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同学聚会引发的风流,无限后悔中》
第24节

作者: 流氓有文化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说儒教跟孔子学说是有很大曲别的,是历代大儒在《论语》、《春秋》基础上一遍遍注解、释义、发展、甚至曲解孔子学说形成的一种类似宗教的哲学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是松散的,又是有力的;是缺乏系统的,又是无处不在的。它没有圣经的高度和约束精神,却广泛深入持久地影响力中国人和中国历史。历代当权者大都非常喜欢儒学,因为它能缓解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他们会根据自身需要来传播儒学,甚至会人为“制造”、“发展”新的儒学思想。

  但是可悲的是,绝大多数当权者并不真的信奉孔子和儒学,他们只是拿来制造海清河晏、歌舞升平、君民亲如一家的假象。如果法家、墨家思想更有利于统治,他们也会拿来尊崇一下的。当权者骨子里信奉的是武力和法制,当统治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起的是兵权而不是什么孔子和儒学。历代当权者中数秦始皇最真实最可爱,老子就是信奉法家,就要严刑峻法就要武力统一天下,管你什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不听话就坑了丫酸儒们。商鞅、张居正等历代能臣也绝非孔子和儒家的信奉者,所谓重循吏轻清流背本质就是尊法抑孔。海瑞等一批信奉忠君爱民儒家思想清官的存在,一是当权者需要粉饰门面,缓和阶级矛盾,二是老百姓需要心理安慰,麻木自己。

  真正信奉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当权者也有,比如王莽,可是完全用儒家思想来实施政略的王莽却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王莽未登人极之前被称为当代大儒,当代圣人。为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登基后王莽完全遵循儒家礼法治理国家,结果弄的内忧外困,举步维艰,整个一吃力不讨好。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当权者绝不会真正把儒家思想来实施政略,那只是麻丨醉丨百姓粉饰门面歌颂和谐的工具,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就是刀兵相见,还管个屁“仁政”。
  联想到当下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孙子兵法》被跨国公司和海湾战争运用。其实不过一半是外国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窥视和猜测,一半是国人自己的意淫。在当下这个科技为王的世界,千万别说什么仁者无敌,攻心为上。什么也厉害不过尖端武器,什么也强不过公平制度。其实说句良心话,真正的“仁治”不是没有,谁敢说北欧那几个国家不是“仁政”的现实体现?甚至西欧、日本、加拿大、美国等都有“仁治”的影子,可是这些国家的领导者谁懂得儒学,孔子?

  真正的“仁治”不在说,只在做;不在嘴里,在心里。什么时候,制度都比人更可靠;什么地方,制度控制下产生的领导者比造反上来的更可信,在中国,不会出现华盛顿。只会产生李自成、洪秀全,出个刘邦、朱元璋那算是老百姓的福分了。
  中国从来没有过“仁治”,只有“人治”。
  当权者深知怎么对付老百姓,盛世用“仁治”,乱世用刀兵。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曾经有彻底改变命运的机遇,可惜我们失去了。更加令人扼腕的是,在孔子学说的蛊惑下,中国从漫漫长夜走向黎明阳光的道路注定要漫长,以至于大家都身心疲惫希望渺茫。几千年来,孔子的学说如影随形,鬼魂缠身般缠缚着数亿人的头脑,麻木了神经,瓦解了斗志。才让某些弹丸小国乘虚而入而如无人之境;才让某些反动会道门横行无忌玩万民于股上。

  面对我的这些诘难,孔子若地下有知会惶恐不安的,他会哆哆嗦嗦地说,我只是一个老好人,一个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图社稷治天下的野心和本领。某些弟子、当权者假借我的生存、教育、治学等学说推演出一套所谓“仁治”的理论,真实目的不是让世界大同,黎民安福,而是打着这样的旗号来软化洗脑劳民动众,好让他们的统治能够延续千秋万代,让他们的享乐之日寿与天齐。“仁治”,对他们来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所以,老弟你错怪我了。
  其实从某一方面说孔子是无辜又可怜的,虽然被人竖立起来,却没被竖立者真正当回事,他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已。
  有人说不管是目的还是手段,只要让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成,中国人民的最高理想不就是有肉吃有衣穿嘛。但是几千年的历史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当权者需要借助黎民百姓来吧自己推向权力的巅峰,功成名就之后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安抚百姓,史称某某盛世,但这些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手段。他们的目的只是使百姓更听话些,统治更稳固些,享乐再长久些。”仁治“是很能蛊惑人心的,不仅让流血流汗的老百姓得到蝇头小利,而且牢牢抓住了一大批知识分子迂腐、浅薄、愚忠、愚孝的内心。

  可是这种所谓的”仁治“是持续不了多久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给你分享一点宽宽心,哪能一直给你,把你养大就为了喝血吃肉,你以为呢。等你沐浴在孔子的道德快感下感恩戴德了山呼万岁了,想老老实实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当权者开始抽血切肉了。目光短浅的当权者会涸泽而渔寅吃卯粮,过早抛弃孔子这个遮羞布,这样一来离其覆亡之日不远也;目光长远点的当权者下手会轻一点,会一直高举孔子这杆红旗,可能会离覆亡之日长远一些。可是不管怎样,他们总会走向穷奢极欲众叛亲离的那一天。

  中国的历史就是有这些或长或短的孔子式的”仁治“、“盛世”组成的,当然其中还夹杂着“非主流”的乱世。上下五千年,没有那个朝代能逃脱这些规律,因为这是上天特意给中国制定的,符合国情的规律。
  当历史把中国的命运一次次交给某个人,某些人的时候,当孔子的“仁治”成为历史主旋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片土地所有的宿命。
  当我偶尔路过那座高大的孔子像的时候,他鞠楼的腰,谦恭的脸,像极千百年来了中国人民的不变的神情和姿势。当我们把所有的郁愤泼向孔子的时候,他一言不发,替某些人默默承受这一切。而那些人一方面在朝堂之上安享着荣华富贵,一方面用貌似高大的孔子像安抚教育着黎民百姓。面对黎民百姓的暗潮汹涌,群情激奋,孔子是他们的最好的堡垒,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堡垒在中国人民心里树立的几千年,不是那么轻易被抹去的。打破孔子像容易,抹去孔子几千年来留给我们的历史阴影非常难。

  不要灰心不要叹息,中国的历史进程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大趋势不可阻挡,那就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蒙昧走向睿哲,从人治走向法治。当我们不再相信某个人,只相信某种制度;当我们不再迷恋某种学说,只相信公平正义的时候,光明,或许就离得不远了。
  日期:2011-02-13 21:56:13
  【理论探讨类】
  《论当前阶级斗争之新动向》
  除了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有阶级的地方就有阶级斗争。不承认当前存在阶级斗争就是不承认中国存在人类,就是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原始社会初级阶段混为一谈。

  那么,什么是阶级呢?阶级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而形成的不同利益集团。阶级斗争则是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激化,则没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翻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大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关于阶级斗争动向的文章,就能发现毛主席他老人家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在中国永不过时。时间过去了多年,中国大地表面上看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骨子里却一点没变。斗争的方向没有变了,变的只是阶级的内涵和组成。当前的阶级斗争是复杂的,全面的,多元的,你只有我我中有你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