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兴亡过手----郑国霸业兴衰录》
第7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周昭王、周夷王的时代不可一世的楚君熊渠,到了周厉王时,由于害怕中央政府的讨伐,竟然自己主动去除了三个儿子的王的称号,自己也乖乖的继续做起了楚子。可见,虢公长父的战争攻势,虽然不能说武功煊赫,但起码是卓有成效的。周厉王执政的初年,荣夷公主内虢公长父主外,这种双管齐下的制度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成效斐然,但是后来却越来越举步维艰。

  周厉王主导的改革,遇到了阻力。
  日期:2019-12-09 23:43:55
  ~~~~~~~~~~~~·
  012
  荣夷公的改革就是将贵族的私产收归国有,侵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同时也捎带着侵犯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本来生活不易,到山川林泽里抓抓鱼打打兔子贴补家用,政府还要剥一层皮,自然引发了广泛的非议。
  面对汹汹的民怨,有官员向周厉王汇报当前的舆情。“大王,如今民间议论朝政大有汹涌之势。称如今国家危难,而荣夷公不行仁义,变本加厉不知收敛。”
  周厉王不以为意,“凡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老百姓短视,看重眼前利益,不要理会这些民间的非议。等到万邦来朝的时候,百姓自会山呼万岁。”

  官员继续说“民间的议论尚且不论,还有些朝臣在诋毁您的威严。”
  “他们怎么说”周厉王的脸逐渐黑了下来。
  “他们说殷商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不任用老臣。议论大王您现在排挤周召二公,宠幸荣夷公和虢公长父,恐怕重蹈殷商灭亡覆辙的日子不太远了。还说,长此以往,社稷十代而亡的谶语就要应验了。”
  周厉王平素最怕听人说那句谶语的事情,脸上逐渐挂不住了。
  “前几日芮良夫在朝堂之上不顾礼仪,公然称大王您所用非人,重用荣夷公行逐利之事,说什么社稷将危,煽动不稳定情绪,这样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姑且不论周厉王改革成效如何,但是从当下的舆情来看,周厉王已经被人们看成了一个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残暴君主了。而且改革的事业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过于频繁的对外征讨使得只能通过进一步加码的征税来实现。后来为了达到快速聚敛财富的目的,周厉王甚至使用了卖官鬻爵之类的下三滥手段。随着民众的反动声浪进一步高涨,他和他的改革团队用加快改革步伐,用实际的成效来反驳民意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于是,周厉王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将他彻底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从而也使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此之前,周厉王的作为和历史上的明君雄主并无太大区别,而且他对于西周国势的扭转也称得上中等之主。但是他的不够聪明之处就在于太过于性急,太在乎面子,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他决定让人民闭嘴。
  周厉王三十二年,在其授意下,组建了直接向周厉王本人汇报的秘密丨警丨察部队,俨然是两千年后明朝的锦衣卫。这些秘密丨警丨察身着便衣,昼夜在镐京的大街小巷穿梭巡查,但凡发现议论朝政的人,无论是平民还是王宫贵胄立刻抓起来处死,无需审批也无需审核。这个方法简单粗暴,但是很有效,死人是不会议论朝政的,活着的人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死人,只能闭嘴,毕竟把话烂在肚子里比没命要好的多。到后来,限制言论的政策发展到不需要有明确的非议,只要语带讥讽就可以治罪的程度。于是老百姓噤若寒蝉,在路上见了面也不敢说话,互相使个眼色就匆匆离开,生怕只言片语被认定为反动言论而遭到杀身之祸。

  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之下,很快就没有人敢于议论国事了。周厉王对于这样的局面非常满意,他觉得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有一天,周厉王得意洋洋的对召公姬虎说,“我的命令简直是太立竿见影了,流言蜚语已经消失,再也没有人敢于胡说八道了。”
  召公说,“大王您的做法只不过是堵住了人民的嘴,但是并没有解决他们的不满。要知道用暴力的手段堵住人民的嘴,比堵住河流更可怕。把河道堵住虽然一时之间没有水了,但是蓄积的时间长了,河流就会决口,会造成更大的灾害。限制言论也是一样,而且后果可能更加不可想象。”
  周厉王听了,不以为然,撇撇嘴走了。
  而这也留下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也算是周厉王给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吧。
  但是此时,周厉王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的身后,民怨所堆积起来形成的怒海狂涛正在越来越高,很快就会将他彻底的吞没,永世不得翻身。
  日期:2019-12-12 16:16:52
  继续更新
  ~~~~~~~~~~~~

  013
  公元前841年,夏。
  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热浪席卷镐京的每一条寻常巷陌,但是比炎热更让人烦躁的是周厉王的白色恐怖。镐京的街头,在几个便衣执法者又将几个因言获罪的人拿下准备送去处死的时候,人们终于出离愤怒了。就像鲁迅先生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警句,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于是不愿意在沉默中坐以待毙的民众自发的集结起来,揭竿而起。他们手里拿着锄头、菜刀、平底锅之类的生活生产工具,先杀了那几个鱼肉百姓的便衣,又愤怒的冲向王宫。
  周厉王正在王宫中享受着宫廷乐舞,忽然听到外面喊声震天,还以为是犬戎打来了,连忙问,“宫外何故如此喧哗,赶紧去看看!”
  周公上前回答道,“镐京城内民众造反,已经攻进外城了。”
  周厉王大惊失色的说,“何故呆立于此,火速调遣军马讨伐公然作乱的暴民。”

  周公长叹一声,朗声作答。“想我周朝社稷,寓兵于国,战时为兵,平时为国人。国人即是兵,兵既是国人。如今国人暴动,除了宫里的守卫,哪里还有兵可供调遣。”
  周厉王下巴都要掉到脚面了,“那该如何是好?”
  周公略显无耐的说,“微臣平日里规劝大王要以仁义治国,大王不听规劝,以致于今日之暴乱不可遏止,还能怎样,微臣也只有一死以报大王。”
  周厉王一听彻底傻了眼,眼见着鼎沸的喊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慌乱之中甚至来不及带上老婆孩子,换了一身平民的衣服和几个亲信从后门逃了出去,一直逃到彘地(今山西省霍州市),再也不敢抛头露面。

  愤怒的人群冲进了王宫,却发现罪大恶极的周厉王竟然跑了。虽然说冤有头债有主,始作俑者跑了,但是爆裂的情绪一旦煽动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出口,所有的亢奋和不满都必须从这个出口一泻而出。于是,周厉王的儿子,太子姬静就成为暴动的国人们搜寻的目标。父债子偿,天经地义,姬静顺理成章的成为周厉王的替罪羊。可以想象的是,一旦被抓住,他将被狂躁的国人撕成碎片。
  狂暴的人群像是遮天蔽日的蝗虫一样离开皇宫,向太子姬静的府邸合围过来。太子姬静听到了嘈杂的声音由远及近,这才意识到大难真的要临头了,虽然他是周厉王的大儿子,但现在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大难临头各自飞,听说镐京城内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走,姜后见老公指望不上,也赶紧离开镐京,逃奔娘家姜地,连儿子都顾不上招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