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废黄河》
第52节

作者: 飞天揽明月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下面就是能喝酒人的公关阶段,各种劝酒轮番上阵,当然席上的老年人不在目标内。
  “再来四杯啊,凑个事事如意。”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个够;感情薄,喝不着。”
  “再添一点,就一点,你看着酒司令倒,你说多少就多少。我们绝对不派酒,能喝多少喝多少。”
  “喝酒就要痛快,一醉方休,像你扭扭捏捏,搞女人一样!”
  鱼是必不可少的,摆放这道菜,要将鱼头的方向对着上席位置,如果摆放错了,会闹出笑话,甚至可产生纠纷的;吃这道菜前,坐上席位置的客人必须先单独喝酒三盅,然后才能带着所有的客人一起吃鱼,后来又慢慢产生了鱼尾所对位置(即前口)的客人一起喝四盅酒的说法,俗称“头三(盅)尾四(盅)再后来又演变成为“头三(盅)、尾四(盅)、肚五(盅)、背六(盅)”的说法。为了喝酒,杜撰这些毫无意义的规矩,让不喝酒的人难受,简直丧心病狂了。

  一边喝一边劝一边吹,基本套路用完后,实在喝不了的已经撤退或者喝趴了。剩下几个酒疯子摇头晃脑,睥睨天下,他们又凑了一桌,开始斗酒划拳。
  出行酒令,俗称“划拳”,两人用手比划数字,嘴里大喊:独剑、哥俩好、三星、四喜、五魁首、六六大顺、七巧、八匹马、九九、十开。王义看一阵,没看懂,就看划拳双方手势快速变化,两人因为争强斗胜脸更加红了,吐沫星子横飞,全喷到嘴下面的菜里去了。

  寿宴不管如何丰盛,但少不了的要吃长寿面,吃完面,宴席就算结束了,参加宴会的人把吃饭的碗带走。
  下午有几个人留下打麻将,其他人就回去了,包括那个老头。老二奶一直送到东小街。
  “这辈子不得再回来了?”
  “争取吧!”
  说也奇怪,初中前发生的事情只能记得一些零散的片段,让人不能确定是否真的发生过。有时候王义会苦苦思索,有些记忆是真是假,是梦是幻,难道真如佛祖所言“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日期:2019-04-21 18:43:42

  第二十四章 年复一年
  老二奶的寿诞忙完后,真正开始忙年,置办年货了。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忙年与置办年货基本大多数是吃的方面。
  首先是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在家忙着蒸馒头、蒸包子、熘鸡糕、炸驮子、炸山药马铃薯、腌鱼。
  王永福带王义上县城买东西。以前会贴年画,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通常色彩鲜艳,寓意,我国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这三大流派的中国年画,各具特色。年画的内容通常是寿星、紫微星、福、禄、寿以及梅兰竹菊等花鸟图,也有的是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活泼可爱的娃娃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则是精典的彩色年画。

  农历腊月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俗称“三十晚上”
  。吃团年饭都是除夕的中午,不像其它地方是在晚上。所以吃完早饭,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忙做一年之中这顿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圆饭了。

  中午的饭锅粑要完整地从锅中铲下保存好,称“根底陈”,亦称“囤根脚”,寓意一年到底尚有余粮。这个饭锅粑要到来年正月初五才开始食用。
  三十晚那天吃完中饭,留一口饭加些水,泚点浆糊,王永福开始写春联。古代用悬挂的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是春联的萌芽。相传蜀后主孟昶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张帖春联,通常自右而左,不能颠倒。
  家家户户都要将精挑细选的大红春联张贴于房屋的各个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上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大致相同:“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还有人家所帖的春联的内容干脆就是“毛 万岁,***万岁”。
  “福”字通常在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红纸上,沿对角方向写。一般贴在房门上、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地方,以祈愿新年多多“福气”、“福运”。有的还把“福”字倒帖,取“倒”谐音,寓“福到了”之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帖“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春节帖“福”字传说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有关,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并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家家户户就写了个“福”字贴在门上,这样穷神就不敢来了,从而保住了家业。

  还有挂廊需要张贴。挂廊,就是将一刀红纸(100张纸称为一刀纸)裁成所需要的若干份,然后垫在羊油制做的蜡板上,用锥刀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春节除了在房屋门楣上张贴挂廊,在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其它地方也会张贴。挂廊,每处通常是张贴单数张,房屋门楣上通常都帖5张(也有张贴7张或3张的)。
  如果当年有家人去世,就什么都不张贴。
  除夕的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满。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油灯填满油,预示香火(即子孙后代)旺盛。
  每个男子在过春节前都必须剃头洗澡,这应该是对“人”的一次大扫除吧,但是也有个传统的说法,那就是如果过年前不理发,等到正月里面再理发,那样的话会死舅舅。对于这个说法,明显是唯心论,只不过是过年前理个发,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去喜迎新年罢了。
  除夕晚饭后,大人就开始忙着炒花生、瓜子、葵花子,搓汤圆。王义奶奶和王义妈把收上来的葵花子南瓜子和买来的花生跟沙子拌在一起,分别放在草锅里炒,叫炒虫,把虫子炒死,第二年就可以有个丰收年了。王义奶奶把锅烧热了以后,用火叉子压着火,炉膛透出火光仿佛天国敞开了大门,火苗好像圣灵在奶奶面前跳着舞,这光辉映着奶奶脸上的皱纹,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蒋秀梅在锅台前使劲地翻炒,背影越发显得阔大厚实。王义在后面玩耍,不时伸手从蒋秀梅腋下抢出一两个瓜子花生来,烫得他手舞足蹈,抓耳挠腮,惹得他妈怒嗔道:“这小孩,慢点尕子,嘴再烫肿了。没出锅就给你吃净了。”
  然后小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鸣放鞭炮礼花,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鞭炮的品种、样式很多,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如今取了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的,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通常在除夕晚上给晚辈,也有的是初一早上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有的父母还会将一张大额面值的纸币放在小孩的衣服里,寓意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同时还会在孩子床头放一盒火柴(寓意“红红火火”)以及云片糕(寓意“步步高升”)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