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18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待续)
  日期:2014-05-18 18:28:00

  (更新)
  担任神宗实录检讨官,主持编写《神宗实录》,为黄庭坚招惹了第一场灾祸。新旧党羽之争,新党的蔡京等人对旧党主修的《神宗实录》大为不满,下令国史院核实《神宗实录》的记载,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加罪,于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被贬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
  黄庭坚所写《承天院塔记》为他惹来了又一场更大的灾祸。身为副宰相赵挺之,为报一己私怨,指使荆州转动判官陈举从黄庭坚所写《承天院塔记》中摘取“天下财力屈渴”等语句,诬告他“幸灾谤国”,使黄庭坚受到“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的严厉处分。
  以上两次大灾祸,让黄庭坚尝尽了当时封建政治斗争的苦头,使他后半生颠沛流离。尽管如此,黄庭坚少年奠定的崇尚真善美的秉性依然如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像黄庭坚这样怀抱报国之志,崇尚真善美的文化巨人也不乏其人。譬如以《离骚》著称于世的诗圣屈原,为了保全崇尚真善美的德行,而溺身汩罗江,以示清白。譬如一代文豪苏轼,流放天涯海角,依然开馆讲学,保持了崇尚真善美的操节。而唐代柳宗元,清代海瑞等清官良臣,都用自己的德行保全了人品真善美的纯洁。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庭坚的人品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民族秉性基因的共性。因此,黄庭坚的人品就有很强的民族性。他一方面代表中华民族优秀的人品德行,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笼罩着一层宿命的悲剧色彩。所谓“愈挫愈劲”并不是黄庭坚等诸多文化巨人们崇尚的真善美的本意,但却成为几乎所有文化巨人们的人生写照。这就是黄庭坚人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的一个佐证。
  从诗词、书法双擘看黄庭坚艺品的民族性。黄庭坚生长在盛唐之后的宋代,他是书香门第的宠儿,更是科举制度的佼佼者。他从小泡在《四书》、《五经》之中,儿时受黄龙山佛家香火的熏陶,根脉连着深厚的山背文化。他思想的触角深深地扎进了儒教的博大精深之中,他精神的状态又弥漫着淡淡的超然与脱俗。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左右惨然不安他却颇能自我解脱,坦然处之。在黔州四年,寓居开元寺摩围阁,仍然诵书写字,沉醉于艺术世界之中。崇宁二年再贬瘴疠之乡宜州,朋友为之流泪,他却笑着说:“宜州者,所以宜于人也。”

  由于黄庭坚具备了周正的儒教思想,又涵养了佛家的出世入世经义,至使他表现在哲思上的通透和史学上的明辨。而最能体现黄庭坚功力的,还是诗词与书法。诗词与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又是结合紧密的姐妹艺术。一首好诗词,经由书家泼墨,陡然龙飞凤舞,篷壁生辉。诗词与书法融合了几乎所有的美学精髓,即: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造型美、布局美等等。而恰恰是在诗词与书法方法,黄庭坚挟隋唐雄风,开宋代新意。他的诗词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书法跻身“苏、黄、米、蔡”宋代四大家。黄庭坚在诗词方面还有一项独立的建树,即开江西一派,成为江西诗派的师祖。

  黄庭坚在诗词与书法创作上的成就有多高,以及风格、特色、不是本文要阐述的。本文就是要透过千百年来,黄庭坚诗词与书法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来探讨他的艺品的民族性。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黄庭坚的诗词与书法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他的诗词与书法是中华民族浩若烟海的文化艺术中的那串最璀璨、最耀眼的珠链中的一部分。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不谈宋代是不行的;承前启后的宋代诗词与书法艺术,不谈黄庭坚也将暗然失色。因此,我们说黄庭坚的诗词与书法融铸成的一种艺术品格,即艺品,以一个特殊个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既博大精深,又锐意创新;即守恒执着,又超拔通灵。

  (待续)
  日期:2014-05-20 17:16:28
  (更新)

  二、黄庭坚人品艺品的人民性
  从双井村到京城,从士大夫到流放者,是命运把黄庭坚推到了人民中间。黄庭坚出生的双井村,是普通的山村,又是不普通的山村。它尽管地处偏远,却依山傍水,是块少有的风水宝地。在黄庭坚之前,这个普通的山村就走出了二十几位历代进士,后又陆续走出了二十几位。就是这个普通的山村,先后共走出了五十二位进士。试问,在泱泱大中国,又有几个这样的山村呢?
  但双井村必竟是一个山村,黄庭坚也正是从这个山村一步一步走向县府,走向省城,走向京都的。黄庭坚虽然出生在双井村,但他是书香门第里长大的。童年的记忆里,有牧童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市井的“名利客”。而童年的黄庭坚,更多的时间是伴随《四书》、《五经》度过的。当他以卓越的才华考中三甲进士时,他的地位也就扶摇直上了。就这样,黄庭坚最终走进了京都,并赢得了大老文彦博的青睐。在文彦博的提携下,黄庭坚在北京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七年。正是这七年,让黄庭坚诗艺精进,并由于结识了苏轼,而诗名大震。这就样,黄庭坚成了一位受人瞩目和尊敬的士大夫了。

  也正是这七年,为黄庭坚埋下了遭受厄运的种子。他与苏轼的特殊关系,让他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旧党的一边。他站到旧党一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所谓新党的敌人。在这种党阀之争中,黄庭坚显得那样的惊愕无奈,在几轮皇权的更换中,黄庭坚如同旋涡中的草芥,不能自握,任由毁灭。最后,黄庭坚被昏庸的朝廷彻底抛弃,作为罪臣流放到瘴疠盛行的宜州。从士大夫跌落成流放之人。
  于是,命运把黄庭坚推到了人民中间,来到了岭南山民中间。当流放的苦难降临到他的头上,童年的山村记忆让他愈加坚强。他在《豫章文集》卷二十五《题自书卷后》中说:“崇宁三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于城南。余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市声宣豗,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 。”

  这段叙述是黄庭坚在宜州最艰难的日子的写照,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自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庭坚已经完成了从士大夫到流放人的角色转换。命运把黄庭坚推到了宜州人民的中间,作为一位名扬中华的大诗人,大书法家,给宜州带来的就不仅仅是他的大名气、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中原的科举文明之风,为岭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就是这份流放的苦难,折射出了黄庭坚人品艺品的人民性。

  (待续)
  日期:2014-05-22 18:26:09

  (更新)
  勒石衙斋,书《范滂传》,写《宜州家乘》,为乡民题书春联,宜州开馆讲学,不朽人品艺品使黄庭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黄庭坚受《四书》、《五经》熏陶,崇尚真善美,对“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融入人品艺品之中。他在给四十九侄的诗中写道:“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他常对友人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如何不俗?他说:“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夺,此不俗人也。”登上仕途,初为太和县尉,在访贫问苦,走遍万户,体察民情之后,即写下《流民叹》,并以“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欺,上天难期,勒石衙斋,以警己与僚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