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第48节

作者: 春晓夏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3-08 19:53:36
  (四十二)政冷民热的宋日关系
  宋日关系可以用政冷民热来概括,所谓的政冷民热就是有宋一代中日鲜有官方往来,而两国的民间贸易与人员往来异常活跃,而且超过了前代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往来的缺失。不同于高丽,日本与宋王朝始终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关系。
  宋日政府关系的冷淡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宋朝自开国以来,就始终疲于应付周边来自北方、西北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和西夏等国的威胁,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其次,唐末五代以来,中原一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阻断了中日的正常来往,这也是日本未再派官方使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宋日国交关系的冷淡,主要是由日本统治者态度所决定的。日本不同于朝鲜,高丽小朝廷时刻都要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女真的入侵。而日本由于海洋这个天然屏障,与大陆相隔绝,也免除了大陆民族的入侵威胁。地理位置的孤立,使日本不像高丽要长期侍奉大国,而是游离于中国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外的,因此日本能够一直保持完全的独立。隋唐时代,日本在大力引进中国文化制度的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政治上就开始摆出对等的姿态。唐朝灭亡后,日本对唐文化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吸收,到了平安时代,创造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风文化”,日本人的文化自尊自觉意识和独立意识更加强烈,自然对中国以天朝大国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屑一顾乃至心生抵触,因此日本统治者在与宋建立官方关系的态度上当然就不那么热心。举个例子,就可以充分说明。公元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入宋,造访五台山时,宋朝给予了大力资助,不光日本僧的日常用度皆由北宋政府负责,还有民间布施,如太原知府提供斋饭,紫皮裘,羊皮裘等。1073年,成寻因参与求雨成功,宋神宗还特意赠成寻新印佛经1套,并赐予善惠大师之号。同年,成寻的弟子赖缘回国,宋神宗还特意托其捎带礼物给日本天皇,以感激成寻求雨成功。赖缘带回了宋神宗致日本天皇的书信,可是信中有“回赐日本国”的字句,日本统治者读完后就很不快,也没回信给宋朝廷。日本朝廷并不想屈尊成为北宋的藩属国,而且在名分上非常计较,另外,当时的日本白河天皇正忙着与摄关家藤原氏争权夺力,哪有心思与中国打交道,所以宋神宗的信件在1078年才得以日本太宰府的名义回复,并回赠礼品色缎200匹,水银5000两,由入宋僧仲回和宋商孙忠带回。

  不过,北宋朝廷倒是对与日本建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一再给日本下碟文,弄得日方反而不知所措,毕竟中原王朝与日本断绝官方往来已经很久了。公元1080年,孙忠携碟文从明州赴日,希望日本做出必要的回应。日本朝廷表现则异常冷淡,经商议日本仍只以太宰府的名义回信而不回赠礼品。1116年,宋商孙俊明带去宋徽宗的牒文,想让日本进献一些本地珍奇之品,以体现侍奉大国的诚意。这下子可触犯了日本贵族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日本最不喜欢宋朝把自己视为藩属小国,于是此次日本政府干脆连信都不回。

  日期:2019-03-08 19:54:24
  (四十三)平清盛与宋日贸易
  日本天皇朝廷对发展宋日关系并不那么热衷,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其实还有经济上的考量。北宋时期,中日贸易中,以宋朝为主导的中国处于强势地位。11世纪时,藤原明衡在他所著的《新猿乐记》中将当时日本贸易商品分成“本朝”与“唐货”两大类别,“唐货”指的有麝香、丁子等香料,白壇、紫檀等建材;苏芳、丹等染料;虎皮、豹皮、犀牛角、玛瑙等奢侈品,绫罗绸缎等高级丝织物,江南的瓷器更是备受追捧。除此之外还有药材、书籍和文房用具等,这些物品主要来自中国宋朝,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高丽。这些大多来自宋朝的商品被通称为“唐货”,所谓“本朝”自然就是指日本本土出产的货物,像沙金、硫磺、水银、木材、日本刀以及各种工艺品。

  从唐朝灭亡后,日本将太宰府的鸿胪馆作为官方贸易点,主要同渤海国进行商贸来往,而且政府禁止私人对外贸易,后来渤海国被契丹所灭,日本就再没有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所以与宋和高丽的经贸交往非常稀少,交易只能限制在日本本土进行,且由政府主导下的鸿胪馆垄断,民间贸易并不发达。即便是这样,“唐货”对日本人的吸引力仍然是巨大的,每当有宋、高丽的商人来日,都受到当地商人的欢迎,人们簇拥于集市之上,将“本朝”之物卖给宋商,自己则买进“唐货”,唐货在日本市场上畅销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当时日本本土的丝织品和纸张的制作工艺和质量,品相上都是相当上乘了,一点不逊色于来自宋朝的同类商品,但是日本的贵族仍然是趋之若鹜,醉心于唐物所赋予的奢华,所以宋朝的货物到了日本后价格翻倍。另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日本对中国一种特殊商品—铜钱的需求相当旺盛。许多人都知道,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储量少,品质也不高,当日本商品流通的规模不断扩大时,货币的供应就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成了稀缺品,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那有人就会问,日本政府为什么就不能扩大货币发行量啊?在古代扩大货币量就牵涉到铸币,日本天皇确实曾经下令铸造钱币,可是由于本国的铜质低劣加上冶铸技术不过关,铸出铜钱的质量很差,规格不一,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还残缺不全,没法作为货币来流通。这些铜钱在勉强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就在公元984年之后,一条天皇不得不宣布完全停止使用本国铜钱。本国不生产铜钱,就只能购买中国质量上乘的铜钱,开始只是中国商人进入日本是携带铜钱,后来日本商人就直接到中国用沙金直接购买铜钱了。铜钱大量外流也给宋朝的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出现了钱荒,宋朝政府不得不禁止铜钱外运,然而即便是在中国的严厉禁止下,日本还是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铜钱。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商品的畅销程度。

  日期:2019-03-08 19:55:08
  这也造成日本在双边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为种种缘由日本对宋的商贸交往中一直是出多进少,国内的财富大量流向中国,这种情形与当年中国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利用走私的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入英国的情形相类似。正因为如此,天皇朝廷很担忧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日本的经济,所以一直严格控制宋日贸易的规模。
  但是中日的民间贸易还是在不断扩大,12世纪左右,随着日宋贸易的愈加频繁,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心也由鸿胪馆转移至博多,很快该地就出现了名为“大唐街”的华人居住所,足见其发展速度之快。有些商船甚至自博多经日本海直抵越前敦贺。越来越多的封建庄园撇开政府直接与宋商进行贸易,宋朝商人也与日本的各大寺社、贵族们交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关系,而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也是人们所期待的。于是在筥崎宮、香椎宮的神域、仁和寺下辖庄园怡土庄的今津港、肥前的平户、法皇院领之一的神崎荘,以及九州各地沿海庄园都开始了与宋商的贸易,这些庄园中贸易发展迅速者,还成为了聚集着东亚各国商人的贸易大都会,繁荣之景非几句话就可以形容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