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约东北赌王、缅北毒枭、人贩夫妻、未成年杀人犯组了个饭局》
第19节

作者: 夜行者陈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0-17 19:59:58
  帮猜叔成功走了几次货,生活逐渐稳定,我会在闲暇之余跟猜叔到小勐拉的赌坊里玩几把。
  我赌运向来不好,换的筹码输光了,就借口溜出来,在街上随意晃荡。
  华人都说小勐拉逛街有三宝:“长赢、嫩鸡、吃得好”。我从赌坊出来,不想找姑娘,就沿街扫着一个个小摊,看有什么好吃的。
  逛了一大圈,发现都是些茶沙,鱼饭之类的传统小吃,我不太喜欢。
  东南亚美食里,缅甸菜一直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重油、酸辣,偏油炸。虽说和泰国菜一脉相承,卖相却差了些,多是屎黄色。
  这边的奶茶倒是意外不错,任意一家店的奶茶都比国内连锁店好喝,可能是用料正宗的缘故。
  我正走着,看到一家店名叫“江南菜”,在西郊农贸市场隔壁街,传统的缅甸两层民居,实木搭建,一楼的两个房间打通当作门面,摆了七八张桌子。
  竟然在小勐拉见到“江南”,我不自觉走了进去。
  “您,好,要甚莫?”

  店里就一个男人,黑胖方脸,不到一米七,40多岁的模样。穿着一件白色的紧身工字背心,肚子上肉很多,撑起一个半球。走过来的时候肚子划过桌角,像是把筷子掠过白色的猪油。
  中文发音很怪,一听就知道是缅甸人。
  “你是这家店的老板?”
  店主点点头。
  我原以为会碰到老乡,这下瞬间失去交谈的兴趣,让他把菜单拿给我。菜单是一张打印很简单的A4纸,菜名用中文标注,没有价格。
  “宫保鸡丁、番茄炒蛋、炒饭,就这些?江南菜?”我目光转向老板,菜单上都是些中国的家常菜。
  “见南菜,见南菜。”老板连连点头,脸上笑容密布,眼睛都快挤成一条线。他两只手不停揉搓,微微鞠躬低头和我说道。
  我已经对菜的味道不抱希望,有起身离开的念头,但看到老板略带谦卑的模样,还有都到饭点了,店里也没客人,决定照顾一下生意。
  “江南菜就算了,随便做两三个这里的特色菜就行。”
  老板稍稍愣了一会儿,应该是在消化这句中文的意思。他伸出一个手指比了比自己:“我们,菜,三个?”
  我点头,问:“多少钱?”

  “200。”老板伸出两根手指。
  “人民币?”我多问了一句,这数字肯定不是缅币。像小勐拉、大其力这些比较出名的地方,中国赌客多,做生意的也多,是会接受人民币的。
  “人民币。”
  我伸手比了个OK。
  老板见我确定,给厨房交代了一声,朝我也比了个OK的手势。
  “你为什么会起江南菜这个名字?”我有点好奇,当时小勐拉的店面门牌还是以缅文和英文为主,纯粹中文的店名很少看到,最多是在门上贴一些中文说明。

  “中国人,钱好赚的。”老板笑着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搓了下。
  听老板这么说,我心里有些不舒服,耸了耸肩就把头转向别处。老板也没再多话,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时不时转头看我一眼。
  菜上的很快,一盘是虫拼(一般是炸蝉蛹、龃、水蜈蚣、蝎子、山蜥蜴),一盘是红枣蟑螂(炸过的蟑螂放在红枣里面,外面涂一层蜂蜜),还有一个小的野火锅(蝙蝠、野山鸡、飞鼠之类的肉放进锅里炖,用蔬菜包着吃)。
  果然很特色,我心里想到。
  我夹了几个蝉蛹,炸的太老,其他的就不想尝试了,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两张红票子摆在桌上。
  我刚要出门,老板把我拦了下来,伸了两根手指,“200。”
  “钱我放桌子上了。”我以为老板没看到,转身指着桌上的钱。
  老板摇摇头,还是笑着看我,但让人感觉不舒服,“200,多了。”
  “多了?”我琢磨过来,“美金?”

  原来这家伙是把我当中国游客在宰。
  我当即脑袋倾向一边,歪着嘴:“你别他妈找事啊。”就迈步往外走去。
  老板伸手拽住我的胳膊,一把将我拉回来,力道很大,害我踉跄几步。
  我脾气来了,转身就要把沸腾的小火锅砸过去。
  还没等我动作,后厨立马冲出来俩小孩,十七八的模样,一个把凳子踹飞,落在我身旁的地上。
  另一个孩子手拿菜刀,刀看上去很久没洗,上面有一层黄色的污斑。他眯着眼,眼神冷厉。

