间的话,他们是不会去考虑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人类社会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毁灭的。人都是注重眼前利益的。如果你今天就要饿死了,你会去考虑别人赐给你的一块肉里有微量砒霜吗?”
  对科技的恐惧,是他对各种机械仪器产生恐惧心理的根源,如果没能够治好他的这种恐惧根源,他是不会减淡对机器的恐惧的。
  但是让人无奈的是,他的这种疾病,靠科技,是治不好的。高精度的脑CT检测不出他精神的异常,各种仪器对他血液、体液的化验也检测不出他的问题。
  能够解除他内心的危机感的,只有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对视,心灵之间的碰撞。和他说话,去咖啡店喝一杯下午茶,去幼儿园里看看小孩子,去公园里听听阳光下的笑声,这些,都是治愈他内心的 方式。

  不论他的话是否正确,但是至少目前,科技,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完全替代人心的地步吧。
  日期:2017-12-26 20:47:03
  二十八、活在你的梦中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在梦中的场景许多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只不过,在梦中,你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被扭曲或者碎片化了。梦中的事物,往往不符合逻辑,甚至不符合经验,在梦中,往往会有各种匪夷所思、天方夜谭的故事情节出现。
  我曾经读过不少脑科学方面对做梦的解释,但是,真正让我对做梦有进一步体会的,却是和那个人的对话。
  她当时是这么说的:
  “你知道吗,做梦,是人另一种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
  “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她:
  “是啊。在现实世界中,你了解这个世界,是客观角度来认识的,但是在梦中,你是以主观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的。”
  我笑了:
  “日常生活中是以客观视角看这个世界?日常生活中不也该是主观吗?”
  她:
  “你没有懂我的意思。我举个例子吧,日常生活中,我告诉你一个故事,比如说,一个小女孩被一只狗给咬了,或者你看到了一个小女孩被一只狗给咬了。这个时候,你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的,你就像是上帝一样,你看到了这一幕景象,或者在脑海里构思了这一幕景象,但是不管怎么样,你都是置身事外的。其实不管是小女孩也好,还是狗也好,都是你大脑制造出来的画面,而不是你用手触摸到的那个本体。但是在梦中,你却不一样了,你在梦中,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梦中的化身,你和小女孩,还有那咬人的小狗,无论如何都是在一个环境里的。都是你思想的创造物。”

  我: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
  她:
  “现在明白了吧?西方不是有三位一体的说法吗?认为圣父,圣灵和圣子,其实是一体的,如果用做梦来比喻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你在梦中,梦到自己被一只狗咬了,但是其实被咬了的,是你梦中的那个化身,而不是你现实世界里的真实身体。但是梦中的化身和现实世界里的你的身体,却共享了‘疼痛’、‘恐惧’,这些感受。梦中的你和现实世界里的你,其实是一种‘二位一体’的状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