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维基揭密之汉武谜团》
第40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2-16 12:26:26
  第二十三节 卫青投桃报李的全胜神话
  司马迁曾在《佞幸列传》中说过这样的话:“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以外戚贵幸”的意思就是说,卫氏的杰出人物卫青和霍去病其实起家仍然靠的是裙带关系,最初的机会就是刘彻的宠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这话意味着他们俩人没把自己当成可以躺在外戚身份上吃饭的废物,而是牢牢抓住机会,为国效力,最终得以留芳百世。
  其实,如果他们没能够“用材能自进”,那估计司马迁就只会在《佞幸列传》中提提他们的名字。
  公元前129年,一颗将星从天而降,一直默默无闻,陪着皇帝做自己的太中大夫的卫青,从文职改任武职,开始了七战七胜的首次战争,打了一个龙城大捷,从而崭露头角。
  卫青第一次出征时的阵容还是颇为可观的,四支队伍,四个将军,卫青当时是最不被看好的。公孙贺虽然是卫青的姐夫,但他的身份首先是刘彻的亲信,在刘彻当太子的时候就是太子舍人,资深党一个。公孙敖,人家好歹服侍过汉景帝的好不好,资历摆在那儿呢。李广,更不必说了,哪怕后来卫青七战七胜,司马迁和班固都还是顽强地将“卫将军传”放在了“李将军传”的后面。
  但是,四支部队三支部队铩羽而归,只有卫青取得了胜利。史书记载,卫青到了龙城,斩首俘虏了数百人,骑将军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兵,卫尉李广更倒霉,自己都被俘虏了,后来逃了回来。这两人按律都应该被斩首,花钱赎了自己的性命,当个普通老百姓。另一个将军公孙贺也没有什么功劳(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龙城之战的影响实在是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个龙城飞将显然不是李广,而是指卫青,这是自汉初以来对匈奴的首次大捷。
  其实卫青打龙城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龙城是匈奴的祭天圣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打人不打脸,这个都是常规的做法,当时汉朝还没有和匈奴完全撕破脸皮,打龙城等于掘人家祖坟啊。
  卫青打龙城,他当然可以取得好成绩。龙城不是战区,相当于现在的平民区,甚至比平民区更高级一点,有点像教区,一般大家都不会打那儿。匈奴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有人打龙城,没给龙城派太多的守卫,所以好打。
  卫青不按常理出牌,毫不犹豫地直奔龙城而去,用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进一步激怒了匈奴,将汉匈推上了不可调和的状态,使得战争的扩大成为不可避免之事。

  请注意,龙城之役,史书上没记载卫青得到封赏,因为如果惹怒了一个自己无法对付的敌人,那不叫胜利,而是鲁莽。
  日期:2018-02-16 12:26:52
  卫青证明了自己并非是鲁莽之人。一年后,公元128年秋天,卫青作为车骑将军,独立带三万骑兵,出雁门与匈奴展开了他这生中的第二次战争,斩首俘虏了数千人。(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一次,卫青才是实实在在地赢了一场漂亮的战争,为自己的军事才能作了一个充分的背书,也确保龙城之战不会成为一个笑话。往往而言,事件的结局决定了事件的性质,胜者为王败者寇,如果汉军在匈奴的疯狂报复中败退,那么龙城必然会被史家所诟病。

  雁门之战后,估计匈奴是气疯了。没办法,以前和汉朝打仗,从来都是他们耍着汉人,连皇帝都被他们围过,现在居然连续被打了两大闷棍子。气疯了的结果是不按常理出牌了,导致曾经在七国之乱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资深官僚韩安国出了昏招。
  要说这韩安国的运气真是坏透了,曾经,有一个丞相的位置摆在他面前,但他想珍惜却珍惜不了,因为他摔断了腿。等他腿好了,丞相位置被别人拿走了,所以,他就想当能文能武的全能性人才,做了材官将军,驻守渔阳去了。雁门一役,匈奴被打得哭爹喊娘的,韩安国顺手就抓了一个俘虏,打听一下匈奴部队的消息,俘虏说,匈奴被打怕了,已经远过地离开。韩安国非常高兴,就向刘彻上书,说现在现在农耕的好时间,不如暂时停止屯军,放大家回家去忙农活。结果,停止屯军不过一月多,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两地。而韩安国的部队只剩了700多人,这可怎么保护当地老百姓呢?韩安国出兵与匈奴打了一下,胜不了,又退回了军营。匈奴也不去理睬他们,直接俘虏了一千多人,抢了不少牲畜财物后离开。这纸包不住火,刘彻很快就知道了这事,气了个半死,派人去把韩安国骂了一顿,又把韩安国向东调离,让他驻守右北平。

  在雁门大捷后,为什么韩安国上书要求让部队回去农耕,认为匈奴短期内不会再来?因为匈奴打仗无非是为了抢东西,这才抢了东西,够用一阵子的了,干嘛还来抢呢,而且这次抢东西的时候被卫青打得哭爹喊娘的,应该暂时歇歇了。
  (卫尉安国为材官将军,屯于渔阳。安国捕生虏,言匈奴远去。即上书言方田作时,请且罢军屯。罢军屯月余,匈奴大入上谷、渔阳。罢军屯月余,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出与战,不胜,复入壁。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天子闻之,怒,使使责让安国。徙安国益东,屯右北平《史记.韩长孺列传》)
  可怜的韩安国,他的判断原本应该是对的,前提是匈奴没被卫青打疯掉。对匈奴来说,打仗他们自己也是要死人的,能够不打仗的话为什么还要打?问题是,输得只剩裤衩的匈奴人要在别的地方找回自己的面子啊。韩安国只能自认倒霉,因为这一次失误,一世英名尽毁,最后把自己给气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