  打架分很多种,有叫的大声不敢下死手的,也有一声不吭捅你两刀的,我基本属于第一种,可这俩小孩一看就是真会打架那种。
  角当地人大多和民族武装有关联,见多了战争,和国内的混混不一样,不会考虑打死了人会不会被判刑,势力大于法律。
  我拿起火锅的手放了回去,咬着嘴唇,“行。”
  皮夹掏出来,我数了200美金拍在桌子上。刚想把那两张人民币拿回来,就见到那老板指着被踹飞的凳子,“赔钱。”
  我咬了咬牙,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
  日期:2018-10-17 20:01:41
  从店里出来,我越想越恼,又没有解决办法。先不说猜叔会不会管我这破事,我自己也没脸开口。
  揣着一肚子气回到赌坊,正好猜叔赢了钱准备请饭。
  那天不止我和猜叔,还有一个家伙,叫猴王,是“走山货”的。
  在 角混出头的当地人,大部分和中国人关系不错,为了更方便交流,他们会给自己取些外号。

  猴王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缅甸人显老,他看上去像个中年人。
  他的脸型尖瘦,颧骨突出,像是割掉嘴的秃鹫,眼白比一般人多点,有些恶相,没到一米六的个子,全是精肉,浑身布满佛经形状的纹身,就连脖子都是特殊的佛教图案。
  “猜叔中意你,他不常带人出来玩咯。”猴王在我敬酒的时候冒出一句。
  “哈?”我不知道怎么回,赶紧把酒干了,恭维了句,“你中文说得真好。”
  “和中国人打交道,中文要好咯。”猴王边把酒喝了,边挥手示意我坐下。两人就算点头交了。
  90年代初,野生动物市场规模扩大到之前的数百倍,中国商人,确切说是广东商人,逐渐取代欧美成为最大买家。
  所以 角从事“走山货”这一行的缅甸人都在努力练习中文,说话还会刻意带一点粤语的味道。
  野生动物走私,整个东南亚已经有50年的历史,越南排第一,下面就是缅甸。

  同样是走私,山货比丨毒丨品小众,危害性也没那么大,边境丨警丨察查的不算严格,运送过程自然不算困难。
  雇些村民挑着扁担,拎个买菜篮子,走几步山路就可以送到中国。戒备较为放松的日子,直接放在大巴车的行李舱内也没人管。
  “今天怎么没把你几个儿子带出来?”猜叔把筷子放到一边,和猴王喝了一杯,问道。
  “闹脾气咯。”猴王耸了下肩膀。
  “儿子?”我顺嘴插了一句。
  猴王看我一眼,笑了出来。
  猴王的儿子是他养的三只白眉长臂猴,毛发黑褐色,两边眉毛都是白色,智商不高,很好哄,陌生人给点吃的就会消除戒备。
  平常没事的时候,猴王就爱带它们出门溜达,别人遛狗,他遛猴。

  “搞过一勺万金咯?”猴王和我回碰了一杯后,夹了几口菜,突然问我,眼神有些阴冷。
  “什么意思?”我愣了下,要喝汤的勺子停在空中。
  猴王看我这模样,斜了我一眼,眼里的阴冷却消失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孤、陋、寡、闻。”
  还他妈会成语?我心里骂道,瞥了猜叔一眼,“和猜叔学的吧?”

  猴王说的一勺万金是猴脑。
  据说广东有三道名菜:一个是活叫驴(桌上摆着一个火锅和烤炉,旁边柱子上拴着活驴,想吃哪一个部位,就用刀片一下,可以听到驴叫个不停),一个是吱三声(幼鼠放在盘子里,,夹一只沾调料的时候吱一声,放到烤盘上吱一声,嘴里嚼的时候吱一声),还有一个是猴脑(活猴固定在桌子上,露出一个脑袋,用烧红的铁丝绑在猴子的脑袋上,然后用小锤子不停敲打,半个脑壳就掉落,再用烧红的小石子放到脑浆里,点两滴醋去腥,过10秒,就可以用勺子挖着吃)。

  驴叫和吱三声还是比较常见的,普通的猴脑咬咬牙也可以消费得起,毕竟猴子不稀少。
  一勺万金不一样。

  一勺万金选用的是蜂猴,一种微型猴子品种,身材只比一只手稍大,眼镜很大很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只在云南有存量;
  蜂猴的手肘有毒腺,遇到危险会把毒液放进嘴里咀嚼。所以在食用之前,厨师会故意用烧红的铁棍戳它,让蜂猴咀嚼毒液,这样可以让猴脑处于活跃状态,然后在脑袋上绕一圈热铁丝。
  因为疼痛,蜂猴会发出“嗤嗤”的悲吟声,等两分钟的时间,拿刀背把脑壳敲下来,不用放佐料就可以挖着吃。
  蜂猴小而珍贵,猴脑刚好够一汤勺,所以叫一勺万金。
  “不只是猴脑。”猴王说 角还有种类数以千计的动物售卖,除了老虎、大象等本地物种,非洲的犀牛、猎豹也经过这里进入中国。
  这些都只是“走山货”行业的冰山一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