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
第59节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起因是石国的王子投奔了阿拉伯人,于是阿拉伯人决定为他出头。当然这只是个由头,没有这个石国王子,这场仗也是要打的。由于前两次西征的胜利,大唐帝国的信心达到了顶峰。于是高仙芝决定主动出击,这次的目标就是“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对于这种跨越天然屏障的远征,一二次的成功并不代表你一直会幸运下去。事实证明高仙芝的好运气到头了。

  尽管这次战役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史家们更关心的是中国核心区内的政治斗争。因此这次战役被很多后世的研究者认为又是一次跨越“葱岭”的远征。
  对了,我忘了说明,葱岭就是帕米尔高原的古称。
  如果我们肯静下心来研究怛罗斯的地缘位置就会发现,无论高仙芝走帕米尔高原南北的哪条路线,都不符合地缘上的选择。事实上高仙芝应该选择是从北线进攻怛罗斯。也就是说是走的丝绸之路北线,沿天山之北西行进入中亚的。如果这场战役取得了胜利,那么唐帝国就用实际行动宣示了对这三条丝绸之路所拥有的控制权。
  这一次双方除了自己的主力部队以外,还各自加入了许多小国的部队。事实上这时阿拉伯帝国已经将图兰低地地区的小国们纳入势力范围了。因此愿意唐帝国的盟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天山上的拔汗那人(在吉尔吉斯,也就是汉代的大宛国),一个葛逻禄部,他们的那时还在阿尔泰山及北庭附近游荡(也就是北疆地区)。
  这两个国家加入唐帝国的阵营可以理解。如果帝国获得胜利,前者可以帮助管理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地区;后者则可以获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地区。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这两个盟军一南一北,由于高仙芝所在的安西四镇是在塔里木地区,似乎应该走让葛逻禄部向南与之会合,然后走第二次西征的路线会更为合适。这也是后世的研究者们认为高仙芝又一次跨越了葱岭的理由。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一次通过这条通道进攻石国实际上是一次奇袭。而现在阿拉伯人已经派军来保护这些小国了。如果再走一次这么艰险的道路,以逸待劳的阿拉伯联军不会给唐军任何机会的。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唐军没有翻越葱岭,而是从塔里木盆地出发进入北疆,然后与葛逻禄人会合,沿天山以北的路线进入中亚,并最终在怛罗斯展开激战。
  关于这场战役的实力对比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葛逻禄人的临阵倒戈是导致唐军失败的直接原因。在此之后葛逻禄人仍然得到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对于他们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种利益是谁给的,并不重要。
  高仙芝的第三次西征以失败告终,这也喻示着唐帝国还是把势力范围控制在西域的山地——盆地区会更为现实。怛罗斯之战只是华夏族在西域与中亚地区博亦的一个典型。事实上在之前和之后还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
  1000年以后的清朝也曾经在中亚地区做过类似的努力,在这一地区没有强大势力出现时,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帕米尔高原地也都成为了中央之国的势力范围。但当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北亚新主人的俄国人开始强大时,中国又很自然的退回了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系以东地区。
  我们可以为几千年来的类似博弈找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理由,但在西域与中亚地区形成现有的分割线,更多的是地缘方面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两边的力量能够形成平衡的时候。当然由于西域目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战略平衡线已经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边界了。
  
日期:2009-09-07 13:13:22

  最后要说一下,唐朝最终退出中亚地区以后,这一地区不可避免的伊斯兰化了。事实上在更多的时候,中央之国也很难保有西域地区。唐之后的宋、明两朝基本上都是属于内敛的朝代,无心也无力经营西域,因此在华夏族势力退回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后,西域也随之步中亚后尘伊斯兰化了。
  直到清朝,中央之国才又一次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由于这也算是“故土新归”,因此北京的皇帝给这一区域取名为新疆。如果东亚文明能够早于西方文明进入现代社会,也许中央之国能够保有巴尔喀什国以东地区。不过这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即使没有俄国,也还会有英国或其他势力,处在衰弱期的中国还是很有可能会丧失在中亚的土地。
  事实上当时西域也很有可能会失去,不过中国退出中亚,更多的是因为那里无险可守。而西域的那些高大的山脉则对善于防守的中国人来说更有利。因此仅管这一次外部的势力非常强大(俄国的支持),中国还是保有了西域这块“高山——盆地区”作为自己的战略纵深。在此需要向左宗棠大人表示敬意。

  大中亚部分今天就基本讲完了。下一步要准备中南半岛部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