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时代》
第6节

作者: 过去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要把世界除了氦气之外,其他一切物质都液化掉,最后剩下来的气体不是纯氦了么?”

  在越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每降低一点点温度,制冷的难度和能耗,都是几何级数增长。
  想明白这一点,能先省掉一大半成本。
  “对啊!哎呀小顾,你还不如你儿子聪明呢!”秦辉短暂地一愣,立刻开始拍大腿。
  老爹秦辉更懂技术,也马想通了——事实他一开始完全是因为畏难,觉得毫无可行性,所以索性没深入想。
  如今见儿子真能说出真知灼见,老爹严谨地评价:“这是一个好想法,但也降低不了多少难度。氦气去是氢气,沸点零下253度;氖气,245度。也是说我们依然要造出至少能制冷到零下255度的机器。”
  氢和氖是沸点仅高于氦气的气体,其氢气还是常见、廉价的工业气体。
  以钱塘制氧机厂的技术实力,当然是可以轻松制造出氢气的,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可以轻松造出降温到零下255°的制冷机——因为工业制氢靠的是电解法。

  把纯净水通电电解,能得到纯氢和纯氧。
  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氧气,从液化空气里分离氢气,省电好多倍。
  所以工业化制氢,压根儿不需要“液化氢气”这个环节。
  以钱塘制氧机厂如今的实力,也造不出能液化氢气的制冷机。

  秦辉想明白后,连忙打圆场:“那也不错了,至少这个办法能让我们把制冷机的要求,降低了十几度呢,难度起码降低了五六倍!
  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嘛,今天一个点子,解决了这么大问题。说不定过两天再怎么搞一下,又能攻关两步。歌命形势一片大好啊!
  既然法国人德国人能造得出来,说明这里面肯定是有投机取巧的办法的。我不信他们真的靠傻呵呵把空气制到那么冷、却只卖我们几百法郎一瓶气。”
  秦辉最后这句话,倒是颇有几分朴素哲理。
  他确实不懂法国人技术怎么做到的,但他会算经济账。
  真要把分离气体降温到零下260度,国际市场的氦气绝对不是现在这点价格撑得住的。
  哪怕机器白送,光电费都不够!

  所以洋人肯定还有别的秘笈,只是国人没发现。
  而顾骜立刻印证了秦辉的猜测:
  “洋人当然还有别的办法——首先,氢气是很活泼的,可以直接氧化成水去掉。至于其他超低温才能分离的杂质,洋人应该也有别的方法。我觉得,最后的工业化制氦手段,可能连零下240度都不需要。”
  秦辉听了,简直双眼放光。
  他掏了一下口袋,翻出一块手表,给顾骜戴,然后握着他的手臂狠狠摇晃了几下。
  “骜骜!你太棒了!告诉伯伯,是不是在学校里物理化学经常考第一?好学生是不一样!那个,你能不能大致猜到,洋人可能是靠什么办法,进一步去除其他超低温杂质的呢?这块表送你了!”
  “不许拿秦伯伯的礼物!”老爹连忙制止,他知道顾骜只要收下,今天他这个领导责任推不掉了。
  “我只知道一个大致思路,不知道具体用什么材料。”顾骜谦虚地说。
  秦辉已然很满意:“思路也成!你说出来,伯伯给你爸加半年的奖金!”
  顾骜想了想,吐露道:“膜法!”
  所谓膜法,全称半透膜渗透压法。
  是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半透膜,让混合气体或者液体分离的工业生产方法。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是以色列人经常搞的膜式海水淡化法——
  早期的海水淡化,靠的是煮海水蒸馏,能耗非常高。而以色列等东国家缺水,又承担不起这么高昂的能耗,搞出了一种高分子半透膜。
  这种膜的孔径大小,水分子可以通过,但氯离子却通不过。用这种膜多滤几次,海水的盐被去掉了,得到了淡水。
  空气的膜法分离,道理也是一样的。
  如果可以制造出一种半透膜,刚好只够氢气氦气这些小分子通过,而分子较大的氖气无法通过,那么氦氖分离实现了。
  这绕过了“必须把制氦机的制冷温度压低到零下245度以下,达到氖气液化、氦气依然气态的状态,才能分离氦氖”这个技术难关。
  顾骜之所以知道这个研究方向,完全是因为他辈子的专业。

  这世只有少部分码农是本专业学计算机的,大多都是别的工科生,毕业后发现程序员来钱,才学个语言转行的。
  顾骜辈子在杭电学学的是电气自动化,号称“业率最高、但起薪最低”的万金油,大多数工程物理方面的专业都略懂。
  加他大学里学习认真、经常看前沿科技期刊,所以他知道的工业常识,可70年代的人多多了。
  他自己不会干,不代表他不能给别人指方向。
  今天的这个见解,也是他前世看高分子材料学的章时,不小心瞥到的。

  在后世,膜法的应用场景千千万万。因为其低能耗,导致人类在遇到任何分离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的课题时,都会优先考虑膜法。
  说句难听的,连膜法都不知道,还有脸说自己是21世纪的工科生?
  除非是打了四年LOL的工科生吧。
  不过,在1977年,膜法这种高分子科技还是很新鲜滴。

  顾骜依稀记得前世看过的论综述里提过,在70年代末,貌似只有几家以色列人的公司,研发出了具有这种理化特性的半透膜。
  只不过,哪怕是这些以色列人,都没有想到把这种膜用于超低温气体分离的应用场景。
  材料科学的很多研究,一开始都是无心插柳的。
  研究出一种材料,测试出其物理特性,却不知道这些物理特性能用来干啥,这是很常见的情况。
  所以,顾骜的思路,至少也算是一种“方法发明”了。
  而法液空如今制造氦气的方法,应该依然还是从氦、氖含量都相对较高的天然气里,把天然气、氢气这些成分都烧掉、并把水和二氧化碳去除。

  最后,再把温度和压强降到氖气等杂质已经液化、而氦气尚未液化的区间内,把杂质分离。
  顾骜估计,法国人和德国人,都可以造出等效于“零下245度、1个大气压”的工业制冷机。
  也正是因此,70年代的氦气后世的氦气贵好多好多倍,因为实在是太费电了。这个时代的氦气,绝对不可能被拿去充小朋友手的气球,小朋友只能玩有爆炸危险的氢气球。
  而顾骜要是能从以色列人那里找到“分离氦/氖”的半透膜,那起码可以把制氦机的工况温度再提升20度,省电一半都不止,机器造价也会大幅降低。
  顾骜脑子里的这些考虑,他不能全部跟秦辉说。

  他也没打算这么说。
  这个时代,还没有全面开放,他说那么多,自己个人也捞不到多少好处。
  以秦辉的权限,最多也给老爹发半年奖金,顶天了。
  在改革之前,技术人员的付出根本不值钱。

  而且一下子说多了也不安全,不符合别人对他的水平认知。
  所以,他只能略微指下方向,把半透膜法这个思路点透,让秦辉足以完成提交给一机部的报告、然后凭借报告伸手要钱要资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