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时代》
第38节

作者: 过去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蔡记者,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资本注意国家,知不知道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都是有成的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的。”
  蔡明霞勉强地点点头:“我知道有专利这个概念,但是不太懂法律。”
  “没关系,知道概念好,剩下的我教你。”顾骜也不谦虚,当场洋洋洒洒地指点江山,
  “在成法国家,专利审查指南里,几乎都有一条:判定一项新技术是否具有创造性,应当看与现有技术相,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而判定‘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时,不应当考虑这项突破的取得过程是否艰辛。只要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因公知常识而导致的技术偏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那都属于有创造性。”
  蔡明霞觉得自己的智商已经快不够用了,简直是在被碾压。
  她艰难地组织着措辞:“你……你的意思是说,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大小,和过程是否艰辛、是否难以想到,并没有关系?有时候是靠灵光一闪的天赋,能做出别人埋头苦干也攻克不了的事情?”

  旁边的吴俊法她还要二脸懵逼,听过了蔡明霞的“翻译”,已经要给她竖大拇指了。
  顾骜点点头:“差不多可以这么理解吧,我父亲是技术科科长,所以我从小对制冷物理和物质分离想得较多,见多识广。有时候,通过一些创新的思维模式,能妙手偶得。”
  “那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呢?”蔡明霞津津有味地追问。
  “技术细节不能说……我给你举个类的吧。”顾骜想了想,又打量了一下蔡明霞,风趣地问,“蔡同志,看你也有……30了?应该已经结婚生子了吧。我拿奶娃的例子说事儿,你能理解吧。”
  “你……”蔡明霞几乎要斥责顾骜耍流氓,但考虑到对方的年纪,知道他纯粹是从便于理解的角度才这么问的,也忍了,“我儿子都三岁了,你随便举,我能理解!”
  顾骜便开始设问:“那好,蔡同志,如果今天我问你,你要把冰箱里的隔夜母乳温到刚好38度,喂给婴儿。但婴儿不会说话,不会喊烫。你能在奶瓶进行什么科技改良,实现这个目的呢?”
  “我家没有冰箱,你说的是资本注意国家吧。”蔡明霞有些不着调。
  顾骜无语:“我说了是假设!”
  蔡明霞想了想:“那……给奶瓶里装个温度计?这个答案对么?”

  顾骜摆摆手:“技术设计,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能实现目的,后面的是成本和便捷。但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一个额外条件:
  美国杜邦化学,今年刚刚发明了一种在36到39摄氏度之间,颜色为粉红色、温度超过后会变白失色、温度过低则会变成大红色的塑料。然后,我再问你刚才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蔡明霞明显不是理科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我……我不知道。”
  顾骜唯有拍额:“当然是拿这种塑料来做奶瓶圈了!”
  蔡明霞一愣:“呃……对哦!哇,小顾同志你好聪明。”

  顾骜已经无语了:“我不能说的技术机密,其实原理跟这个差不多——我们厂并没有发明什么新材料。本工程用到的材料,都是外国人已经实验出来的。但正如杜邦公司刚刚不小心造出一种36到39度变色的塑料时,也不知道这种塑料最适合干嘛。
  发明了那种物质分离材料的外国公司,一开始也没想到可以拿来制氦。说到底,我用的是克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固有技术偏见,把一种现有的东西当成另一种东西使,是使用方法层面的创新——
  在资本注意国家,方法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科研不仅是苦战,更是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技术偏见。这些话,我在我的作里已经写过了。
  我并不是想邀功,只是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同行借鉴与启发,让大家共同进步,能少走一点弯路,少浪费一点国家科研资源,那也是好的。毕竟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至于这些话是否适合由我这种毫无资历的人来说,说了之后会不会对我个人的前途造成什么损失,我当时没有多想,也没有办法……”
  蔡明霞听到这儿,记者的职业习惯告诉她:这里有值得深挖的点。

  于是她连忙打断:“那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呢?如果你在高考之前,能预料到这么写有可能导致你个人前途出现波折呢?你还会这么写吗?”
  很尖锐的问题。
  顾骜是见识过后世的震惊部小编的,对记者挖坑的免疫力自然超强。
  他不想让自己的回答显得太假,于是问一旁的吴俊法借了一根健牌烟,还要了跟火柴,划着了之后,猛吸了一口。
  这才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两天之后,徽省高考判卷办、语卷专家组。
  蔡明霞采访后形成的记录学初稿,摆在了一众专家的面前。
  “好同志啊!”萧牛也没想到自己儿子逮到的数学复习队友,原来是个藏得这么深的大神,感慨得无以复加。
  “这觉悟,这能力,没得说了。”一向秉公的老曹也无话可说,唯有感叹沧海桑田。
  “也亏得是十四五岁的热血少年,刚刚下到农村,难怪还那么理想主义。难得。”其他专家纷纷如是交换眼神。
  “我看这篇作要不给70分吧?”有些冒进的开始劝。
  幸好萧牛和曹老都是有原则的人,依然坚持:“不,说好了学论学,采访之前已经定了候选分是66,给66。”

  最终,顾骜的高考语卷,留下了一个总分91分的成绩。
  而与此同时,他其他几科的高考成绩,已经更早出来了。
  下个月的徽省联刊物,也会有一篇关于他事迹的短篇纪实学。
  不过萧牛很谨慎,回头关照了蔡明霞,让她把材料再做扎实一点,一定要等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再把相关章放出来。根据风向,再决定是否要深入、系列报道。
  免得让人误会又回到“为考生造势”的年代。
  张铁生那种伤害高考公信力的案子,国家再也经受不起了。
  这天,已经是顾骜接受采访后的一周了,他和马风也已经回到了宣州,等待考试结果。
  历史的车轮,也滚滚翻篇到了1978年元月。
  一大早,顾骜借住的那户农家门口,围来了一大群人。
  郑大伯小心翼翼地开门瞅了一眼,便一惊一乍地招呼顾骜:“小顾,是徐主任,你考试通过了?”
  顾骜一点都不担心,整理了一下衣服,坦然走了出去。
  倒是跟在他旁边的马风,心里非常忐忑。
  这年的高考,是只允许成绩过了最低投档线的人填报志愿的。如果太差,那连填的资格都没了。
  另外,最终录取的时候,也不是严格按照第一第二的志愿顺序来录取,而是“优先保障重点院校录取到优秀考生”。

  实践,也确实发生过高分考生不自信,结果一志愿填了胡建师专、三志愿才填厦门大学。但因为成绩已经够好、足以厦大,所以被厦大插队挖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