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年代》
第34节

作者: 九周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国本之争,可笑吧?满朝文武将天子家事视为头等大事,为此不惜与万历皇帝争执了数十载,仿佛此时天下万民都显得不重要了,国本才是头等大事!
  国本,何谓国本?在这群文臣眼中宗法礼制就是国本!天子家事就是国本!
  宗法礼制成为国本!甚至能动摇王朝的统治!
  即便你尊贵如帝王又能如何?
  从最初的励精图治,到最终的怠于政事,朱翊钧和他爷爷朱厚熜极为相似,但二者有所不同的是熜哥是为了不切实际的长生梦想,而朱翊钧则是被这大明朝堂彻底磨去了他胸中的满腔热忱!
  既然这样那这皇帝还有什么意思,这大明你们去执掌吧!朕去找我的郑贵妃去了,整个天下也许就只有她一个人真的懂朕吧!
  至于朝政,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而正当这位圣天子陷入迷惘,意志逐渐沉沦的时候,黄锦突然小声的提醒道:“陛下!谢大人还……”

  不止是黄锦,满朝文武大臣此时都皱眉不已,因为谢首辅在跪地辞谢后朱厚迟迟未出声,导致这位可怜的老首辅大人作声不得,一直跪在冰冷的地板上。
  圣天子的每一个言行都会传达出一个信号,不少有心人已经在恶意揣测陛下是否对这位新任首辅大人感到不满,因此才会当众给他一个下马威?
  “唔,爱卿快快请起,朕刚刚思考入神了。”朱厚在黄锦的提醒下,迅速反应了过来,急忙出言道。
  “陛下,老臣听闻日讲已推迟多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陛下正值志学之年,应以学业为主!”谢迁起身后,缓缓说道。
  对于刚才朱厚“走神”之事只字未提,他不愿去深究,不愿再去理会那些没必要的勾心斗角,他此次回京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便是辅政,辅佐教导朱厚,至于其他的,万物于我何加焉?

  回过神来的朱厚不得不收敛了思绪,将迷茫与低落深藏于心,集中注意力到眼前的朝议上。谢迁的话无非就是督促自己勤奋学习,继续参与日讲,于是他立即回应道:“准。”
  待谢迁回列后,吏部尚书乔宇出列上奏道:“陛下,补行殿试定于后日在奉天殿举行。”
  唔,终于可以见一见吾的“改革先锋”了啊!此时的桂蕚已经在河北邯郸的成安县做了很久的县令了,而且政绩颇为出彩,按照史载很快就会被擢升为南京刑部主事。
  如若自己横插一手将桂蕚提拔到朝廷中央,那这两兄弟是不是能提前来一场宿命中的相遇?

  朱厚越想越觉得此事极有意思,一想到张、桂两个命中注定的“好基友”在双双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后,相遇时秉烛夜谈抱头痛哭的场景,他原本压抑的内心也不由轻松了许多,微笑着回应道:“可。”
  “陛下,前日蒙古小王子进犯我甘肃庄浪,虽已被守军击退,但不可不防啊!臣请择一贤才镇守三边,总督三边军务!”右侧兵部尚书王琼出列上奏道。
  三边就是陕西三边,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延绥(音同随),其大致范围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幽州、并州、凉州等地。
  王琼一发话,朱厚也不得不振作精神认真思考,无他,这是一位牛人啊,与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的大牛。他主要的功绩便是治理漕运,平定叛乱和加强边防,执掌兵部数十载。
  而且最关键的是,此人与杨廷和代表的文臣集团有仇啊!两人之间的仇恨说起来还是王琼的性格造成的,这是一个圆滑识时务的人,或者换言之是一个为仕途高升而不择手段的人。他善于结交权贵,为了一展抱负选择巴结侍奉钱宁、江彬二人,因此得以在正德年间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而身为我们好人首领的杨廷和对于这种奸佞小人自然极为看不顺眼,更何况王琼还通过钱、江二人的力量大肆铲除异己,杨大牛自然更加视他为仇寇了。

  王琼一生最大的败笔,饱受世人诟病的便是中伤陷害了忠良之臣彭泽,导致其被削官为民,而仅仅是为了兵部尚书之位。
  果然后世给他评价为“险忮(音同志)”不无道理啊,阴险忌刻!
  这老东西焉坏焉坏的,朱厚忍不住摸着下巴思索着。
  他出此言的目的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一个政治盟友,朱厚知道他这是着急了,因为最近弹劾他的奏折也不少,钱宁、江彬二人都倒台了,还有这个“文臣耻辱”屹立朝堂,杨廷和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仔细想想这可是大好事啊!虽然杨廷和已经被自己逐出了内阁,但每次他开小会议,除了王琼这个兵部尚书从不参与外,其余五部重臣加上诸位内阁大臣,甚至连都察院无不全都前往,不难看出其遗留的恐怖政治影响力!
  虽然杨廷和是一心为国,但帝王不需要铁板一块的朝堂!不需要能号令群臣的宰辅!这样只会令他寝食难安!
  便宜孙子万历皇帝便是因为张居正在位极人臣首辅之位后,勾结冯保独揽大权,将宰相三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小朝廷”,彻底架空了皇权。
  甚至张居正面对群臣称赞他为伊尹时都不出言反驳,这就过分了啊!
  伊尹何人?自商汤始、至沃丁终,历任商朝五代的天下贤相,集卓越的医术、厨艺、军事能力、政治能力于一身的大牛人。况且他做过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情,在商朝第四位大王太甲即位后,仅仅太甲因为不遵从他的执政方针,他便将太甲放逐至成汤的墓地,自己与诸大臣共和执政!
  张居正自比为伊尹,除了对自己的功绩感到骄傲外,恐怕已经未将万历皇帝放在眼里了吧!

  他是伊尹,那朱翊钧是谁?那个昏庸无能的太甲!
  如若是朱厚,定然恨不得将其开棺戮尸!任凭你再有天大的功绩,帝王之威严被人如此践踏,难道自己还要委曲求全吗?
  他并不担心杨廷和是另外一个张居正,杨大牛就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傻子,但他并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下一个张居正出现在首辅之位中!
  因此制衡打压文臣集团刻不容缓!
  这便是朱厚即位之后,便迫切想要打压文臣集团的原因,首辅并不可怕,但是一个手握宰相三权的首辅就是宰相!他就能直接威胁到帝王的至尊之位!
  不过单单一个兵部尚书,制衡文臣集团,好像不是很够啊,怪不得这坏老头儿现在急着找盟友了。
  朱厚摸着已经逐渐冒出胡须苗苗的下巴,缓缓思考道,自己应该给予他帮助,或许这是一个能召唤出杨一清的大好机会!于是他淡淡地说道:“众卿认为谁可以担此大任啊?”
  “老臣推荐原三边总制彭泽,彭济物清正忠直,为人雄浑通达,因小人构陷而被削官为民,望陛下准其官复原职,总督三边军务。”杨廷和闻言立即出列上奏道。
  彭泽之事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道阴影,当初就是自己一手举荐其出任三边总制,也是自己鼓励他竞争兵部尚书之位,却没想到因此为王琼所忌,遭其陷害,含冤归乡。一想到这儿,杨廷和就忍不住恶狠狠地瞪着王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