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第27节

作者: 春晓夏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六月二十日,苏定方率领唐军到达德物岛(今韩国德积岛,仁川以西70多公里),与新罗太子金法敏会面,制定作战部署,双方约定唐军从海路,新罗由陆路进攻,七月十日在百济南部会合,共同围攻百济都城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
  日期:2018-12-24 19:37:50
  当时唐罗联军的总数达到了18万人,这是百济所没有预料到的,只是在伎伐浦(即白江,锦江窄流处)和炭岘(今韩国大田市西南)增加了兵力,以分别阻止敌人的水陆进攻。太子金法敏向武烈王金春秋回复了唐军的约定后,金春秋立即命金庾信、金品日、金钦纯等领精兵五万,从今突城(今韩国庆尚北道尚州市牟东面白华山上)出发。七月九日,新罗军虽然顺利通过了险要的炭岘山谷,却在距泗沘城以东四、五十公里的黄山之原(今韩国忠清道论山郡连山面官洞里)遭遇到了百济将军阶伯率领的五千士兵的猛烈狙击。新罗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消灭阶伯,通过了黄山之原。

  屯守在熊津口(今锦江入海口)的百济守军也进行了抵抗,但在唐军左右两军南北夹击之下很快溃败。苏定方在新罗人的帮助下顺利通过炭岘与伎伐浦两大关口后直奔泗沘城,并在距离泗沘城二十余里的地方与百济的倾国之兵进行决战,又攻杀万余百济军。尽管唐罗两军未能按照计划在七月十日准时会合,但并没影响到战争的进程,七月十二日,唐罗联军开始包围泗沘城。
  义慈王见大势已去,向唐罗联军投降。七月十三日,在多次向唐罗联军乞降未果的情况下,他与太子扶余隆等亲随连夜逃奔到北部的熊津城(今韩国公州)。留守的百济王次子扶余泰则自立为王,准备继续顽抗,太子隆之子扶余文思考虑到唐军退兵后,扶余泰会威胁到他与父亲的性命,于是率先跳入了绳筐,绳筐则从城墙上落到城外的地上,扶余文思就这样逃出了泗沘城并投奔到了唐朝军营那边去了。扶余文思逃跑的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他身边的人纷纷出城投降,加之唐军士兵已经成功地在城头插上大唐的旗帜,扶余泰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决心,开城投降,至此百济灭亡。

  日期:2018-12-24 19:38:15
  在百济存亡的关键时刻,始终没有见到高句丽和日本方面的军事援助,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前面笔者已经提到了,唐朝对高句丽采取军事打击和连番的骚扰政策发挥了明显的成效,由于受到北部唐军的强力牵制和打击,高句丽已经自身难保,怎么还有足够的军力来支援百济。那么日本此时又在干什么呢?日本尚在忙于征讨北部道奥、越国地区的虾夷,牵制了不少兵力,加之日本的遣唐使者被唐高宗扣留,缺乏足够的情报,自然无所作为。不过,日本朝廷方面在这一时期开始在骏河国(今日本静冈县中东部)加紧制造船只,以备将来投入大规模水上作战使用。不过这支军队距离百济路途尚远,显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百济灭后,唐朝大将苏定方在百济旧地上设置了熊津、马韩(今韩国全罗北道益山)、东明(今忠清南道扶余)、金涟、德安(今忠清南道论山市恩津面)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实行军事管制,留下大将刘仁愿领一万唐军留守泗沘城,并任命左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但王文度在赴任途中暴毙,死因不明,于是唐高宗诏以刘仁轨接替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大将军苏定方则选择了扶余义慈、王妃恩古、太子扶余隆、王子扶余泰、小王扶余孝、扶余演、王孙扶余文思在内的十三名百济王室成员,大佐平沙宅千福、国弁成、沙宅孙登在内的七百余名百济贵族和高级将领,以及大约一万两千余百姓于九月三日乘船率主力离开泗沘城前往长安。
  为庆贺胜利,唐高宗下诏,“赐天下大酺三日”,以示庆贺,并于中秋之日命人撰写《大唐平百济国碑铭》。高宗皇帝对百济王室进行了一番所谓的训斥之后,立即进行特赦,并给予高规格的政治礼遇,这批包括王室成员在内的百济籍人士全部被编入了中国户籍。同时在平定百济的捷报传至长安之后,唐高宗立刻将日本遣唐使团软禁起来,封锁消息,防止日本进一步插足半岛事务,影响唐朝消灭高句丽的计划。直到一个月后,也就是同年九月唐朝政府才将这批日本使团解禁。在洛阳城门,这批日本遣唐使亲眼目睹了苏定方押解百济义慈王等贵族成员班师回朝的情景。

  随后,日本使团离开洛阳,把百济灭亡的消息带回了国,不过这则消息已经来得太晚了,唐罗联军以如此快的速度灭掉了百济,这是日本大和朝廷始料未及的,现在日本就是想援助百济也是不可能的了。不久之后,百济义慈王便客死大唐,高宗皇帝特别下诏赐其为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并特许其旧臣送丧赴哭。扶余义慈被葬在大唐名将秦叔宝墓旁,唐人还特意为其树碑立传。
  百济的灭亡是悲剧性的,他与唐朝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却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与唐朝的对抗之中,最终成为了唐朝、高句丽与日本角逐的牺牲品。看似固若金汤的铁三角随着百济的覆亡也就瞬间瓦解了,唐军打开了最薄弱的一环,铁三角中只剩下了高句丽和日本了,下一步,唐军就以百济故地为据点,屯田积谷,着手对付高句丽。
  日期:2018-12-25 20:28:13
  (二十八)中日千年第一战——白村江之战
  百济的灭亡,不仅使高句丽空前孤立,对日本统治集团也是个不小的震动。日本觉得唐朝的军事行动严重损害了它在半岛的利益。实际上在百济灭亡之前,日本与唐朝早就有了矛盾,这还是缘于双方外交理念的不同,唐朝习惯把日本视为臣下藩属,而日本则要求与唐朝对等,这导致了唐日外交上一次冲突。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新州刺史高表仁奉命出使日本,要说这高表仁确实是有点背景的,他是前朝隋文帝倚重的重臣高熲的第三子,废太子杨勇的女婿,后来入仕唐朝,唐太宗派他去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说服日本能出面调解,制止高句丽侵略新罗的行为。可是当时的唐太宗完全不知道日本与高句丽和百济的关系密切,也不知道丢失了任那的日本对新罗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高表仁在日本遣唐使犬上三田耜,日本学问僧灵云、僧旻并新罗送使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日本的难波津。当时的舒明天皇得知唐使回访,也非常重视,特别派遣大伴鸟养以船32艘及鼓吹、旗帜等迎于江口,接着又由难波吉士小槻、大河内直矢伏引导至馆,再由伊岐史乙等、难波吉士八牛引导入馆,迎接的团队可谓是盛况空前。本来天皇和公卿都是高高兴兴,在场的气氛也很是融洽,可谁知高表仁当众就给了舒明天皇一个下马威。他提出天皇要下御座,面朝北跪拜接受大唐国书,这可是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啊,舒明天皇是死活都不答应,当即拒绝了高表仁的要求,最终导致双方相持不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