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废黄河》
第44节

作者: 飞天揽明月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转学第一天,王义坐在最后一排。班主任姓濮,把王义简单的地介绍了一下。王义感觉好奇怪,还有这个姓,真的好复杂啊。在中心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姓皇甫,同学都把他的姓念成了皇蒲,复姓确有一种神秘感。
  下课后,王义的新同学立刻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过来。有一个家伙穿着绿军装,别的三道杠,眉宇间有种勃发的英气,像一个小小的解放军。他小大人一样伸出手来,同王义握手,说:“我叫肖劲松,是这个班的班长。以后如果有谁欺负你,就找我。”真是人如其名。
  在红旗小学的学习就这样开始了,确实比中心小学要紧张。王义在前几次摸底当中,都考得不太理想,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成绩就慢慢地提上来了。当时为了写作文有丰富的素材,濮老师要求他们准备一个本子,做一些剪报的事情。
  王义就准备了一本工作手册,把这些报纸或者作文选当中看到的,剪下来或者抄下来。这里面有一些名言警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成功是99%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一些励志的小故事。那爱迪生试验灯丝,试了多少次试了多少种材料,终于成功了。
  有一个例子王义长大以后就觉得特别地坑爹,就是农药1605。说是科学家经历了1604次失败,到1605次才成功。当时王义把这个例子抄下来的时候,觉得科学家真是太了不起了,赶紧剪下来贴在小本上。1605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化学家真厉害。后来想,这化学家真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把地球祸害了,拍拍屁股就行啦?

  红旗小学坐落在县郊的一个湖边,他们教室外面就是湖,比红旗队挖的那两个鱼塘大的太多了。在靠着学校的这一段湖边,用石头砌了一段围堰,栽了一行柳树。湖里面粼粼的波光经常反射到教室的窗户上,晃人眼睛,学生们乜斜着眼睛可以看到波光里面有一条小木船,船上有个人,船头有几只鸬鹚,有时候还会看到有人张网捕鱼,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假定他们是同一个人吧!有时候下雨的时候他也会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后来王义学到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他脑子里马上就会定格到这样的情景。

  在红旗小学一年当中,没有多少记忆深刻的事情,一次是有一次日全食,还有一次是全城喝板蓝根。
  日期:2019-04-20 18:33:14
  第二十一章 美丽家园
  五月底,王永梅那边要插秧,王永梅在集市上正好碰到老二奶,就想叫王永福、蒋秀梅过去帮帮忙,因为王永福他们村地已经很少了,几年前就已经不再种稻子了。

  蒋秀梅跟人调好班就去呗,刚吃完早饭不久,天就已经很热了。王义在家里无所事事,也要跟着去。
  蒋秀梅说:“热死人天,去怎母?!”
  饭没吃完的时候就有几个人来找王永福打牌,王永福匆匆吃完饭,在南屋支起麻将桌打牌,南屋已经基本上变成了打麻将专用的房间了。王永福听到了不耐烦地说:“他想去就给他去,不然哪天晓得什么叫吃苦!”
  王义妈说:“你晓得吃苦,你怎么不去的。天天就晓得打牌!”回头朝王义说:“走吧。”
  蒋秀梅也不想去,又热又累,还有一想到钻进腿里,怎么也拔不出来的蚂蝗,她就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本来想地没有多少了,而且也不种水稻了,可以不受这份苦了。谁知还要帮忙,不帮也不好 ,毕竟每年王永梅还送两麻袋稻子呢!
  天太热,他们不想绕远路从船闸那边的桥过,径直到河边准备坐吴大爹的小渡船过。从河面上飘来一丝丝的凉风,二人顿时觉得浑身舒爽惬意,抬头看见树荫下小兰子和她妹妹小梅子正跳绳,黑豹伸着舌头趴在旁边一动不动。

  弄一根长长的松紧带,一头系在树上,一头套在小梅子腿上,小梅子站不稳,只好倚靠在另一棵树上。小兰子一边跳一边唱:
  “一米一米三,三三要,要要狗,狗狗要。三面红旗!解放台湾!”
  “周扒皮,皮扒周,周扒皮的老婆在扬州,扬州扬州没有解放,周扒皮的老婆卖冰棒,冰棒冰棒化成水,周扒皮的老婆变成鬼!“
  “小红有颗手榴弹,炸死鬼子一千八百万,小红小红你上我家去,又有床来又有被,还有妈妈和你睡,还有姐姐和你玩,还有哥哥带你去划船。”
  小兰子跳得香汗淋漓,小梅子一脸的羡慕。
  王义抬手挥了几下,喊道:“哎——,小兰子——“
  小兰子停下来,保持住接着往下跳的姿势,把散落的头发绾到耳后,循声望过来,随即招手喊道:“小义子——,过来玩啊——“
  王义摆摆手:“你玩吧,我不会玩,我要上小姑家去。“
  那个老头,吴大爹,和吴东海同宗的,算起来是吴东海的长辈,和吴二根血缘要近一些。小时在吴家当长工,不知道犯了什么错,后来被吴家打跑。在外十几年,五几年单枪匹马一个人又回来了,队里面在河边孬好挤出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给他。他也不嫌,安份守己种地。后来大家看他竟没有娶妻生子的意思,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又没有其它的收入,就把队里的一条木头渡船交给他,让他来摆渡,渡河的时候还有人可以说说话,吴大爹也很高兴。

  但是自从河边建了工厂,河上建了船闸和大桥,桥上还能过大卡车呢,从他这里摆渡的人就少了,八十年代以后家家买了自行车从他这里过河的就更少了。只有一些不会骑车或者实在想抄近路的人才会想起他,想过河的人便产生了麻烦他的心理。而他年岁也大了,队里给他办好了五保户的名额,每月可以领一点钱。吴二根办的手续,全队都没二话。

  一开始他还推辞,说:“怎么好平白无故拿国家的钱。我还能动,饿不死的。”
  吴二根就劝他:“这不是你要不要的事情,这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而且有这个政策,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不也是我们失职吗?而且你的名额我已经报上去了。你要是不拿,上面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可就要动歪心思了。你尽管放宽心拿着。”
  吴大爹就憨憨地笑着:“还是国家好,社会主义好。”
  吴大爹此刻正在他的那块菜地里面除草,听到岸边有声音,就过来看看。
  蒋秀梅说:“吴大爹啊,好啊?”
  “好,好!我认得你们,你们是王永福家的,对不对?小孩几个月没见,又长高了嘛!”
  “我们想坐船到他小姑王永梅家去,方不方便送我们一下?”

  “方便,方便,什么时候都方便。来吧,上船吧!”
  蒋秀梅母子两个从艞板上了船,吴大爹解开绳子,上船后把艞板抽到船上,吐口吐沫在手上,两手搓搓,把住摇橹吱呀吱呀摇起来。
  吴大爹一边摇橹,一边跟母子俩嚓呱,问一些队里的新闻,婚丧嫁娶,添丁进口的事。后来知道王义在县里上学,还竖起大拇指直夸王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